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sado Ltbyl5lkrwpxbl0w

一起談性的朋友 — — 特教學校性平社群的規劃與實踐經驗分享

教育現場/智能障礙生的性平教育

圖文 / 宜蘭特教一起談性平社群

前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由一群具有共同信念、願景或目標的教師,經由合作方式共同進行探究和問題解決,持續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出現,使學校重新思考、打破舊有教師獨立教學的文化,使教學交流、小組學習等運用在教師組織中,藉由幫助教師提升自我而達到幫助學生的實質成效(教育部,2014)。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宜蘭特教學校(後簡稱宜特)運作已行之有年,自教育部推廣教師專業發展開始,本校積極鼓勵所有教師組成及加入專業學習社群。因此,各專業學習社群紛紛成立,主題多元豐富,如:食農教育、園藝、潔牙推廣、體適能、手語、桌遊等等。這些主題的出現,除了與社群成員教師們的興趣有關,更反映出本校以農園藝管理科為主的校本課程特色。本校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主要以共同備課、互相教學觀察與回饋、研發課程或教材、舉辦研習或參訪等形式進行,期望教師們能在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過程中,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支持、持續精進並提升教學效果。

性別平等教育社群成立

自104學年度起,宜蘭特教學校在高職部的課程規劃中,加入了一學分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接著在106學年經課發會討論後,改為將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融入彈性學習時間。每位高職部學生皆需學習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的課程,這是我們社群成立的背景。

學習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知識,對於特教學校的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來說,常是既抽象又模糊的概念。加上每位學生的障礙程度、生活經驗、學習特質等差異,使得課程設計更不容易。以往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後簡稱性平課程)容易著重在宣導自我保護、性侵害、性騷擾與性霸凌的預防,而缺少教導建立正向情感關係、認識多元性別等其他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因為上述種種困難及挑戰,校內被安排到任教彈性課程的教師結合在一起,想更了解智能障礙生如何有效學習性平教育,也為了產出適宜的性平課程,成為了一起談性(彈性)的夥伴。

很幸運的我們得到許多校內教師的鼓勵與認同,陸陸續續答應邀請或是自願加入,性平社群從3人的小組發展成現在的9人小團體。下文將介紹我們的運作方式。

社群特色與活動分享

這兩年社群運作的方式主要包含以下項目:同儕省思對話、共備課程與公開授課、校內性平資源分享、參與講座或研習、跨校社群合作。

1.同儕省思對話

目前宜特性平社群組成的成員包含校長、社工師、行政教師、導師及專任教師。就如同我們的社群名稱「一起談性平」,多元的成員組成使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討論、激盪想法。例如,社工師負責校內的小團體輔導業務,社工師眼中學生的需求與學習狀況,可能就與任課教師在課堂上觀察到的不同。又例如導師與家長的互動較密切,學生在校外的交友表現、在家中與家人的互動情況等,也都是我們在設計課程時很重要的資訊。藉由社群成員彼此交流對話、資訊分享,幫助性平課程能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吸引學生的興趣。

定期舉辦社群會議,討論學生上課狀況及工作規劃。

2.共備課程與公開授課

教育部提出的「教師專業發展實踐方案」,包含「公開授課與專業回饋」(或教學觀察、備觀議課)及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每學年社群成員(包含校長)也會至少公開授課一次。藉由共備課程,我們嘗試在不同的課程融入性平議題教學,成員也會協助授課教師,以學生的需求或興趣為基礎,互相討論要融入哪一科?要如何融?

就以往經驗,教師們常直覺地將性平教育跟性平事件的處理掛鉤,較不熟悉性平教育包含的豐富面向。因此,除了在彈性學習時間會融入性平教育課外,也進一步想從社群成員原本任教或專長的科目著手。例如,體育課融入女性運動員典範、職業課融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事務機器及電腦課融入網路資訊的性別識讀等。這段與同儕備觀議課的過程,一開始難免有些壓力,但是經過腦力激盪及正向的互動回饋,不管是授課教師或是觀課教師,彼此都能一起成長。

另外,在性平社群成立初期,成員們共同規劃出高一到高三性平課程的主題。隨著十二年國教推展、以及經過GRSBP計畫1的專家諮詢後,社群成員也開始逐步調整校內性平課程的規劃,目標是更符合性別議題融入的各項學習主題,建立更完整的課程地圖。

公開觀課情形。

3.校內性別平等資源推廣

參加GRSBP計畫時,與委員們一同盤點宜特學校特色,發現本校每兩週1次的導師會報時間,是個可以運用的好機會,而且導師們是最親近學生的角色,提升導師的性平意識也能對班級經營、親師互動有益。於是性平社群成員討論後決定設計「性平十分鐘」活動,在每兩週¹次的導師會報加入1個小單元,由社群成員負責蒐集資料撰寫與性平有關之內容,目的為提升教師性別意識,增加對話的機會。

[1]GRSBP 是國立臺南大學呂明蓁教授主持的「特殊教育學校性別培力及性平事件防治計畫」,提供國立特教 學校在行政領導、課程教學、學務輔導及空間資源四向度有關性別平等教育的相關成長支持與實質支援。

選題目的靈感皆來自於社群成員各自的興趣、新聞時事、校園生活中的發現等等,儘量以輕鬆生活化的方式呈現。進行過的主題有「從顏色看性別意識」、「82年生的金智英與性別歧視」、「有趣的廁所標誌」、「積極同意與身體自主權」、「學生經期紀錄教學」等。社群成員們會先在社群會議中分享討論,再由校長於導師會報上帶領討論。這學期蒐集參與者們的回饋問卷,多數導師認為「性平十分鐘」能提升性別平等的意識、其次是「性平十分鐘」能提供性別平等課程的素材。導師們也建議未來可以多一點討論、有些主題可在週會時發表讓全校師生都能參與、製作書面或影片讓導師們可於班會運用等。

根據社群成員的觀察,生活化的主題能激發許多共鳴。例如,在「有趣的廁所標誌」主題中,先展示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廁所標誌,過程中大家熱烈的討論該進哪一間廁所?最後,畫面上亮出宜特的廁所標誌,因為歷經不同時期的廁所改善工程,標誌也很「多元」、「不一致」,導師們驚呼:哇,我平常竟然都沒發現!藉由短短10幾分鐘的討論與互動,慢慢打開教師們的性別之眼,體會生活無處不性別。

學校的資源中心(圖書室)中性別平等相關繪本或書籍眾多,但未能好好整理呈現增加能見度。於是性平社群成員先經過討論並跟課程主題相對應,再加以分類後以「性別刻板印象」、「自我保護」、「認識身體」、「人際交往」四個主題進行選書。挑選出來後在資源中心的展示書架上分類擺放。鼓勵師生借閱並應用在課程中。另外,社群成員也不斷關注收集相關圖書、繪本、桌遊等出版資訊,並定期向學校薦購書籍。

(左)社群教師介紹性平書區選書。(右)性別平等書區。

4.參與講座或研習、跨校社群合作

社群成員積極參與校內外有關性別平等議題之研習。並在正式社群會議或是私下互動中分享心得。例如:社工師參加學生懷孕處遇研習、教師們參加性別平教育資源中心舉辦的優秀教案發表等。

在108學年度參加了GRSBP的特教學校性平教育成果觀摩會,與各校教師交流互動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也發覺自身不足,想更深入的了解其他學校的夥伴如何推動性平課程。於是,很榮幸地與地理位置較近,學校規模等相關條件也很類似的基隆特教學校合作,從109學年度開始建立跨校社群的互動模式,除了資訊交流、資源共享外,也進一步開放互相公開授課,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收穫與未來展望

社群運作兩年多來,能夠穩定發展各種活動,重要的第一步是推選一位熱情的召集人,清楚列出每次活動的目標、溫馨提醒成員間的社群工作、帶領氣氛和樂的討論等;其次則是得到學校的支持,我們在課程、經費、設備等部分皆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援,連校長都加入了性平社群。此外,我們也在GRSBP計畫,經由入校活動、工作坊、成果發表等過程,與許多耕耘性平教育多年的專家委員、前輩教師交流,從他們身上得到極大的刺激與養分,大大的開了眼界。

但也有一些要繼續努力調整的現況,例如:對於融入性平課程,部分教師容易產生排斥的情緒,擔心學習許多較抽象的性別議題,會讓智能障礙學生在一知半解下造成反效果;另一個待突破的挑戰則是關於社群的定位。性平社群的成立原本是從課程出發,但隨著發展資源推廣的多元活動,與學校行政單位業務合作的模式,仍須經由持續溝通討論達到平衡。

其實,在學校環境中推動性平議題,有時仍會感覺這是個隱晦的主題,需要小心翼翼地談論,但我們知道,在社群中有一群可以一起談「性」的朋友,可以公開的交流,放心的發表想法,得到夥伴們真實的回饋及溫暖的支持。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宜特性平社群因為老師們強烈的動機與需求而成立,而要維持長久的運作更需要願景與目標。期待能發展出更多適合智能障礙學生學習的性別平等課程,也期許性平社群的存在能拋磚引玉,吸引其他教師、專業團隊、甚至家長共襄盛舉,營造出有性別平等意識的友善校園。


參考文獻

  • 教育部(2014,11 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www.k12ea.gov.tw/Tw/Common/ SinglePage?filter=11C2C6C1-D64E-475E-916B-D20C83896343
  • 教育部(2017)。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要點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