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 / 性別平等「愛」好好教
大學生性別教育推廣團體
性別平等教育給我們的一堂課
我們是一群對性別議題感興趣的大學生組成的性別教育推廣團體,我們針對東部 一所偏鄉中學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四次以性別為主題的實踐課程。該校的學生組成多元,有閩南、客家、原住民等族群,家庭型態也各異,單親、隔代教養比例也高於城市學校。課程主要有四大主題,「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角色」、「家庭型態與分工」、「性別氣質」,課程結束後,我們以「給XXX的一封信」為主題,蒐集學生對課程的迴響,並邀請五位自願者進行焦點訪談,深入了解學生們的課程感想與收穫。實際參與到中學性別教育現場,讓我們有不少體會與心得,本文彙整了我們的課堂觀察與教學反思, 希望對讀者們有所幫助。
從家務分工教學看見主流家庭的迷思
在「家庭型態與分工」中我們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請學生抽取不同家庭型態(含三代同堂、重組家庭、同志家庭等),依照不同人數與性別的家庭成員安排家務分工, 該設計目的為增強學生在傳統家務分工上性別平等的概念。有學生分享「在家裡做家事的都是媽媽」,而我們接著回應:「那其他家人呢?」該學生說:「家裡就只有媽媽一個(大人),我們(兄弟姊妹)也會幫忙做家事。」我們這才意識到課程預設的家庭型態多由雙親家長組成,卻忽略單親或隔代家庭在家務分工的不同經驗與實作安排。
在備課時,有團隊成員指出「幫忙」一詞預設家事為特定家庭成員的責任,傳統觀念多認為這責任落於女性,這與課程核心「家事是全家人的事」衝突。雖有事前討論, 實際進行時,主要帶領者們仍舊多次提及,讓我們體認性別意識形態是如何滲透日常生活,影響我們的想法、態度和行為。儘管修習相關性別課程,但從小被內化的觀念無法完全抹除,無形中影響我們的言行與舉止,成為慣習。課程帶領者或老師若在教學過程中未能意識到習慣的性別刻板用語,學生耳濡目染學習下,將可能複製、強化性別偏見,甚至歧視。對於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培養性別敏感度,進行自我覺察與反思,是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能力之一。
被視為玩笑的性別霸凌
課程亦討論性別霸凌,我們運用時事影片呈現霸凌造成自殺的嚴重後果。透過課堂互動,發現班上有小團體排擠與霸凌的狀況,有些同學甚至使用復仇性言語,指責被霸凌者是自己活該,也有人認為自殘的人是為了博取更多關注。學生觀看性別霸凌影片時神情多半嚴肅且認真,但在延伸討論時,部分同學卻將攻擊性言論或是行為詮釋為玩笑,不認為可能造成傷害。再細問同學玩笑與霸凌之間的界線,學生說:「(接收者) 感到不舒服就是霸凌。我也被叫娘娘腔過啊!但是我才不在乎他們。」我們觀察到受害學生在面對霸凌發生時,會自我暗示告訴自己,大家只是在開玩笑,不是霸凌,而忽視霸凌事實。
「給XXX的一封信」環節中,有學生匿名在信件中寫道「霸凌者都不知道受霸凌者的痛苦,這群人(霸凌者)也該被霸凌看看」。課堂中同時向同學介紹可運用的管道和資源,像網路通報、求助老師或家長等方式。當我們提及可向班級導師或學校其他教 師求助時,課堂氣氛卻降到冰點,部分同學甚至露出厭惡與鄙視的表情。面對導師的介 入,學生解讀是找麻煩,感到不以為然,也有同學表示,老師處理相關事件時只針對特定學生,缺乏公平公正的原則和態度。
我們忽略同學與老師、家長間信任關係的重要性,師長在霸凌事件中的角色十分關鍵,是否能成為同學們願意訴說的對象?是否能夠妥善處理事件?單方面處分不但沒有 讓霸凌者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檢討自己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認為是受害者自作自受, 同時教師也需關注受害者與旁觀者的狀態,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避免學生產生 「以暴制暴」的想法或更多的衝突。
被消失的性教育
焦點團體訪談時,學生分享自身或親友曾遭受性侵害,學生們表現出屢見不怪的態度,令我們感到驚訝,更體認性教育的不足與重要性。我們觀察到國中學生普遍對性好奇,但在發生性侵害時卻不知如何面對、無法及時尋求幫助,甚至出現檢討受害者的態度,種種顯示在教育現場性教育不該缺席。
一開始我們與校方共備課程時,由於雙方對於「性教育」內涵的理解不同,受限於時間壓力以及校方權威,也基於尊重校方立場以及雙方合作關係,我們刪減同志和性教育相關內容,也無性自主權、身體界線以及性教育等重要議題。但隨著課程進行與焦點訪談的深入,種種跡象皆表明性教育對於中學生的重要性,也是他們日常可能會面對的真實情況。
參與焦點團體的學生中,有同學遭同儕性侵害,經了解校方早已知悉此事,但對此事件的回應消極,也只是告知我們團隊已交由縣府處理,並希望我們不要再深入參與此事。事實上,受害者與相對人現在仍然同校,碰面機會高,放學後也難走出共同的生活 圈,即便當事雙方已不再交談,但這對受害者而言亦是一種折磨,訪談裡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悲傷與無助,這讓團隊心疼不已,但我們卻甚麼也幫助不了孩子,這種無力感讓團隊低迷了好一陣子,久久不能釋懷。*
* 教育部註:任何人知悉學校未依法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事件,均可向主管機關提出檢舉
性侵害案件在法庭上為了保護受害者而避免當事人雙方見面,在審理時將空間隔開,我們不理解為何縣府與學校未能以此方式保護孩子。同時,我們發現因為耳語傳播, 其他學生都知道該事件,顯示雖有保密的原則,但實際上成效不彰,受害學生也表示並未感受到事件被妥善處理,處於高度缺乏安全感以及對校方不信任的狀態。學生所分享被性侵經驗,讓我們意識到,提供同學們可以求助的管道只是第一步,他們更需要持續的支持、陪伴和信任。
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
校方在課程開始前,曾明確表示不希望納入同志教育與性教育議題,一是避免家長反對而向學校申訴,二是認為國中學生過早接受性教育會間接鼓勵他們嘗試性行為。校方的反應,呈現出在性別教育的大傘下,仍有被視為較為禁忌、不可碰觸的議題。
學生表示對於課程內容大多清楚明瞭,也認為自己擁有性別平等意識,但經由課程觀察發現,他們的性平意識僅止於「字面」與「教科書上的正確答案」,生活上依舊存在刻板印象或實際作為上未能尊重他人。同時我們發現不僅在國中生,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同樣缺乏性別敏感度,如何讓落實性別平等不只是口號,並沒有想像得簡單。
教育現場不僅藉由正式課程對學生造成影響,很多時候非正式課程更是學生社會化的重要場域,若老師或是性別教育帶領者的性別敏感度低,透過言行舉止,可能會複製、 強化二分的性別框架。透過與學生對談的方式,滿足學生對於性別的好奇心,了解相互 尊重的重要性,若相關性別團體或學校老師、校外輔導團體等,在課堂中以「性別」做 為課程主軸教學,並透過實作方式改善學生對於性別知識與行為之間呈現的矛盾,教導同學們將性別平等帶進生活中做出實質改變。
結語
經過了這次實踐課程,我們發現校方對於性別教育的態度,大多是顧慮到家長意見, 這也反映多數家長,甚至是主流社會對於性別教育的立場,將性教育、同志議題視為禁忌,避談「性」、「性向」,彷彿如此這些議題就不存在,這種態度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隱患。比起孩子,家長們更需要性別教育,或許不是不願教導孩子,而是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因此如何藉由其他管道的倡議和持續教育,增進整體社會對於性別平等相關議題的認識,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像是邀請家長一同參與性別相關課程,消除家長的疑慮後,便可減緩教學自主權被家長左右的困境。另外我們也在課程中用實質數據與真實案例來破除社會迷思,進而推動性別平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