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rlxre1wxsn4svarjxrzgw

教學越界:在農會家政班教性別與多元家庭

特別企劃/當社區遇見多元家庭

游美惠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前言

女性主義者bellhooks(1994)在其《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Teachingtotransgress:Educationasthepracticeoffreedom)一書中曾經指出,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她用烘焙麵包來比喻教學,麵粉是烘焙麵包時最不可或缺的原料,但是若只有麵粉,麵包也做不成功,藉此,我們可以思考經驗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經驗像是烘焙麵包時的麵粉,但是只有經驗這項材料並不足夠。

呼應這樣的看法,我在農會家政班上性別平等的家庭教育相關課程也有類似的感觸。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常常有機會跟著高雄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一起到高雄市較偏遠地區的農會家政班進行性別平等講座,考量到家政班的學員均是年長者,其中又以高齡婦女居多,探討的性別議題通常是從婚姻與家庭中的經驗出發。我深刻地感受到經驗真的就像麵粉,成為「教學烘焙」的基本原料。

對於農會家政班的「歐巴桑」和「歐吉桑」來說,坐在位置上2至3個小時認真聽課並不容易,專注度能否持久是一大考驗,再加上過去在學校受教育的經驗較為有限,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上就要考慮他們(作為學習者)的這些特性,很難以一般的「你聽我講」研習模式進行課程與教學,一般在大專院校或是公務人員研習的性別課程,無法移植過來直接套用。

我發現:結合電影觀賞的活動再從中找出相關的性別議題進行對話討論,不失為一個教學的好方法。但是從影片的挑選到後續的講解與提問,都需要特別設計,為他們量身訂做。首先是影片的挑選,考量到語言的熟悉度,國、臺語發音的影片仍是較佳的選擇,並且影片的長度也不能太長,才能達到較佳的學習效果。

從「失業女性」到「爸爸的便當」

過去我曾經嘗試運用韓國電影《失業女王聯盟》進行課程,雖然影片中的主角人物鮮明且故事情節感人,能生動呈現勞工階級女性的辛酸困境,但是礙於韓語發音,有些年紀更大的學員看中文字幕覺得吃力;然而年紀較輕或是公教退休的家政班學員則對此一影片反應頗佳,甚至可以提出一些細緻的觀影心得。另外,日本電影《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是描繪離婚的單親爸爸為就讀高中女兒天天親手準備愛心便當的故事,由於劇情簡單,加上「便當」和高齡學習者的成長經驗頗能呼應,便可以勾起許多回憶而有迴響。有人談起自己小時候的便當,有人也會特別提起自己的親職經驗,特別是幫小孩準備上學的便當相關經驗談,甚至有幫孩子做過便當的爸爸熱情分享準備便當菜的經驗,讓教學現場氣氛更為熱絡。再加上片中也涉及親子溝通與情感教育的議題,對話討論便能引起共鳴,讓課程進行因為有互動而內容更豐富。

「為家人做便當」的討論讓現場互動熱絡。 (游美惠提供)

用《家好月圓》及《金孫》談CEDAW

臺灣本土出品的電影,我則常常使用周旭薇導演的作品《家好月圓》及《金孫》,這兩部影片之映後講解均可延伸介紹《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給學員知曉,不僅學習到家庭生活中性別議題的探討,也可以介紹國際公約與國家性別平等政策、法令的發展方向,極具教育意義。以《家好月圓》為例,片中除了家暴的議題之外,還可以延伸探討習俗的性別平等,可以關連到CEDAW公約第5條的內容以及「消除基於性別的暴力」的訴求。《金孫》影片則可以關連到CEDAW第14條的農村婦女相關權利之保障,並且可以延伸探討新住民、家務分工、家庭照顧者與家產繼承等議題。相當適合作為性別平等家庭教育之教材。

從《淑女之夜》談跨性別者的婚姻與家庭關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也使用過公共電視出品的《淑女之夜》,結果教育效果出乎意料之外,贏得許多好評與共鳴。《淑女之夜》是描述一位有妻有兒的已婚生理男性,希望變性成為一個女人的故事;另外,影片中有一個外貌看來風姿綽約的美麗女子其實也是一位跨性別者,面對男友,她曾經變性的經歷是很難啟齒的祕密,而片中又有一位想要變性的年輕人,家人能否接納是他主要的顧慮,但有個支持她的姊姊發揮著關鍵作用,也是很值得探討的議題。透過影片故事情節之鋪陳,我們可以發現每一位跨性別者在不同階段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很適合做為教材。原本同行去社區宣導的家庭教育中心工作同仁擔心片中的跨性別者及其婚姻關係、父子關係會太複雜與尖銳,擔心家政班學員不能接受,但是在映後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其實民眾非常投入劇情,多數也能感受到其中人物的為難處境,甚至包容接納,理解其中的「不得已」並思索家人關係之中的愛和關懷所帶來的意義與價值。我在這部《淑女之夜》影片探討之後又搭配放映行政院的多元性別宣導影片《XX的房間》,引導學員看見更多樣的跨性別者,開拓其視野,也常常讓有些學員會直言「相當震撼」,但又明白表示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這是社會上真實存在的獨特生命,必須尊重相待。

看電影,學性別

我發現若能使用適當教學媒材,再加以引導、進行對話與討論,高齡的鄉村(婦女)學習者也有洞悉性別權力關係運作之可能,發現自己個人生命樣貌之獨特性其實和其他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有著相似的「命運」,甚至也能了解行動者可以採取不同的因應或具體的行動策略。而除了慎選影片之外,之後的討論與對話更是要用心設計,講師提問的技巧會影響到學員的思路走向,加上性別(不平等)的議題常因為父權體系的運作,讓民眾常常不以為疑,視「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為理所當然,因此如何引導學員「看見性別」與「思考性別」便是教學策略要仔細琢磨之處。在學習的現場中,不只要善用教材,學習的氣氛和教室中的社會關係也應改變過往的常規;多相互對話是必要的,挑戰傳統思維也是必要的!舉例來說,影片中的一段對話或是一個場景,講者都可以運用語言描繪使之在學員的腦海中停格、細思;或是以某一位人物的社會處境和言行舉止為討論的起點,將之關連到學員的日常生活引起更深刻的反思。

常常,學員在中午時分結束家政班課程離開教室時,會特別來跟我說電影很好看,老師講解很清楚,性別平等很重要,這讓我覺得滿意且有成就感,畢竟習慣在大學校園之中教授課程的我,跨界到家政班教課也是頗具挑戰性啊!尤其當學員反映到「這樣大家一起看電影,還可以討論,很棒」,其實就更具有意義了,因為高齡化的社會讓老人家願意出門學習並與人互動,正是「健康老化」的關鍵指標,我覺得可以讓農村的高齡者藉著家政班的課程學習性平,真的是美事一樁。

帶來希望的性別教育

我發現對於家政班學員來說,帶著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生活歷練來學習「性別平等」,並不會有什麼隔閡和阻礙,反而深刻地撥動心弦、觸動靈魂,可以勇敢地講出自己的(性別平等)心聲,締造出學習過程中的「高峰」經驗。人生經驗真的是寶貴的素材,如何將經驗帶入學習,用性別觀點去回看生命經驗,然後開展出新視野,是教學策略發展之一大挑戰。

女性主義教育學者AnnManicom(1992)曾經指出:經驗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須要被特別強調,主要是從女性「已知」的基礎開始,讓女性不再自貶所知,而能連結式的學習(“connected”learning),看見所有的知識都是存在於人與社會和歷史的連帶之中。但是Manicom也特別提醒:經驗並不是至高無上,全然不能挑戰的,不能以太浪漫或美化的方式去看待經驗,應該掌握具體的生活脈絡,並把性別權力及其相關的意識形態加入再來檢視經驗,才有可能看見並理解「性別政治」。女性主義教育學強調「改變」,Manicom(1992)曾經以「為了改變而教」來形容女性主義教育學,並指出:「教學,不是為了要讓女性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而是為了要改變世界」(p.366)當我們讓高齡的家政班學員開始看見與思考性別議題,性別意識提升的種子才有可能播種萌芽,而性別不平等的社會關係也才可能改變。

在臺灣,隨著公領域的性別主流化積極推動,性別平等似乎展現出不錯的成果,但是家庭、婚姻場域中的性別革命仍然遲滯。透過在偏鄉的家政班舉辦性別平等的家庭教育講座,我真的期盼一般社會大眾也能具有更高的性別敏感度,並在日常生活互動之中落實性別平等的實踐。而在不同的教學場域之中,跨越教學者和學習者的差異,以及學習者來自不同家庭的差異,讓我想到ElsaBarkleyBrown(1988)曾以拼布(quilt)美學來形容教學的多元異相,若能廣泛含納差異進入教學過程,則學習成果將如拼布或百納被一般,多樣並陳卻能呈現出對稱有序、五顏六彩的美麗風貌,令人欣賞與讚嘆。我期許自己未來在偏鄉的農會家政班進行性別教育,能更嫻熟地引導學習者並促發出更深刻的課堂對話,烘焙出美味的教學麵包令人回味無窮,或是拼湊編織出美麗的教學拼布,讓學習者珍惜看待那樣的性別學習經驗,進而能認同性別平等的價值,並以身作則加以實踐。

圖 / pikisuperstar / freepik

參考文獻

  • Brown, E. B. (1988). African-American women’s quilting: A framework for conceptualizing and teaching African-American womens history. In Micheline R. Malson (ed.), Black women in Americ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hooks, bell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Routle dge.
  • Manicom, A. (1992). Feminist pedagogy: Transformations, standpoints, and politic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7(3), 36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