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vzabw1cclbowj2bj5 1a

行動代號 525 — 「我愛我」

教育現場/部落中的性平教育

陳奕彤|慈濟大學學生

現在,轉頭看看你的左鄰右舍,我們的身體和其他人長得一樣嗎?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身體,所以我非常喜歡它,我的身體是全世界最特別和最珍貴的寶藏,所以我要保護它。

緣起:身體界線誰說了算?

根據兒童發展的歷程,6歲以前的孩子會逐漸發展出身體和性別的概念,在接近小學一年級時開始建立「自我」概念,在小朋友對「自己」和自己的「身體」有著基本認知的時候,便很適合培養他們對身體自主權和界線的敏感度。

小學一年級的我寫過一張印著身體正反面的學習單,說明欄寫著「請圈出身體不能被觸碰的部位」,我是位惜髮如命的人,每天都想著要綁什麼樣的髮型到學校,多年後甚至買了好幾本編髮教學書,當時7歲的我一接到學習單,就馬上把「頭髮」給圈起來,連名字都還沒寫上去。

「這個部位不用圈,趕快拿回去訂正。」「為什麼啊?」「什麼為什麼,錯了就要訂正啊。」「不是,我是問為什麼不能圈頭髮?為什麼啊?」「趕快去。」

老師好像把這張學習單當成數學作業了,要寫出和解答本一樣的數字和計算過程,那我是寫錯單位還是加法加錯了呢?錯誤的答案需要訂正,可是怎麼連我哪裡做錯了也不告訴我呢?等不到老師的解惑,最後只能抱著疑惑默默抄解答本假裝自己懂了。

啊!我懂了!年幼的我懵懵懂懂地建立了不正確的觀念,以為身體自主權的意思是: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有決定權。

記憶中的學習單(作者自繪)

大三時系上有堂性別教育的選修課,李雪菱老師在課堂中向我們展現了教導性別教育的方法,其中「從偶像劇中看見性別」以及「身體界線、自主與權力」的課程令我最印象深刻,前者檢視了戲劇中隱含的性別角色,後者以批判反思性騷擾生命敘事的方式進行,在課堂的尾聲老師居然也提到我小學時寫過的學習單!當時,大學老師不以為意的說:「這叫『阿呆學習單』啦。」

我愣住了。

確實,將身體的主觀感受限制在對與錯的二分選項裡,是非常奇怪的教育方式,不僅剝奪了學生自我覺察的機會,更直接否決了學生的感受,直到現在我依舊對「頭髮是錯誤答案」這件事耿耿於懷。聽著大學教授淡淡地批判了這份學習單,我心想:「也是,一張有正確解答的身體界線學習單,真的很阿呆……」

叮咚,您單點的「復仇的機會」已經在路上囉!

學期末,李老師培訓我們前往小學進行性別教育創新教學,我和組員們選擇挑戰小學一年級,由於該班的小學導師提出的課程需求是「身體自主權」和「尊重」,此一需求評估引發我兒時被小學老師「糾正」的回憶。真是天賜良機,我正好可透過這次的創新教學的機會,認真地檢視曾經受過的性別教育,並且構思出一個更好的教案。

規劃:全面性教育觀點下的需求評估

設計活動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活動對象的年紀真的太小啦!小學一年級正是躁動又容易分心的年紀,專心到分心之間不過3分鐘,課程內容必須足夠有趣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不僅如此,深入淺出的簡易化課程內容,可以幫助低年級的孩子更容易理解,結合了「有趣」、「直接」和「互動」等幾項標準後,我和組員們想到了最原始卻又最有效的方式──情境演練。

不過,單純的情境演練太過無聊,我們將情境演練改裝成「互動式」,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學童可實際參與,臺上臺下的互動,也可以有助於大家感受身體自主的概念可以如何建立。我將自己對身體自主的性別敏感度融入小劇場,靈活的戲劇,使我們得以控制並左右主角的決定和故事走向。

「情境演練」的目的是為了讓小朋友在換位思考後能將情境套用到自身經歷;「互動式」則能提供和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歷程,在為主角煩惱和提供方法的過程中,他們會將自己投射進情境中,以自己為主體去思考該如何應對問題。

我們設計了四種情境,內容分別是:「喜歡親我的姑姑」、「說我很乖的老師」、「公園遇到的姐姐稱讚我很可愛」和「鄰居叔叔好像很想要抱抱」,由教學者先當主角,當主角遇見令他困擾的情境時,會向臺下的小朋友們呼救。小劇場演出後,我們讓時光倒流,第二次,主角再次經歷相同的情境,臺上的教學者轉而以問答方式,要求小朋友運用他們想到的方法來應對劇場中身體界線的難題。

執行:情境戲劇中啟發學童思考

「1、2、3、Action!」

小朋友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投入在情境中,在主角向臺下求救的時候,他們揮舞著雙手,殷切的期盼被臺上的主角選到。

「跟姑姑說你不喜歡被親,讓他改用握手的!」

「你可以跟老師說不想被摸頭,但可以High five就好!」

「要告訴姐姐你不喜歡這樣子!說你討厭被碰臉!」

「那可以握手就好啊,為什麼一定要抱抱?」

「拒絕他!!!!」

「不喜歡就要跟對方說!」

臺下的小朋友們成為了解決主角困擾的英雄,各個抬頭挺胸自豪的不得了,比起解決問題,這些小英雄們其實有著更加厲害的地方──「尊重」與「鼓勵」,他們尊重主角的個人感受,並且鼓勵主角誠實的表達困擾,給了主角千百種方法讓他拒絕不舒服的觸碰,不管是面對熟識的親戚、敬重的老師或是公園遇見的陌生人,只要主觀認為不舒服就必須讓對方知道。

情境戲劇結束後,我讓小朋友們觀察坐在身邊的同學。我說:「我們的身體和其他人的長得一樣嗎?」他們大力的搖頭,非常誇張地將身體像個不倒翁一樣晃來晃去。我故作神秘小聲地說:

「對啊,我們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身體,因為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非常喜歡;我想要好好的保護它,不管是陌生人、好朋友或是家人,只要我們不喜歡,就必須告訴對方我們的感受,只有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才能真正的保護它。」

小朋友們各個「當真」起來,這樣謹慎的神情放在他們稚嫩的臉孔上顯得格外有趣,「所…以…」我深吸一口氣,擺出一副要宣布天大消息的表情,小朋友各個伸長脖子並且將耳朵側了過來,深怕錯過了什麼重要的消息。

「抱抱自己吧!」我誇張的將雙手環抱自己,小朋友們露出詫異的表情,雖然搞不清楚狀況,卻也跟著我一起環抱了自己,我接著說:「抱抱可愛的自己,怎麼會這麼帥氣?怎麼會這麼美麗?這世界上就只有這一個身體喔!實在是太特別了!」,原本以為這麼誇張會惹人嫌棄,沒想到小朋友們也一臉陶醉的抱著自己左右搖晃,這情景真的是太可愛了,就像草地上隨風搖曳的小花朵們。

「來,跟著我喊一次:『我喜歡我的身體,所以我要保護它!』」我擺出了超人的姿勢用力喊著。

「我喜歡我的身體,所以我要保護它!」小朋友也跟著大喊。

「再來一次!『我喜歡我的身體,所以我要保護它!』」我又喊的比剛剛更大聲點。

「我喜歡我的身體,所以我要保護它!」臺下的小朋友們聲嘶力竭的吼著,臉都因為用力而脹紅了。

修正與省思:525我愛我自己!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性別教育好像都是以嚴肅或小心翼翼的方式進行,我不曾想過性別教育可以是輕鬆好玩的,若想將複雜的概念用輕鬆的方式帶給學生,會需要不少時間來構思和策劃,看著臺下小朋友們的熱烈反饋,我的內心在驕傲之餘卻又感到一股忌妒,原來上課時可以大吼「我愛我的身體!」,原來身體界線是自己說了算,想著小時候如果有遇見這樣的課程不知道該有多好。

課堂後的回饋時間,小朋友們表示他們非常喜歡情境演練的部分,我也有感受到他們在這項活動投入了高度的注意力,情境演練後的學習單時間就顯得特別興致缺缺,果然與學校常規課程差異較大的活動內容,會比較引起他們的興趣。

回顧個人以往的經驗,發現教師們習慣用負面的方式去教導學生,保護身體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被人傷害,但如果用正向的方式,那保護身體的原因也可以是因為太喜歡自己了;這次的活動中,我們強調的不是「不要讓人碰你的身體」,而是強調「我喜歡我的身體」,讓小朋友去看見自己、擁抱自己和接納自己,這樣的上課氛圍是愉快又自在的,雖然訴求是一樣的,但一個是建立在對人的不信任感,另一個則是建立在對自己的高度認同,過程上也有著極大的差異。

我相信利用正向的方式去引導和建立觀念,才會在學生的心裡扎根,教學者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在這次的經驗,我回顧了自身經驗,發掘其中的問題,並在設計課程時不讓問題重現,小朋友的熱情回應宣告著這次的行動成功了,525「我愛我(自己)」讓我嚐到初次就成功的美好滋味,而我深信在這條漫長的路上,525僅僅是個開端。

圖 / Magda Ehlers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