1io4b Hoh9pt3xvpemdpyia

排灣族媽媽參與觀察的學校現場記錄

專題企劃/「媽」的力為校苦力: 多元家庭與家長的子女學校教育參與

Saiviq Kisasa|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圖/Saiviq Kisasa 提供

臺灣這塊土地上,原住民族人口只佔了 2 %,可以說非常的稀少。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必須定居在都會區,相較之下,都會區學校在原住民族文化語言的資源不多,身為一個從事原住民族事務工作的排灣族媽媽,很難不焦慮孩子會不會因為族群身分,引起他人的「另眼相看」。有人說這是原住民族的原罪( 有點沉重)。本文,我從排灣族媽媽的角度,透過參與兩個小孩從出生到進入國小教育的生命過程,從命名、文化語言、節慶等面向,分享我們所遇到的實際經驗,期待社會,特別是教育環境能對原住民族更為友善與認識。

排灣族命名與拼音文字

從我和先生在戶政事務所,以排灣族命名方式登記孩子們的名字開始,我大概就可以預料他們這輩子會因為族群身分而遭遇的波折,名字就是最常引發的問題。排灣族名字叫 ngadan,通常會在母親方的家族中找一位已故長輩的名字來命名,偶爾也會有父或母方各取一名,所以孩子有時候會有兩個名字,名字的後面或前面( 視家族習慣排列)會與家名(laima) 連在一起,例如「saiviq ( 名) kisasa ( 家名) 」,顧名思義家名就是當事人所居住房子之家屋名。成年以後,除長嗣繼承原有家名,其他弟弟妹妹成家後必須搬離,遷入新家屋,且另取家名,因此兄弟姊妹不會使用同個家名。

每一次孩子要進入學校時,我們都得向老師解釋孩子名字的意義和唸法,像我兒子名字較長 puljaljuyan,在小時候會叫 ljuwa,中文字寫出來加上家名就有七個字。兒子剛上小一時,我先生寫了一頁的文字解釋他的名字由來和如何稱呼。他三年級換導師後,我又寫了一封短訊解釋兒子的名字,甚至還傳了我曾經寫過排灣族名字介紹的文章給老師。不過,還是常聽見老師和同學直接叫他家屋名 kisasa,讓我有點啼笑皆非,也許是因為家名比較好記,但對我來說,是對排灣族命名方式的不尊重。在部落裡,絕不會有人以家名稱呼對方,大家都知道那是房子的名字,不用來稱呼人。我們也遇過同學亂以兒子的名字取外號,早在開學前我已跟孩子交代,若有任何人拿名字開玩笑,都要指正對方,甚至要跟老師反應,若是學校不處理,要跟我和先生說。我們反覆教導孩子處理方式,遇到這類的事,他便能立即處理,不過很可惜,老師似乎都不會利用機會教育,教導同學們認識排灣族命名的意義。

兒子進入幼兒園和國小後,學校對他排灣族名字的名字接受度算高,老師和同學們也是,就連他寫考卷和作業簿的姓名,除了可以用印章、貼紙,還可以寫小名,只是孩子還不太會習慣用拼音符號寫名字。前陣子,阿美族友人,也是兩個小孩的爸爸,今年九月開學時,他用族文簽名被學校拒絕後,特別在臉書貼上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函,請各校配合辦理原住民籍家長或學生得使用恢復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簽名¹ 。不只是學校單位,我曾遇過類似的狀況,例如衛生局給學校打預防針的文件中,家長簽名的部分還特別標註「請以中文正楷簽名」。我身分證上的族名是中文和拼音並列,有時真的會很納悶,連政府相關單位都不承認身分證上的拼音,那身分證還有功能嗎?我採取的策略是,我簽完拼音,再請先生以漢字簽名。

[1]Ka'atay, N.(2020 年10 月13 日)。全部給他族文拼音簽起來!!!
【Facebook 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7752426203775&set=pb.751998774.-2207520000..&type=3

真假傳統服飾與族語課

記得兒子就讀公立附設幼兒園時,老師們突然靈機一動,在運動會校慶時安排全園的小朋友穿著原住民服飾,一開始他們很用心的跟我和先生請教服飾的問題。過程中,老師向某個道具廠商租借「原住民傳統服裝」,我們看過照片後向老師表示,雖然看起來像是想像中的「原住民」傳統服飾,但事實上臺灣沒有任何一族穿成這樣,即便我們建議他們選擇別的服飾,放棄穿「假原住民」服裝,但老師擔心來不及準備,最後仍然讓全幼兒園穿著「假原住民族」的服飾在操場表演。說實話,我和先生兩人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只能不斷跟兒子解釋這不是原住民族的服飾,深怕他會誤認為是自己的文化。前幾年外交部在甄選國際外交大使時,也發生類似的事件,大學生們穿著「假原住民」服飾,自以為在宣揚臺灣原住民族之美,殊不知都是想像出來的服飾,學校教育很重要,可以從這件事得知。

圖/Saiviq Kisasa 提供

國慶日與原住民族日

兒子上了小一後,我發現都會區小學的族語課,大都被安排在晨光時間( 也曾聽過排在午休時間),但其他本土語言都在週二下午,兒子選擇排灣語課,意味著週二下午表訂的本土語課就沒有課可上。老師建議我們再幫孩子選擇其他本土語言,否則就會出現空堂的狀況,也因此兒子除了排灣語,還參加閩南語課程。我很正面的看待藉由語言學習,多認識其他族群的文化,但忍不住還是會問,那其他孩子呢?他們在母語之外,是否可以選擇多上一種語言?回過頭來思考原住民族語被排除在本土語課應該排定時間外,是否也代表學校輕忽原住民族語的態度呢?

兒子在幼兒園時,學校舉辦雙十國慶日遊行活動,孩子們手上拿著國旗,頭上戴著國旗帽,走在大街上真的很可愛。然而國慶日對原住民族來說,更要深思的是這是誰的國慶日呢?澳洲原住民族在每年 1 月 26 日的澳洲日(Australian Day),會聚集在各大城市舉行「入侵日」的活動,對澳洲原住民族來說澳洲日代表著英國殖民的開端。國慶日對於臺灣原住民族來說,也是原住民族主權被入侵的日子,國慶日除了「慶祝」遊行,我們是否可以引導學生共同思考這個日子對於不同族群的意義?臺灣原住民各族都有自己的節慶,例如排灣族的五年祭、阿美族的 ilisin、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賽夏族矮靈祭等,各有其文化歷史意涵,大部分的學校卻很少介紹。若要提及唯一與原住民族有關的國定節日,只有暑假8 月1 日的原住民族日,是為了紀念「原住民族」的正名,過去原住民族被稱為番、高砂、山胞,直到原住民族正名成功。然而遇到暑假,學校沒有上課,很少學校能有機會和學生一起共同慶祝與解釋原住民族日的重要意義。

身為排灣族爸爸媽媽的責任

上述的經驗只是學校教育的冰山一角,還有許多課程內容、考試題目、行政友善,以及學校環境等問題。學校體系以及參與在其中的行政和教學人員,如果缺少文化敏感度,原住民族孩子容易遭受制度的壓迫與忽視。

此外,教育不該只是學校或是外包脈絡下安親班老師的責任,父母的態度是孩子對於自身文化認同與展現信心最重要的來源。做為原住民族的父母為了協助孩子建立認同、抵抗主流社會,往往得付出大量的情感工作,每次遇到文化差異的情形,我們都必須耐心、同理、有策略的跟孩子再解釋一次。心理學上提出「重新框架」(reframing)的做法,協助孩子重新看待和肯認自己的文化,例如,有一陣子兒子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夠和其他同學一樣三個字就好,我用排灣族神話傳說跟他分享,裡面的 puljaluyan 都是男主角,開創的祖先,又加上我以自己的父親 puljaluyan 為典範,跟兒子分享我父親過去的許多豐功偉業,協助他重新思考自己名字的意義,並能夠勇敢的告訴別人他的名字由來。

一開始,我們曾想過自學,但我了解父母無法一直保護孩子,將來勢必會面對社會,經歷各樣的事情,挫折也好,開心也好,從這些經驗中孩子會長成自己的模樣,父母能做的,就是協助他們能以自己的文化做為盾牌,保護自己,站在自己文化的視野,面對世界的變化無窮。

Saiviq Kisasa 一家四口( 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