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kot 8vl5f Slab7bpijw

家長的子女學校參與:實踐多元價值的可能

專題引言

梁莉芳、唐文慧

梁莉芳,現為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唐文慧,現為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

本期專題企劃命名為「媽」的力為校苦力:多元家庭與家長的子女學校教育參與,紀念幾年前甫過世的加拿大女性主義教育學家 Alison Griffith 和高齡仍寫作不綴的社會學家 Dorothy Smith 合著的 Mothering for Schooling 一書。這本書從她們作為單親媽媽的自身經驗出發,探究當代的教育體系、性別社會關係與勞動市場的安排如何共構、相互作用,形塑她們的母職經驗,包括自責、愧疚和挫敗交織的感受。這本精彩的建制民族誌著作,經由呂明蓁、林津如和唐文慧三位學者合作翻譯、審訂,中文版本《母職與學校教育的拔河》得以出版。中文書名的討論經多方腦力激盪,在當時由南部女性主義學者共組的建制民族誌讀書會中,「媽的力為校苦力」曾被提出作為可能的選擇。直白的翻譯,鮮活地指出學校的每日運作,仰賴的其實是家長們所付出的勞力、心力和情感工作,多數是孩子的媽媽。但他們無償的工作,經常不被看見、重視,甚至不被價值。

本專題的兩位主編是社會學者,也是媽媽,唐文慧老師與我用不同的方式參與(或不參與)孩子的學校教育,企劃構思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經驗以及研究的觀察。專題目的主題,從學校賦予身分的「志工家長」開始,擴及不同形式的家長參與,顯見的或隱形的,同時,嘗試納入處於不同社會位置的家長經驗,包括:同志、單親、勞動階級、原住民、身心障礙者等等。藉由這些家長們的具體經驗,我們期待能邀請大家一起反思當代臺灣標準的家庭意識形態( 都會、中產、異性戀、漢人和雙親)如何限制我們對於家庭的想像,進而排擠和邊緣化非主流家庭。原本應該達到機會與資源重新分配的教育現場,卻成為了複製各種社會不平等的場域,對於特定群體的家長而言,他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勞動和心力,協助孩子順利的上學,以及照顧孩子因汙名和被排除的經驗而受傷的情感。

唐文慧的論文〈志工媽媽「現象」〉闡述強調家長參與的學校教育政策和方向,背後預設的是彈性、高度性別化的勞動力,不僅造成無法參與之家長的壓力,也再製和強化親職性別分工的不平等。林允霏和黃珮婷的論文,分別從勞動階級單親爸爸和肢體障礙者母親的立足點出發,討論學校體系與教育現場缺乏對差異的認識和理解,使得缺乏資源的單親爸爸和不符合「標準」的障礙者媽媽,在實踐親職與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這些經驗反映出標準的家庭意識型態如何影響家長們日常的親職實作。胡郁盈的文章〈成家之路〉,清晰地論述以異性戀核心家庭為標準的家庭定義,如何限制同性伴侶家長的生養子女和親職實作。同性婚姻的法制化雖鬆動一男一女的異性戀婚姻基礎,但我們需要解構標準家庭的單一圖像,讓更多承受汙名的、被問題化的、邊緣的家庭和親職經驗,被主流社會看見和肯認。

除學術性的小論文外,本專題規劃系列的經驗分享,藉由非主流親職實踐的書寫,這些家長們不僅直言他們因為性別、性傾向、族群身分等,在參與子女學校教育過程中遭受的困境,更指出他們如何發展策略和學校權威互動、倡議他們重視的性別或是族群文化等價值,甚至改變學校制度環節的安排。如同唐文慧在〈志工媽媽「現象」〉一文提出的,親職實踐不只是個人經驗,更需要被放在更大的社會脈絡下檢視和理解,親職實踐雖受到結構限制,但個人的能動性亦能創造出行動和改變的可能。在〈給說故事的志工的叮嚀和提醒〉一文中,諶淑婷分享看起來短短的晨光時間,透過繪本我們或許能開啟孩子對閱讀的興趣,或許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或許能讓平日覺得自己被排擠、與大家格格不入的孩子,在故事裡找到安身之處,包括那些不符合主流性別規範和期待的孩子們。

現今的教育制度的設計與安排,需要大量志工家長的人力和參與,讓學校的日常運作更加順暢,校園志工的存在有其歷史,但長期以來缺乏明確的規範。響應網友們的連署,教育部於去年訂定〈校外人士協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或活動注意事項〉,規範志工的資格、訓練、工作範圍和權利義務等等,確保家長的參與不能只強調熱心,而必須以保障孩子的利益為核心原則。

最後,藉由本專題,我們想邀請讀者一同反思校園志工制度、鼓勵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政策方向,以及鑲嵌於其中的不平等。再向前一步,我們又要如何創造更友善、多元的校園環境,納入不同家庭和孩子的經驗,看見並回應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