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vtnuen1myhwqelk5naida

理解他的理解 ──從學童回應反思性別與社會工作

教育現場/部落中的性平教育

李芳瑜|社會工作師

當教學者在黑板上寫下月經,臺下一位小學三年級的男孩遮住眼睛,並語帶掙扎的說「我不要看!我不要看!太噁了!」

究竟,男孩為何會覺得月經很噁心呢?

李芳瑜社工領著高年級的孩子討論「月經」。(李芳瑜提供)

性別與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距離

時間回到5、6年前,那時候的我還只是一名社工系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對性別的概念相當陌生,因為在我所受的社工教育裡,性別課程並沒有在課程名單中,僅有少數與性別相關的課程(如:婦女社會工作、家庭暴力社會工作等),會稍微點到性別之間權力不對等的狀況,整體的課程設計著墨於性別的部分,還是較為片段及缺乏。這現象不只出現在我所就讀的學校,相關研究(廖美蓮,2009、2012;廖美蓮、王紹樺、李靜怡,2009)也發現,社工專業教育課程中,相當缺乏性別,再加上教師本身是否具有性別意識將影響授課內容,學生也可能因為修課領域未受到性別觀點的訓練,而導致往後在服務上,缺乏性別的思考和處理,如此「漏洞」讓我開始向外尋求學習性別的機會。

在教學觀察中,理解他的理解

真正開始進入學習性別領域,是因為被一篇圖文並茂的臉書動態所吸引。這篇動態是李雪菱老師分享她到小學和四年級學生談「青春期」,當中有老師的教學與觀察,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提問與回饋開啟了我的好奇心。我開始回想,小學的我在性別上經歷了什麼?於是,我主動跟老師提出想透過教學觀察學性別,除了固定跟著老師到市區小學進行觀察,有幾次我也跟著老師進到山區、鄉村小學進行教學與觀察。過程中,學童有時露出專注的眼神聽課,有時害羞靦腆的在耳邊小聲的提問,有時像是要把天花板掀開一樣得尖叫回應,有時緊閉雙眼、摀住耳朵盡可能迴避教學內容,有時候也會做出「動作」表示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教學與觀察之前,老師總會提醒我們「理解他的理解」:不輕易覺得自己完全懂得孩子們的提問,可以在不一定很聽得懂的時候,問問他,是什麼意思。幾次的練習後,我慢慢發現不同年級的學童問的問題對應著他們的發展,也透露出他們的生活,我總覺得這個道理就像社工教育裡常常提醒我們的「人在情境中」,這些年來我嘗試從學童的回應,反思性別與社會工作之間的關係,也更進一步從學童的回應理解背後的故事。文章一開頭的故事,就是在我一次教學觀察中,一位「坐立難安」的男孩告訴我的:

男孩:「月經很噁心。」

我:「為什麼月經會噁心?」

男孩:「因為『那裡』很噁心。」

我:「『那裡』是什麼?」

男孩:「女生的下面。」

我:「為什麼女生的下面很噁心?」

男孩:「我看過,很噁心。」

我像偵探一般,想要找出讓他想要趕緊下課,離開課程的原因。經過幾次確認之後,孩子告訴我,在他幼兒園的階段,上高中和國中的哥哥會在房間用電腦看A片,在旁邊的他就直接看到了。這件事讓我大受震撼,也讓我一直放在心上。如果每個人都能學習「理解他的理解」,嘗試更靠近一點去聆聽學生的語彙,更貼近一點去理解學生的生活脈絡,這樣的一個小動作、小片刻將勢必對教師的性別平等教育品質有所提升。如果未來我成為社工,因為有這樣的訓練,我將更能與案主一起工作(work with),與案主共同開創更適切的處遇。

課堂中孩子的回饋,有的是性別認同的煩惱,也有的關於性幻想的訊息。(李芳瑜提供)

性別與社會工作處遇的距離

針對上述事件,以下分成「訊息來源」和「處遇」兩個部分,簡單說明社工可能如何介入。

訊息來源:如果我是學校社工,我可能比起學校外的社工,更有機會得知這訊息;如果我是學校外的社工,學校端若未覺察、無進行通報,我也將難以進一步處遇。

如何處遇:這考驗著專業養成教育中缺乏性別概念的我們,是否具有性別意識進行處遇?無論是學校社工,或是學校外的社工,大多數能做的是三級預防中的二級,在風險高時降低風險,或是三級,在問題發生後盡可能將傷害降到最低。回到「人在情境中」,並且基於兒童權利,我們要釐清「為什麼這個男孩會在幼兒園階段,和哥哥在同個空間裡看到A片」。敘述這個事件的過程中,他所使用的語彙是負向的,情緒的反應是噁心、不安的,這些訊息都需要以脈絡化做更細緻的理解。

我們都知道,性別教育的目的就是期待能降低、減少,因為不瞭解性別所造成的歧視、偏見、暴力等。然而,這個男孩在小小年紀,在沒有人為他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前,已提前接觸到不適當的性,而排斥教學者所提供的正當性別教學。這無疑是不適當的性,帶給他的衝擊與難堪的經驗,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性暴力,以及精神暴力,造成這個事件的緣由。或許,與兩位哥哥脫離不了關係,但我們需要更全面性的理解,包含為什麼哥哥要看A片?為什麼男孩會和哥哥在同個空間裡?家庭的空間配置是如何安排?

這些問題不僅只是我對這個事件的提問,也包含對學校、家庭、社工、社會在進行性別教育上的疑問。我們應該如何共同建立起全面性的性別教育網絡,讓每個孩子免於遭受這樣的困境,或是在面臨這樣的難題時,有足夠的資源保護自己。

願性別教育成為每個人的能量

我很感激在教學觀察中,學童帶領我聽見他們的聲音、看見他們的世界。這一路的教學觀察中,我藉由他們慢慢開啟了我的性別之眼。從學校畢業後,我曾短暫的擔任承辦性平業務的社工,也讓我持續反思,社工的專業養成教育裡,有沒有可能再多一些性別思考的訓練?社工的工作有沒有可能在處遇之前,往前走到預防?

因為惋惜社工專業養成教育的課程裡缺乏性別,因此我在承辦專業人員的性別意識培力課程時,盡可能以多元的形式(如:電影賞析、桌遊等)彌補這部分的缺失,使社工和其他專業人員覺得,性別研習不是只有枯燥乏味的法條,學習性別也可以很有趣,性別無所不在。

社工有三個直接工作方法:個案社會工作、團體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無論從社工專業教育或是工作內容,會察覺個案社會工作的比重似乎大於其他二者。曾幾何時,社工會做倡議、宣導,可惜當代的社會工作環境,讓社工們較難有餘力突破個人擴大至結構。但當我們服務個人時,很難忽略社會對個人的影響。性別也是一樣,從教學觀察的這個事件,看見整體社會對於「性」的視若無睹,甚至避而不談,一層又一層的規避,無形中對男孩形成了「傷害」,因此才讓我警覺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參與李雪菱老師在偏鄉小學推動的性別教學志願服務,促使我大學時期就能在教學觀摩與實際教學中探究性別教育。(李芳瑜提供)

社工有三個直接工作方法:個案社會工作、團體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無論從社工專業教育或是工作內容,會察覺個案社會工作的比重似乎大於其他二者。曾幾何時,社工會做倡議、宣導,可惜當代的社會工作環境,讓社工們較難有餘力突破個人擴大至結構。但當我們服務個人時,很難忽略社會對個人的影響。性別也是一樣,從教學觀察的這個事件,看見整體社會對於「性」的視若無睹,甚至避而不談,一層又一層的規避,無形中對男孩形成了「傷害」,因此才讓我警覺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這個「傷害」會不會為時已晚?我衷心期盼這件事能讓所有人知道,性別教育是有能量的,這樣的能量是可以儲存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無論什麼時候。


參考文獻

  • 廖美蓮(2009)。看學生,看課堂現場-再思社會工作教育之性別意識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26,339–349。
  • 廖美蓮(2012)。性別與社會建構:初探社會工作系學生性別意識形塑。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50。
  • 廖美蓮、王紹樺、李靜怡(2009)。多元文化與性別: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27,15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