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 反思「兩小無猜」事件
楊佳羚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2015年秋,我在瑞典進行跨國研究案,正好也協助勵馨基金會與蘇芊玲教授執行「兩小無猜案件處遇執行之跨國分析比較」,負責瑞典個案(蘇芊玲等,2017)。在我訪談瑞典性教育協會、隆德市政府教育局人員及社工、高中老師、小學校護時,所有人一聽到臺灣青少年的合意性行為會因為家長的不支持或實務現場規定的24小時通報規定而進入所謂「兩小無猜案件」之程序,都跟我說:「這些『案件』中的青少年一定很辛苦!」
以青少年為中心的性教育
前述這些第一線人員的回應,正體現了瑞典性教育(或是所有教育)的重要精神―以青少年為中心。
瑞典是全世界最早實施義務性教育的國家。在《可以真實感受的愛:瑞典性教育教師手冊》(Centerwall、瑞典國家教育部,劉慧君譯,1998)中提到,瑞典性教育強調「要讓所有人都看得到自己」。教師可用此檢視是否在性教育的內容設計與教學過程中都涵納所有人,例如學生中可能有人已有性經驗、有人是跨性別或同志、或有人因宗教背景認為不應避孕,都應在教學內容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經驗且不覺得自己被貶抑或責怪。當性教育貼近學生經驗時,才能在社會道德或規範與青少年的實際生活現實之間搭起橋樑,而非只是教師一昧說教而讓青少年覺得遙遠。
在瑞典性教育協會出版(Swedish Association for Sexuality Education)《性的地圖》(Sex på kartan)這部影片裡,描繪了教師的性教學課堂:老師談及性生理、性的不同樣態(如男女生的自慰也是性行為的一種、同性或異性的性或不同性姿勢)、讓學生練習使用保險套、談事後避孕丸,短短28分鐘的影片包括了聯合國全面性教育談的面向。影片中也穿插學生的性幻想,以及兩個學生在家「性嘗試」的片段──在性的初體驗過程中,男生掏書包掏很久才找到保險套成為影片中的笑點;最後因為女生覺得痛而「沒做完」。像這樣的影片正反映了「第一次」並非總是順利,性行為也不一定要「做完」,而需要詢問、關照彼此的意願與感覺,並隨時「喊卡」。這就是貼近經驗,具體呈現何謂「身體自主權」與「積極性同意」,同時呈現學生在其中的不安或困擾的範例。
支持「性」主體的體驗
瑞典性教育還強調「人終其一生都是『性』主體(sexsubject)」。在《可以真實感受的愛》一開始,就用了7歲皮雅的故事呈現小小孩之間的表白;瑞典國寶級作家林格倫最後一本兒青小說《強盜的女兒》則是向11歲孩子的愛情致敬。這些故事都呈現小孩或青少年的感情世界,也顯示出大人如何認真看待這些「稚嫩」的感情。
瑞典性教育認為,「性決定」必須建立在充分的資訊或知識上,除了學校性教育,地方也設有「瑞典青少年諮詢中心」。以隆德市為例,它提供12到22歲的青(少)年性資訊,讓青少年可以安心到此諮詢。我在先前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楊佳羚,2017)簡介瑞典性教育諮詢中心的文章就提到,我到中心要約訪談那天正好是瑞典「篝火節」的週末過後。在篝火節瑞典人會堆放很高的木堆生火、慶祝,許多年輕人會一大早就帶著酒在會場開喝,之後的週一就出現「酒後亂性」的年輕人到中心諮詢。我訪談時跟助產士提及這個現象,助產士說:「對啊,這些年輕人真的太棒了,十分自我負責!」這種完全支持的態度,正是讓青少年願意走入中心的原因。
我也詢問中心的助產士是否曾遇過父母不諒解他們提供青少年性知識或諮詢服務。助產士說,她們通常會請父母回想自己年輕時,想想是否會因為受阻撓而停止性的欲望與探索,以此讓父母同理青少年的感覺,並成為支持青少年的大人。
性行為同意年齡規定的目的
瑞典性同意年齡是15歲。我所訪談的與青少年工作的第一線專業人員都會談到「性行為同意年齡」(以下簡稱:性同意年齡)規定的目的。他們強調,法律之所以規定「性同意年齡」,主要在防止該年紀以下的小孩成為成人性剝削的對象,但不是禁止該年紀以下的小孩有性探索。因此,第一線專業人員在面對有性探索或性經驗的青少年時,會認為這正是「性主體」的正常表現。由於對法律有這層認識,在第一線人員與青少年深談後,除非出現令人擔心的情事──如這樣的性或關係涉及非自願或暴力,或是青少年出現身心健康受影響的狀況,第一線人員才會「基於擔心而通報」,且通報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資源進來,而非像臺灣通報後,往往成為雙方家長互告的狀態,或讓青少年及家長要面對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調查的壓力,而讓原本「無害」的青少年親密關係與性,成為事件中所有人受傷害的來源。
在臺灣,許多人看待「法規」時,並不會深入思考規定背後的理由。例如我們會直接跟學生說「法律規定性同意年齡是16歲,就是這樣沒有為什麼,所以你們在16歲之前不能有性行為」,而沒有任何談論「性主體」、「性探索」的空間。又例如,我們為了防止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被「吃案」,而在相關法令中規定第一線人員在察覺「疑似」有性騷擾或性侵害時,必須在24小時內要通報。但這個「24小時內通報」設計的原意在實務現場並沒有被落實。常見的狀況是像「師對生」這類有權力關係的案件往往不會被立即通報──亦即,「吃案」狀況仍舊發生,但最沒有權力的學生,反而成為徹底落實此規定的對象,而讓許多青少年在探索性與親密關係時得不到大人的諮詢與支持,也使得有心支持青少年的第一線人員因為「要通報」而不敢與青少年深談。
反思臺灣性教育
我認為,「以青少年為中心」、「肯認青少年(及所有人)是『性』主體」,以及提供青少年性諮詢與支持,正是臺灣性教育需學習之處,也是我們在思考兩小無猜事件相關修法時,必須建置的配套措施。
在臺灣,很多大人都不敢跟孩子談及性教育,一方面因為自己過往並沒有得到好的性教育及相關訓練,另方面則擔心「越教越鼓勵」。但其實跨國研究已證明(Lerman,朱恩伶譯,2003),在落實性教育的國家,其人民平均第一次性行為年齡並不會提早,且青少女的懷孕率反而低。
當大人有此擔心時,其實正因為這些大人離經驗世界太遙遠,而忘記在性與親密關係的探索過程中,許多人都跌跌撞撞需要累積經驗與學習,也必須面對自己的自尊自信、安全感、及「表現焦慮」等自我議題──例如擔心自己不符合美貌或陽剛的標準、因為缺乏自信而在關係中委曲求全、或害怕社會對男女的雙重標準會讓有性欲的青少女被指責,而青少男可能也在同儕壓力下擔心自己不夠「正常」或被嘲笑。因此我們更需要在學校教育中,提供學生們更多性資訊與討論,並在他們受傷或脆弱時,知道有人會支持他們。
性要怎麼教?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曾邀請《可以真實感受的愛》作者Erik Centerwall來臺進行工作坊,之後也將工作坊內容轉化為《性要怎麼教:性教育教師自學手冊》(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03)。以其中「四個角落價值澄清法」為例,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認為什麼時候可以有性行為」,教室的四個角落分別代表四個答案:「你情我願」、「穩定關係」、「結婚後」、「其它」,選擇該答案的同學則要走到該角落,與選擇同一答案的人共同討論自己為何如此選擇。
我在這個活動的實際教學經驗中,往往選擇「穩定關係」那組連何謂「穩定關係」都無法有一致的定義──例如對許多學生而言,超過兩週就很「穩定」了;有人則覺得「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才叫穩定。且在性別課堂中,常會出現一個現象―─選「婚後」的人會說:「我就是比較保守啦」,顯得有點慚愧地走向這個角落。此時我就會提醒,這四個角落沒有是非對錯或價值優劣之分,因為它是個人的「性價值觀」,是自己相信或認為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因此,選擇「你情我願」的不能嘲笑「婚後」組「落伍」;而選擇「婚後」的也不能指著「你情我願」的說:「社會就是因為你們才會性泛濫與道德敗壞!」
此外,我還會請學生想想:萬一自己交往的對象跟自己在不同的角落,這時兩人該怎麼辦?或是,現在的自己選擇「婚後」,但萬一到了30歲還未婚,那要再繼續守貞下去嗎?以這些延伸問題讓學生思索在關係中如何做性溝通與協商、以及個人性價值的變動可能。
當我對不同年紀的學生進行這個教學活動時,我都會問他們,之前是否有人問過他們這個問題、是否曾想過這個問題,結果答案常是否定的。如果我們不讓學生有機會澄清自己的價值觀、沒有得到充分的性資訊、不曾練習堅定表達與溝通協商,如何儲備學生在滿16歲時,有性行為同意之能力?
多年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曾發行《青春水漾》這部影片,試圖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如女主角會探索「敏感帶」、男主角對「性」也有不安)、談男女自慰、保險套、其中也隱約出現女同志戀情,甚至也想透過女主角的母親談中年女性的情欲,這部影片在校園巡迴放映時,常見大人們出現不安,但學生卻覺得「沒什麼」或覺得有趣,而與映後座談講師有諸多交流。我曾向一位邀請我在期末週會到校放映座談這部影片的學校承辦人員建議,我先跟全校老師討論這部影片,如有機會,甚至可以安排至親師講座談本部片,這都會讓性教育或相關影片放映更順利、校內老師也才能更持續與學生談這個議題。
我認為,教師可以先從這些影片、書籍儲備自己,再選擇自己自在、可掌握的性教育教材。而瑞典性教育強調的「讓所有人都看得到自己」、貼近學生經驗及「不帶價值判斷支持青少年」是重要的守則。期盼我們能發展出更多貼近學生經驗、符合聯合國全面性教育精神的性教育課程,不但可成為「兩小無猜事件」修法的重要配套措施,也能以性教育儲備青少年性決定的知能。
相關教學資源
・大覺企劃製作股份有限公司(製作人)、傅天余(導演)(2011)。青春水漾[DVD影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青春水漾Shallweswim?」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allWeSwim/?locale=zh_TW
*關於《青春水漾》引發之討論與回應,詳見莊淑靜(2011)從《青春水漾》談性教育工作者的期待與焦慮。
參考文獻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03)。性要怎麼教:性教育教師自學手冊。女書文化。
莊淑靜(2011)。從《青春水漾》談性教育工作者的期待與焦慮。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6,114- 119。
楊佳羚(2017)。瑞典青少年諮詢中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0,108–115。
蘇芊玲、楊佳羚、陳靜平、李心祺、許靖健、王淑芬(2017)。兩小無猜跨國際法律與處遇分析比 較。社區發展季刊,159,450–461。
Centerwall, E.、瑞典國家教育部(1998)。可以真實感受的愛:瑞典性教育教師手冊(劉慧君譯)。 女書文化。(原著出版於 1996 年)
Lerman, E.(2003)。青春嘿咻 ‧ 安全寶典(朱恩伶譯)。女書文化。(原著出版於 20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