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uux Rbsnbfrrjxkxzqtqa

姓氏文化中的雙姓創造

專題企劃 / 姓氏的性別政治

姜貞吟/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華人社會有著特殊的姓氏文化,以父系姓氏繼承與傳承為核心,發展出周邊結構與系統,包括子女從父姓、族譜編撰、蓋姓氏祠堂或墳/祖塔、祖先崇拜等系統性的活動。有血親關係的宗族,以及社團法人類型的宗親會,都在強化與深化父系姓氏的繼承與發展。

我近年研究性別與宗族的議題,在田野現場會特地注意姓氏傳承由誰執行?由哪個性別進行等問題,思考女性跟父系文化的關係。父系文化中的婚姻子女多從父親姓氏,幾乎少有例外,同時形成家庭「至少生一個男生」的「生男偏好」信念,近年在性別平等價值思潮下,情況較為改善。父系家庭預設女兒需「外嫁」,要為夫家生兒育女傳承夫家姓氏家庭,所以無法傳承本家姓氏。在2007年民法修正為可由夫妻雙方協商姓氏之前,民間若沒有生兒子傳承香火,常採用招贅婚跟約定的方式,讓子女從母姓。

2007年後,「從母姓」人數開始增加,不再只是為了父系香火的延續,雖然這個理由可能在說服策略中有著重要位置,但也有不少基於當事者的自身認同、情感與信念而採取的行動,因而,子女從母姓有著攪動父系文化,以及挑戰子女姓氏的根本預設(彭渰雯,2014)。

然而雖民法已經修正了15年,從母姓的比例依舊相對極低,說明父系與父權文化內化與深植我們社會文化之中,對許多人來說這是傳統文化,並不是性別平等的議題,因而從母姓行動的推動相形困難。異性戀夫妻若要子女從母姓,母親往往需提出強而有力的本家缺香火傳承等原因,也需面對先生、公婆或自己父母的挑戰與反對。

由於常走訪客家宗族祠堂,我在田野中陸續看到民間創造姓氏文化的可能,例如范姜、翁林、林鍾、范蘇、張廖等。這些姓氏是由兩個姓氏所構成的「雙姓」,他們姓氏的形成都跟某(幾)位祖先的身分跟認同有關,有的與生父、養父有關,有的跟承嗣於未婚的祖母有關,各有不同的人生歷程,因而創造出新的姓氏。¹

[1]前經濟部長施顏祥的姓氏也是「施顏」雙姓。

以范姜宗族來說,根據范姜族譜記載,「范姜」雙姓的形成跟生父早逝、母親再婚有關。清朝初年,廣東惠州雷氏婦人因先生范集景很早過世,帶著范文周與范文質兩個兒子改嫁姜同英。後來范文質生了5個兒子,為了感念繼父對其養育之恩,決定讓他的5個兒子都冠上范姜雙姓,因而在百家姓之外創立新的姓氏。隨後這五子在清朝陸續移墾臺灣,最終定居桃園新屋,也因此,全世界凡姓范姜者,皆是當時范文質五個兒子的後代,也可說都同屬同一個宗族。今日新屋范姜祖堂不僅是被內政部評定為第三級古蹟,也同時是范姜宗族的祖先發源地。

范姜祖堂內展示的「范姜姓由來系統表」紀載范姜雙姓由來。(李耘衣 / 攝)

漢人移墾臺灣時形成的雙姓還有「翁林」,根據族譜記載與族人說法,有兩三種不同版本,包括翁姓男子與林姓男子相約來臺移墾,兩人的一子跟一女結婚,生了孩子後養不活,最後採「翁林」雙姓才把孩子養好;另一種可能是兩位男性中有一人過世,女性改嫁另一人,之後後代就採「翁林」雙姓;也可能是移墾時的異姓結盟誓約(廖經庭,2014)。目前翁林姓家族成員分布全臺,新竹湖口跟花蓮鳳林是聚居較明顯的地區。

前兩者是移墾臺灣時期形成的雙姓,而「林鍾」雙姓則是近70年才出現的姓氏,原因也跟范姜姓氏的形成過程很像。當事者為感謝把他照顧長大的林姓養父,因而登記姓氏時將林姓冠在生父鍾姓之前,形成「林鍾」雙姓。

此外,即使是流傳千古的堂號也可以「創新」。屏東佳冬有一間跟兩姊妹有關的雙姓堂號。相傳該戶家中第四代祖先有兩個姊妹感情很好,大姊「嫁給」曾姓男子,妹妹「嫁給」涂姓男子,兩戶緊鄰而居。原本曾家堂號是「三省堂」,涂家堂號為「五桂堂」,但兩個姊妹感情很要和,決定合蓋祖堂,合稱「三五堂」的雙姓堂號。且公廳中同時設有曾家與涂家歷代祖先牌位,讓兩家後代共同祭祀。雖「三五堂」祭拜的主為曾與涂家兩家祖先,但這個堂的出現跟兩姊妹的行動有關,可見堂號也可因人的情感、認同等因素而改變或調整,並非僵化不變,足見傳統有創新的空間。

位於屏東佳冬的「三五堂」。(姜貞吟 / 攝)

從性別角度來看,這幾個雙姓與雙堂號都是兩個父系的姓氏,不是繼承生父就是感謝繼父或養父,或是兩個先生家的姓氏,母親或女性在婚姻內的貢獻較少用從母姓的方式來被肯認。本文並非單方面的讚揚父系姓氏傳承的永恆性,而是想借鏡前述早期雙姓與雙堂號的創造,來思考今日姓氏文化創新的可能。

2018年底,「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有民眾提議「修改民法1059條關於從姓之規定」,建議修改現行民法第1059條條文,增加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母姓之外,也可「父母連姓」。不論父母連姓或母父連姓,都是可行的方式。可惜的是,2018年的這個連署並未成功,相對於1970年代還可以有雙姓,現在反而愈來愈侷限?²

[2]感謝與彭渰雯老師討論時提供之意見。

總結來說,未來若子女能結合父母姓氏形成雙姓,將與早期雙姓意義不同,早期雙姓為兩個父系的結合,將來則是婚姻雙方協商出的姓氏文化創作。除了選擇從母姓、從父姓之外,婚姻雙方應有協商子女姓氏的更多可能。子女姓氏要能肯認婚姻雙方在家庭中的貢獻,也包含對身分與認同的自主,而不是讓子女僅成為父系香火繼承概念下的代言人。


參考文獻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2018)。三川彎子提議「修改民法 1059 條關於從姓之規定」。讀取日期:2022 年 7 月 24 日。https://bit.ly/3zrEYT0

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2022)。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 — 出生登記子女從姓 — 110 年度。讀取日期:2022 年 7 月 24 日。https://bit.ly/3OvCcQV

彭渰雯(2014)。你家小孩跟誰的姓?子女姓氏選擇的家庭政治學。載於賴王宏仁(主編),巷仔口社會學(頁 86–92)。大家。

廖經庭(2014)。花蓮縣鳳林地區翁林姓客家家族史研究。臺灣文獻,65(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