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gejkelmyzdo2mtmo0msha

新知 40,滴水穿石──婦女新知基金會 40 周年感恩茶會側記

性別新知 II/ 閱讀性別的數種方法

撰文 / 陳逸(婦女新知基金會培力部主任)、整理 / 李采寧、范家瑛(婦女新知基金會志工)、圖 / 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2022年是婦女新知40歲生日。1982年一群關心性別平等的朋友,為了喚醒婦女自覺、爭取婦女權益、推動性別平等的理想,著手創辦《婦女新知雜誌社》發行刊物跟舉辦活動。1987年解嚴後,為進一步開發社會資源、團結婦女力量,乃籌募基金60萬,立案為「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已邁入40年的新知,至今持續在多項婦運議題上扮演開拓和倡導角色,並以提倡和監督政策、遊說立法、推動女性參政、培力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等作法,逐步改造體制和社會結構。

「新知40,滴水穿石」感恩茶會,以推動的議題歷程回顧與展望作為主軸,呈現倡議行動的點點滴滴,「滴水」猶如婦女運動40年歷程中的各方努力,才能鬆動堅韌如石頭的父權體制,象徵憑藉眾人之力以「眾女成城」達成目標。性別平權上的經營,如滴水穿石一般,不僅影響法律層面的改革,更得以滲透到生活各層面當中,實踐性別平權的理念和想法。

我們特別籌備老照片特展,並邀請婦運前輩們來到現場。見到大家精神不減,彼此關心聊聊近況,或看見照片中年輕的身影,分享經驗,帶著我們緬懷曾經並肩前行的夥伴。一個40歲的組織,從誕生、走過狂飆青春,如今則邁向更成熟自信的中壯。

奮鬥:40週年老照片特展

婦女新知長期累積運動的照片、影片、書籍跟雜誌通訊等史料,我們選擇老照片當作「新知40、滴水穿石」茶會佈置的核心主題。老照片特展是由新知志工與工作人員協力完成,以婦運老照片和社運發生的場景做今昔比對,透過時空流轉的視覺呈現,帶出新知婦運史漫漫長路上各種變革的重要意義。工作小組精心整理出25個議題,寫成短文搭配照片,對篳路藍縷推動改革的各界夥伴與支持者,致上最大敬意。

婦女新知 40 週年老照片特展

感動:緬懷婦運先鋒

這些年,婦運前輩的離去,是最大的不捨。緬懷婦運前輩為茶會揭開序幕,螢幕首先出現的是彭婉如女士,曾任新知秘書長、董事的她,推動女性參政不遺餘力,努力推動民進黨黨公職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影響各政黨推動婦女參政。接著是鄭至慧女士,她與李元貞等婦運先鋒於戒嚴時期創辦《婦女新知》月刊,早期聚會以至慧家為主要場地,為女性主義思想及運動開創先河,培養女性主義新血。最後吳嘉麗女士,長年致力於性別平權,創辦女科技人學會,是新知長期戰友。我們前輩們為新知及婦女運動的與貢獻有她們的,持續為性別平權奮鬥。

回顧與展望:婦湯蹈火,婦運🅑🅘🅝🅖🅞

今年感恩茶會,除了「年度工作報告」與大家分享新知2021年倡議,我們也設計了小遊戲 — — 「婦湯蹈火!婦運🅑🅘🅝🅖🅞」回顧40年來前輩們在婦權道路披荊斬棘。婦運賓果遊戲邀請照片的前輩上台,解說照片的歷史意義和背後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這場活動感恩茶會的高潮,來賓無一不專注地聆聽台上的分享,也讓當天下午在感人故事與漫漫笑聲中渡過。

1. 鄧如雯案開庭

第1張抽到鄧如雯案的開庭,當時辯護王如玄律師:「那時候開庭,法官第一句話就說:『這種案子(殺夫)一定無期徒刑、死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你們為什麼要接這個案子?是想出名嗎?』」這席話出自當時審理鄧案的法官,羞辱王律師和同為訴訟代理人的羅瑩雪律師,顯示當時對家庭暴力的不理解與漠視。鄧案無疑地是臺灣的家庭暴力法制定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家暴防治法推動的關鍵案例。1993年該事件發生後,隔年新知開始倡議家暴議題,動員大量資源聲援,社會各界表達改革的必要,促使政府正視家暴議題,1995年委託婦女新知進行家暴專訪研究。1996年,現代婦女基金會提出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在不斷努力下,家庭暴力防治法終在1998年通過,打破法不入家迷思。

2. 民法親屬編修法萬人連署

第2張抽到尤美女律師講述1994年新公園民法親屬編修法的萬人連署動員照片。尤律師身為當年民法親屬編修法小組召集人,藉由照片和大家分享修法時歷經的艱辛。她說,民法親屬編修法是繼修改男女工作平等法(現為性別工作平等法)後的第2次修法運動。如果男女工作平等法的修法精神為「女人從私領域走到公領域」、「女人自己制定法律」,那民法親屬編的修法,則代表女人重新掌握自己的婚姻、獲得應有的地位與權益。民法親屬編的修改,主在保障已婚女性的財產權,讓夫妻財產能更合理使用,也讓從母姓的條件更寬鬆,「妻子」與「母親」的身分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和尊重。

3. 《玫瑰的戰爭》首映會

接著抽中的是2001年《玫瑰的戰爭》紀錄片首映記者會照片,由賴友梅導演主講。《玫瑰的戰爭》紀錄4個性騷擾個案的抗爭,以及當事者如何面對自己的傷痕和陰影。賴導演說:「這些個案在受到侵害後,無論是原本的職務、或者內心受到的傷害和痛苦,直到現在都是無法恢復的。」賴友梅是《玫瑰的戰爭》的策劃人之一,她曾任婦女新知秘書長、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長期致力於性平教育推動。在和這些個案接觸過程中,她看見這些女性的勇氣:勇於向不義抗爭、勇於爭取自己、勇於面對內心脆弱,以及和自己和解的勇氣。臺灣在反性騷擾、反性侵害的議題發展許久,經歷許多遺憾,她期許唯有活在於法、於公都尊重身體自主權、性自主權的社會,每一個個體才是真正的自由。

4. 《優生保健法》連署

下一張照片由顧燕翎老師談推動《優生保健法》連署歷程。顧老師分享近期美國大法官推翻《羅訴韋德案》、愛爾蘭2019年放寬墮胎法、巴西的墮胎權之爭等。墮胎合法化的推動,在全球被視為迫切重要且尚須持續爭取的女性生育自主權。1971年衛福部草擬優生保健法時,社會仍有許多反對聲浪。反對方認為人工流產規定,會造成女性的性氾濫,女性擁有生育自主權。目前雖已有健保給付產檢及生產費等保障,但對於避孕及墮胎等議題期許多從女性身體自主權出發,保障女性生育自主權。

5. 推動女性參政

第5位黃長玲老師談婦女新知基金會如何推動女性參政議題。她從1999年「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入憲」的公聽會講起,以及婦女保障名額如何入法的歷程。性別專責機構的設立,2003年由新知與女學會、婦全會推動,呼籲中央設立一級性別專責機構。她說:「2012年行政院性別平等處上路之前,臺灣58萬公務員中,未有一位公務員的主要職責為推動國家性別平等政策。性別都只是兼辦業務而已。」目前雖已設有性別專責機構,但是2020年新知還與婦女團體們,聯合抗議內閣改革應達三分之一性別比例的訴求,說明性別平等不是當選了一名女性總統就能解決的。女性參政與性別主流化涉及觀念與制度改革,進程緩慢。

6. 不要叫我外籍新娘

第6位是夏曉鵑老師分享移民議題的耕耘,照片是2007年9月的遊行,沒錢沒身分行動聯盟要求廢除婚姻移民須提出財力證明才可歸化取得身分證之規定。2002年時值婦運百花齊放期,婦運內部的差異有很多討論,其中深受關注議題即為外籍新娘/移工的倡議與正名。2002年夏老師加入新知開拓組,拓展跨越族群、階級等議題。2003年舉辦外籍新娘徵文票選活動及正名運動。同年,新知與直接服務機構合作,串連其他團體召開記者會推動移民法規修法。政府單位也做了一系列的更名歷程:從外籍新娘到外籍配偶,再從外籍配偶到新住民。她表示修法得來不易:「這是老娘們20幾年來的推動才得以擁有的權益!」

7.性別平等教育

第7位是蘇芊玲老師談性平教育,她說:「1987年基金會成立後,陸續推動許多議題,不管修法或立法,如果觀念未變,所做的可能都只流於形式。」1988年開始從校園著手,檢視國小教科書關於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內容,並出版手冊巡迴演講。1994年,數10個團體推動四一〇教改遊行,行政院在這股壓力下,設立教改會。1996年彭婉如女士遇難,隔年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是臺灣首次將兩性平等教育納入各級學校,成為教育政策。另外,蘇老師表示近年看見年輕男性展現出願意學習不同的面貌,感到喜悅,但同時社會厭女與仇女聲音仍猖狂著,有待大家繼續努力。

8.性別工作平等法

第8位是曹愛蘭女士談《性別工作平等法》之推動。她提到1987年國父紀念館事件,當時國父紀念館的女員工都需簽「單身禁孕」,以及「年滿30歲便須離職」的不平等工作契約,迫使許多女員工不敢結婚與懷孕,深怕因而失去工作。類似事件頻傳,促成新知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在回顧2001年她時任臺北縣勞工局長時,通過拒絕性騷擾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緊接著隔年立法院即通過《兩性工作平等法》,納入性騷擾防治規定,讓女性在工作權上有基本保障。這些演進促成工會、女性職業團體等的福利,慶幸今日《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施行,讓我們擁有漸趨性別友善的工作環境。

9.婆婆媽媽法院觀察團

最後一位是資深志工督導方麗群談志工培力。已在新知服務24年的麗群,分享1998年「婆婆媽媽法院觀察團」旁聽家事庭法官審判家事案件的經驗。她提及新知婚姻家庭法律諮詢專線的接線志工大多非出身法律專業,所以觀察團的推動一開始走得有些辛苦。法官在裁定的過程中,起初也不了解志工在現場聽審判的緣由與效果。觀察團的運作方式是每星期由兩位志工一組到法庭上觀摩,回來後再提出對法庭的觀察與交流,之後逐漸理解法官如何審案,對法律的審判更有概念。她認為志工們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去看待事情,才有機會學習與聽見更多聲音。

「婦湯蹈火!婦運 🅑🅘🅝🅖🅞」活動手卡

滴水何以繼續穿石

婦運前輩們、支持者們40年來匯聚出來的行動與能量,從來就不是幾張街頭照片、修法歷程照片所能道盡的。1982年揭開的新知婦運之路,不論是概念推廣或倡議行動,對性別政策的發展影響深遠。婦女運動從原本街頭上的體制外社會運動,邁向體制內法律修訂跟制度建制,滴水何以繼續穿石,是來自很多人的參與、不同團體的投入與實踐,性別不平等的高牆才得以陸續敲碎。婦女權益與性別平等的未來展望,是你/妳、也是我們的持續。


「婦女新知基金會」臉書:
https://zh-tw.facebook.com/awakening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