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ihzbvrhyk1 Bs77xphblq

《被監禁的女人》──家務工作者的勞動處境延伸討論

性別新知 / 性別紀實與階級

翁怡錚|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助理教授

圖/cottonbro, pexels

近年來,性別是文化研究中很重要的關懷面向,女性主義的興起與發展對於檢視 女性擁有的資本、重新思考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分工,都有極大助益,同時也賦予性別認同和權力建構的討論有更完整的論述基礎。

在此背景下,我們固然逐漸意識到父權體制的掌控和影響,也試圖透過「再詮釋」來重新定義「女性特質」(femininity)及重塑女性經驗。然而,這個熱切的想望也需要經由另一層思考來理解:何以在部分文化結構和勞動關係中,女性扮演箝制其他女性 自主權之主謀/幫凶?

其中,在勞動市場中「家務工作者」與「雇主」之間的僱傭關係,尤其值得我 們關注。傳統上,家務勞動多被視為婦女的工作,因其地域性屬「私領域」(private sphere),又因被視為低技術性和低教育程度的工作,常為無酬的勞動,政府單位對家 務工作者薪資和權益的保障也不多。然而,對專職從事家務工作者的婦女工作者來說, 其勞動環境和權益的維護,又應受到何種尊重和保護呢?

本文以2017年上映的紀錄片《被監禁的女人》(A Woman Captured)為例¹ , 透過片中描繪之家務勞動及家務工作者和雇主間的矛盾、壓榨、衝突,進一步檢視家務工作者之處境,也探討家務工作者之勞動環境和權益保障。

[1]本片的中文片名、導演、與主要演出人物姓名,皆採用台灣女性影像協會網站的中譯,請參見網站http://www.wmw.org.tw/tw/

女性奴隸

這部匈牙利電影由貝納戴特・里特(Bernadett Tuza-Ritter)執導,自2017年上映至今,已入圍數個國際影視獎項,也獲選為2018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播映的影片之一。雖然現今社會中,人們普遍認為奴隸制度已是數世紀前的產物, 然而《被監禁的女人》選擇關注現代歐陸社會放眼可見的奴隸問題。根據片中描述,當代歐陸仍有數百萬奴隸每天過著艱苦不人道的生活,導演里特將其喻為「現代奴隸」(modern slavery)現象。

《被監禁的女人》試圖從女性的角度來重新思考奴隸議題,著述圍繞著兩位 匈牙利中年女性:瑪莉許(Marish)和艾塔(Eta)。身為一位家務工作者,瑪莉許與她的雇主艾塔及其家人同住。艾塔是片中主要的施暴者,即便同為女性、也同扮演母親的角色,艾塔的關懷和憐愛僅限於她的孩子和寵物狗。身為家裡的掌權者, 艾塔不僅未曾對瑪莉許表露一絲關懷之意,反而對她漠不關心、錙銖必較。不但沒按時給瑪莉許足夠的糧食果腹,也因她在家中地位卑微,便無所不用其極地使喚奴役瑪莉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經常毆打她。對艾塔來說,瑪莉許的價值 就是她的勞動力以及她帶來的經濟效益(除了家務勞動外,瑪莉許還必須去工廠兼差,並且按月繳納她兼差賺取的微薄薪資)。

雖然這部紀錄片名為《被監禁的女人》,但筆者認為此片除展現女性主體被 禁錮的處境外,也提醒我們思考女性是「被誰監禁」及「如何被監禁」。為何長期處在身心遭受強大壓迫和暴力對待的環境中,瑪莉許為何總是保持緘默,既不反駁、反抗,也從無逃跑的念想?

在紀錄影像時,導演里特不止一次對瑪莉許提出相同的疑問:「妳為什麼不逃離這個地方呢?」瑪莉許總是低聲回答:「我沒有地方去。」打從她抵達雇主家的第一天,身分相關文件就被艾塔扣留了,瑪莉許自此成為一 個「沒有身分的人」,既沒有錢、地位、朋友, 也沒有身分,可謂一無所有。每天過著壓抑、 空虛、讓人無所眷戀的日子。被社會孤立的瑪莉許,對周遭的世界已失去信任,她在片中不只一次表示:「我不相信任何人」。

喪失了自我,沒有期待、沒有自我意識, 每天活在深沉的無力感中,瑪莉許連逃脫這種悲慘生活的意念也幾乎消失殆盡。對像瑪莉許一樣的弱勢婦女,僅能從事低就業門檻 的家務工作,又被剝奪經濟自由,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身旁僅剩雇主了。正因如此,殘暴的艾塔代表的不僅是監禁瑪莉許的隱形牢籠, 也是瑪莉許與社會間僅存的一點聯繫。

然而,事情終於出現一線轉機。

重獲自由

透過拍攝這部片,導演里特日復一日與勢窮力孤的瑪莉許相處,也慢慢地開啟兩人的對話空間。與導演建立起的連結,是一個 互相聆聽、關懷的網絡,讓瑪莉許逐漸願意開口談論自己的過去、分享內心感受,並在過程中逐漸找到表達自己聲音的方法。儘管瑪莉許仍常感強烈不安:「妳不會背叛我吧」、「我好怕你背叛我」,生活中還是充滿無力感。然相較以往,她已能正視自己的處境,甫生的信任感讓她不再躊躇不決, 逃離如此悽苦的生活也不僅是空花陽燄。

影片的後半段,記錄了瑪莉許決心離開雇主艾塔家的心路歷程、逃離的過程以及重返自由的喜悅。被監禁的女人,終於有了重新為自己人生掌舵的一天。

重生的她找到了新工作、新住所,幫自己從頭到腳好好地裝扮了一番。蛻變後的她, 眼神間多了一分堅定和自信,小小的身軀顯得異常高大。儘管年過半百,她仍興奮地規劃自己的未來藍圖,對未來充滿了想望:「我的夢想是開一間清潔公司呢。」

在影片結束前,她才透露其實瑪莉許不是她的本名,而是艾塔給她起的名字。直到在異地展開新人生後,她才願意重新使用本名伊迪絲(Edith)。名字代表的不僅是文字, 也是身分和情感認同。伊迪絲代表著她仍保有的、珍貴的自我,與那個痛苦生活了十多年的瑪莉許,是兩個全然不同的女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結語

這部影片帶給筆者的震撼,不外於導演數度於拍攝過程中問瑪莉許:「妳不介意我拍妳被欺負的時候嗎?」,佝僂著腰的她總堅定地回答:「不會,我很開心妳有將這一切紀錄下來,當人們看影片時,會理解到人不應該如此對待他人。」紀錄片扮演的媒介角色及乘載著社會功能、責任、實踐的可能,不僅見證了當世發展,或許更重要的是,影片不受人、事物、時、地的框架束縛,得以跳脫線性時間常序,在更複雜錯綜的時間和空間下,延續影像和文字的能量,創造出跨時空的虛擬對話空間。筆者相信,本片提供女性在既有的社會結構或文化體制外,另一個得以休養生息、保有想望的空間,也替家務工作者、勞動環境等相關議題的討論注入 了更多能量。

《被監禁的女人》展現了社會表層下的知識/權力機制現況,也揭開隱匿於家務勞動僱傭關係中的暴力控管、施虐事實、及勞動關係中多重的性別符號。影片中瑪莉許的家務勞動為無酬的工作,她在工廠的勞動所得也被雇主剝削,造成她在經濟上的脆弱性, 再加上社會對家務工作者普遍的歧視態度, 讓她無法擺脫對雇主艾塔的依賴。除此之外,因家務工作的「私領域」性,婦女家務工作者與國家社會的連結又相對薄弱,除非遭遇極端暴力虐待,否則甚少見公權力介入關懷, 這也是導演在片中一再呈現出的婦女困境。

在實務上,若能增加家務工作者的經濟 自主能力,擬定相關政策來保障家務工作者的經濟所得,除能讓家務工作者的內心更加 安定,也有助提升其職業價值和勞動尊嚴、 改善家務工作的勞動環境,進一步深化家務工作者之權益,建立更完整的社會制度保障, 從根本來改善家務勞動的體質。此外,透過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活動,家務工作者才能真正走出家庭、並拓展社會上的人際網絡, 脫離孤立的處境。參與社會活動有助於培養群體意識和共同成長的能量,也能啟發家務工作者對自身權益的瞭解和維護。如此一來, 才能在制度上、社會上、心理上都獲得更多認同和保障,得到更合理的對待。

教學小錦囊

一、影片資訊
片名:《被監禁的女人》(A Woman Captured)
類型:紀錄片 
導演:貝納戴特.里特(Bernadett Tuza-Ritter)
上映時間:2017 
語言:匈牙利語 
字幕:中文 
片長:89分鐘

二、教學建議與討論問題
此片屬於紀錄片,適合對性別教育、勞資關係、弱勢群體、女性工作權等議題有 興趣之國高中生、大專院校生與社會人士觀看,作為性別、勞動、階級、家務勞動等議題的教材。
延伸本文對此一紀錄片的討論,建議使用互動教學方式,增進對相關議題的思考,進行更深度的討論。除了可討論《被監禁的女人》此片如何透過特定角色(如瑪莉許和艾塔)來刻畫不同勞動階級女性的處境,也可進一步深化其他討論面向, 包含家務工作者權益和保障、性別刻板印象、女性勞動者的現況、及性別、階級、 勞動間複雜的關係。

討論問題可包含:
1.在影片中瑪莉許雖長期遭雇主虐待,為何不敢挺身向外求援? 
2.家務工作者在社會中是「被誰監禁」以及「如何被監禁」?影片中後半部,瑪莉許又是如何衝破禁錮的網絡,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3.家務工作者面臨的困境為何?如何推動並落實家務工作者的權益和保障?
4.社會上有哪些性別化勞動的例子呢?為什麼有些工作有較明顯的性別傾向? 
5.僱傭制度中是否能容許暴力?暴力和虐待在勞動關係中傳遞了哪些意涵?
6.來自不同社會階級和群體的個人,在貢獻勞動、生產力時,如何尋求更公平友善的勞雇關係和爭取合理的勞動環境?
7.性別和社會的弱勢群體在面對暴力時,有哪些管道可以諮詢或求援?

三、延伸閱讀
1. Joanna Bowers執導(2017)。The Helper,中譯為《守護者》,由英國影像工作者Joanna Bowers透過眾籌募資,以香港外籍家庭幫傭為主題的紀錄片。 
2.曾文珍執導(2020)。《逃跑的人》。是記錄多位臺灣「失聯移工」生的紀錄片,曾獲第14屆勞動金像獎首獎。 
3.黃惠偵執導(2008)。《八東病房》。記錄臺北仁愛醫院的八東病樓內病人和三位外籍護工的日常生活。 
4.李青芬、唐先梅(2008)。家務工作研究近30年之回顧。生活科學學報,12,77–109。
 5.李耀泰(2008)。保障家務工作者的就業福利與勞動權益:以彭婉如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2,236–263。
 6.劉毓秀(主編)(1999)。女性、國家、照顧工作。臺北市: 女書文化。 
7.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臺北市:行人。 
8. 顧燕翎(主編)(202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完整修訂版)。臺北市: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