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留聲 ── 我們新住在臺灣
❏ 本期封面
季刊正式走向100期。
百期,承載的季刊如何從兩性走向性別的歷程;
百期,看見臺灣性別平等教育25年來努力;
百期,是你我的見證、世代的留聲;
百期,獻給所有在性平之路上繼續堅持的每個人!
❏ 目錄
發行人的話
編輯室報告
專題企劃
新住民在臺灣
- 前言:在跨國婚姻中尋找性少數|張正
- 在博物館做東南亞移民工:一位基層館員的現場觀察|鄭邦彥
- 移民移工在臺灣的藝文參與|邵震宇
- 淺談專業服務情境的「跨文化能力」實踐|陳新皓
- 新住民與性別平等的距離|馮玉芳
- 新二代眼中的跨國婚姻及性別平等|許育甄
特別企劃
- 專題引言:作為新二代群體的切片,我們的「性別公因數」又為何? |廖建豪
- 耀眼的金色祝福──東南亞女孩的金耳環|吳羿霆
- 我與我的中國媽媽:一位臺&中二代的「去自我污名」自白|劉俊良
- 我的媽媽與我 ──以及隔著的那片海|李依靜
- 身為一名市二代與新二代,我可以不上大學嗎?| 廖建豪
- 中國新二代在複雜關係中探尋自我認同的歷程|陳千惠
- 不斷地成為一位照顧者──新二代眼中新住民所遭遇的照護困境|台泰鹿妹
- 新二代的「回家」不僅僅只是回家|鄒佳晶
人物專訪
SDGs連載專欄
餐桌上的性別──楊馥如專欄
性別新知 Ⅰ 蔡適任的敘利亞之眼
性別新知 Ⅱ 閱讀性別的數種方法
- 新知 40,滴水穿石──婦女新知基金會40周年感恩茶會側記|陳逸、李采寧、范家瑛
- 男性不是沒眼淚──從強尼戴普案看家暴與性別|周奕伶 、許儷絹 、田意民
- 邁向無性戀也不會不安的社會環境
──無性戀主題日劇「不能相愛的兩個人」觀劇心得|宋瑞文 - 語言承載歷史,詩句承載生命──談《波濤最深處》的我們(WOMEN)|李佩珊
- 臺中市東協廣場越南女性店家能動性展現的省思|張雪君
- 「可讀.性──臺灣性別文學變裝特展」導覽實作|王淳薏
- 賈寶玉是跨性別的女同性戀者?|鄭宗弦、楊奕成
- 男人與陽光的距離:從《日傘男子》新聞出發|紀昕儀
來稿須知
👉這裡
購買辦法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