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wclyd Hedlghheb Le8kg

眾女成城: 社區女性生命力與性別平等教育

總編輯序

呂明蓁 |本刊總編輯

《眾女成城:台灣婦運回憶錄》是婦女運動前輩李元貞老師在退休後潛心寫作,花了近9年的時間,在2014年完成的一部鉅著。這本書分成上下兩冊,是元貞老師以自己參與婦女新知雜誌社與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經驗為主軸,加上紀錄臺灣當時陸續崛起的其他婦女機構、團體和前輩。這個回憶錄是臺灣婦女運動的珍貴史料。元貞老師和書中提到的前輩和團體,一起在那個時代,一步步的在父權的厚牆上鑿洞,往性別平權的路披荊斬棘的前進著。我記得,在新書發表會的現場,代表台灣女性學學會(以下簡稱「女學會」)被點名上臺致詞,我一時詞窮,就用編年紀史的概念,自動把自己歸類在回憶錄的下集,從毓秀老師接女學會會長開始,順勢的介紹起女學會和元貞老師,以及婦運的回憶。

新書發表會上被點名上臺致詞。(呂明蓁提供)

那段婦運前輩對性別平等教育的在地實踐,在元貞老師的回憶錄中,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吟轉折的敘說裡,我讀著讀著,像坐雲霄飛車般,在這高低起伏的事件中迴旋著。原來,我現在能理直氣壯參與的女性組織,曾有著這麼輝煌曲折的創立歷史。

是以,本期季刊的總編輯序,我僭用了元貞老師的書名為題,用婦女新知基金會的歷史串起臺灣在地女力的展現。理由有三:首先,是因為我們這一期在談社區女性的生命力:有專題企劃的社區與部落女力、特別企劃的臺灣女里長專題,以及女性與環保議題的社會倡議;這就是「眾女成城」的展現!再者,是我想藉此主題向元貞老師致敬。潛居花蓮的她,幾年前曾不辭辛勞的到臺南來,和葉菊蘭女士對談她們在性別平權倡議的路上一路走來的點滴。她們的對談補足了我那些年因為不在臺灣,沒有能親炙婦運在臺灣發展的遺憾;最後,是編輯群的一點私心,是一種對季刊做女力的串連與期許,在副總編輯姜貞吟接任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之際,季刊百期將近之時,就著元貞老師的婦運來時路,就我們記憶中的女力點滴,拾綴現在處處開花的社區女性生命力,以為傳承之誌。雖然,在短短的序中,無法周全,但也算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那個時代:婦女新知,是性別平等教育的啟蒙與延續

1982年,元貞老師與一群關心性別平等的姊妹淘,為了實現喚醒婦女自覺、爭取婦女權益、推動性別平等的理想,創辦了「婦女新知雜誌社」。1987年底,婦女新知雜誌社改組成立「婦女新知基金會」,繼續在婦女運動的議題上扮演開拓和倡導的角色,逐步改造體制和性別文化(婦女新知基金會,2022)。1988年,婦女新知基金會舉辦「全國民間教育會議」,針對國小、國中教科書檢視其中所帶有的性別偏見與歧視。當年,我是小學的菜鳥教師,這個行動對當時的我影響甚大,有如醍醐灌頂般的,讓我開始大量的吸收婦女新知雜誌的知識,每每讀到頻頻點頭共感。檢視教科書裡的兩性刻板印象自此生了根。後來,婦女新知基金會扮演著國內婦女政策推動的火車頭,遊說立法、推動婦女參政,培力婦女參與公共事務。

盛世:90年代風起雲湧的女性組織力量,從兩性走入性別多樣性

婦女新知基金會訂下1991年是「婦女法律年」,主要是因為當時的《男女工作平等法》(現《性別工作平等法》的前身)以及民間團體民法親屬編修正委員會的成立。隔年(1992),從法律的倡議,走向鼓勵婦女參政。1993年,一群性別研究的女學者,成立「台灣女性學學會」。當年女學會的前輩們批判大學軍護課程性別角色的刻板分工,要求廢除軍護課程,讓高中的家政與工藝課程,可以開放讓男、女學生自由選修。我記得,同年,也是「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的成立。1994年「女書店」創立。這期間,臺灣同志也開始集體發聲,用邊緣性別族群尋找自我認同及連結。1996年,推動婦運的彭婉如老師遇害,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火速通過。1998年,《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2004年更名《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同年,「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成立。為弱勢同志提供社群支持的力量,也開始同志人權的倡議。多面向的婦運進展:從女礪到女力,從兩性到性別

從90年代到世紀之交,許多婦女權益倡議機構紛紛成立,從民間到官方。婦女新知基金會在2000年也成立原住民婦女小組,關懷原住民婦女議題。2002年,前述的《男女工作平等法》以《兩性工作平等法》的名稱立法通過。婦女權益在職場受到法律的保障。2004年《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本季刊也正式更名《性別平等教育季刊》,邁入性別平等教育的階段。性別平等教育,就是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季刊這些年在專題的規劃,就是在這樣的目的上,反覆季迴的嘗試引導大家尊重並肯定性別平等。

總覺得,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好像拔河一般,在婦女權益、兩性、性和多元性別間不斷穿梭來回。當覺得有點進展時,好像又要回到女力,去看見那些顛簸,那些進展,然後再充電、再出發,再長出力量,繼續前進。回顧季刊歷年以婦女/女性在地力量為題的相關專題:第22期的「婦女與勞動」、52期的「我是你們的姊妹──新移民女性的聲音」、72期「社區大學的女力與性別」、76期「HerStories」、78期「女性與領導」、92期「媽的力為校苦力」、93期「SHERO無界」等,再到本期,看見女性(含都會、原住民、客家、新住民等)在社區的力量,用女性勞動、社區工作、親職母職、女性領導、婦運研究、女力繪本等議題,提醒讀者性別平等教育的初衷。我們繼續努力!

《眾女成城:台灣婦運回憶錄》書影(呂明蓁提供)

參考文獻

  • 婦女新知基金會網站 https://www.awakening.org.tw/ 李元貞(2014)。眾女成城:台灣婦運回憶錄(上)(下)。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