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部落中的性平教育
李雪菱 * |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本刊研究教師
*李雪菱,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教育部國教署110學年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輔導群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諮詢委員/人權教育議題輔導群委員。
如同女性主義是一個「複數」,性/別教育也應該是「複數」。放諸不同世代、場域,性/別教育企圖倡議的絕非一成不變的目標。期間,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特質,使得性/別教育必須貼近教學對象的需求,並發展為更具溫度,也人性化的行動。如同「性/別」兩字間的斜槓,意欲凸顯「別」字所蘊涵的性(sex、sexuality)與性別(gender)之間的差別、區別、不一樣等意涵(游美惠,2014)。本輯的「偏鄉性/別教育」所欲聚焦的「偏鄉」,也可說是眾多性/別教育觀點之一。
從臺北移居花蓮25年來,我有較多機會穿梭於臺灣的城市與鄉村、山上與平原、島嶼與離島,並從事教學、服務與研究。本輯作者群,可說是在時間與空間交錯縱橫下,牽繫起的跨世代革命夥伴與種子火苗。接續第一代前輩的步履,這一群作者群也是在東臺灣耕耘多年,誕生於1960、70年代的第二代革命夥伴(如:張素連護理師、李淑婷校長),以及誕生於1990年代的第三代革命夥伴(如:李芳瑜社工師、陳奕彤大學生)。我很感激有此榮幸擔任跨越二、三代的隱形臂膀,並順利邀請這一群夥伴在此園地為我們的行動發出些許聲響。
這批作者群來自不同專業領域,卻因共同關注偏鄉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而交會。我們不約而同都關注著主流社會未及倡議的性別平等議題,包括:性別平等與多元型態家庭、性別平等教育與師生的文化資本及社經階級差異、資深教師從教師省思角度提出的批判性諫言,以及,年輕世代對臺灣校園推動近二十年性平教育的探問。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3C世代,幼兒與兒少擁有的性知識與性別教育知識,已遠非家長與老師伸手可及。李雪菱所撰寫的〈家庭、學校與性別教育工作者的協作 — — 我們在偏鄉幼兒園、小學的性/別教學觀察和行動〉分享了她多年在偏鄉幼兒園、小學的性別教學觀察資料,幫助我們看見教育工作者不能停留於現狀,或誤以為「不教」就沒事了,因為「不教就是教」。另一方面,許多老師因為缺乏性別敏感度導致「聽見,卻聽不見」,對於兒少的言語、態度習而不察,因而錯失了教育的契機。這篇文章提出了具體的心法與策略,期望家庭、學校能攜手合作,共同開展深度對話的平臺,創造深度的對話,彼此共同成長。
李淑婷校長剛退休,但她退休後依然一本初心地投身於花蓮性平團的團務工作。她一邊不斷自我增能,一邊持續學以致用。在〈關於花蓮偏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與困難 —教師觀點〉一文,李校長統整了自己踏遍數十所花東中小學的發現,也提出許多具體建議。不同於前一篇提到的「不教,就是教」,李校長說的卻是「我們都有教啊!」不僅有教,而且每學年度都有上傳成果。儘管如此,傳達的多半是政策上的、單面向的、灌輸式的教學。她提出:納入提升家長性平意識與社區力量、增強議題融入、傾聽學生需求等方式,都是開展0.1的改變之具體策略!
李芳瑜從社工角度撰寫〈理解他人的理解 — — 從學童回應反思性別與社會工作〉。李芳瑜剛從大學畢業沒幾年,已因多年跟著老師上山下海從事性別教育田野調查與教學實踐,而具有深厚的性別敏感度。帶著社工師的專業證照的她,不願意性別平等教育專業在社工養成階段長期缺席,因而她更想倡議的是社工專業中的性別平等教育。
〈Aka pisawad¹:誠心的愛與陪伴,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是李芳瑜專訪資深校護張素連的撰述,校護工作聽起來是護理身體受傷的學童,保健室聽起來是保護身體健康的空間。但是,一位具備性別教育與多元文化敏感度的校護,卻能敞開自己,並讓保健室成為注入性別平等教育的苗圃。性別平等教育於是成為愛、陪伴與支持的專業。Akapisawad看起來是委婉的、消極的呼籲,然而,誠心的愛與陪伴則是積極的、正向的行動!我們多麽期望這是拋磚引玉,透過這篇專訪,引發更多偏鄉、校護、更多專業工作者願意融入性別敏感度,參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身心靈的專業知能。
[1]Aka pisawad,阿美族語,意思:不要放棄。
掐指一算,《性別平等教育法》推動與實施至今已近20年,就讀大三的陳奕彤,可說是喝《性別平等教育法》奶水長大的前幾批獲益者。然而,她在文中娓娓道來,自己小學一年級所受到的那種規訓式、有標準答案的性別與身體界線教育。「這裡可以摸,這裡不能摸」這種標準答案,使兒時的她印象深刻,卻茫然不解。直到大學在性別教育課程中接受了批判思考的洗禮,才赫然驚覺,身體自主與界線的教育需要更靈活的思考、對策應變,與批判性的反思。儘管針對兒童做批判思考不太可能,但是,透過戲劇活動引導偏鄉學童發展身體界線的思考與對話,卻十分可行。儘管《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理想依然遙遠且充滿荊棘,但是,當讀者讀完〈行動代號525 — — 我愛我〉,這篇出自一位大三學生的課程設計與性別教育創新教學心得,我們將能理解性別平等教育20年來,已能培養出這樣具有批判、省思與實踐的青年教育專業人才,而感到欣慰與慶幸。
偏鄉教育需要的不是憐憫同情,而是深度理解與行動。此一專題提出幾點偏鄉性別教育的重點。第一,教師與家長應串連,甚至學校、家庭與社區力量可以共同連結推動性平教育;此為重要且可行的行動策略。第二,以為不碰性別教育就沒事的老師,也可能透過身教、言教而施展了反性別教育的內容;以為應付政策上、灌輸式的性別教育,就已交代性別教育的教學責任,對學生的幫助不僅極為有限,也可能難達成效。第三,「理解學童家庭與社區文化背景」是偏鄉教師需要多花些力氣之處。這項專業能力放諸都會與一般城市學校,學童或許不會有明顯的獲益,但此一專業能力若能融入偏鄉學校,則這些教師與家長將成為學童一輩子的貴人。
參考文獻
- 游美惠(2014)。性別教育小詞庫。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