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ucxptu3 0alpvl4hl7qxq

從父權中鬆動:子女從母姓的選擇權

總編輯序

呂明蓁 / 本刊總編輯

接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編輯的第2期程,應該駕輕就熟。兩手掌心搓搓,以為自此蓄勢待發,再衝8期。但臨到出版前,連部長的發行人序都來了,我這個小總編輯序卻難產了。東摸西摸,甚至還上網買了一堆營養培土,打算在研究室陽台種花,但……

就是不想動筆。

瞪著電腦螢幕,不禁滑起季刊的FB,看著上升的按讚追蹤數與讀者的留言。留言中,仍不乏對性平教育有意見的人,也不確定這些人是否真的有看季刊,他們控訴莫須有的事,像是支持同婚就是反對傳統婚姻,像是甚麼現在支持三男兩女也能結婚……。對他們的邏輯及想像真的是敗得五體投地,白眼都不知道要翻到哪個海洋去。究竟「性別平等教育」教的是什麼?答案其實已載明於《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條:

本法第17條第2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及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防治教育等課程,以提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本刊作為教育部的機關刊物,最重要的目的在於,向教師、學生及社會大眾傳遞符合國際趨勢及國內期待的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是人權,更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價值,不應該被用似是而非的概念來扭曲。

秉持季刊應傳遞適齡適性的性平教育內容,我們廣邀各領域專業性平學者把關季刊的每一篇文章。也為了提升季刊的可讀性與易讀,在編輯群、美編與設計師的幫忙下,我們自91期開始為季刊換上新裝──四色彩印並根據各期主題設計封面主視覺,還適時做了後加工,如94期使用洞洞書方式向讀者介紹CEDAW、CRC與CRPD,一窺人們在疫情下的表象和困境;97期的刮刮樂刮出女性在社區的樣貌。我在91期編輯序提到,我希望我們的改版可以為讀者們獻上美好的視覺饗宴──讀性別,也好好收藏性別的風景。

很高興,我們做到了!

圖 / Freepik / Pikisuperstar

新的階段,新的期待

在部內長官的支持下,我們有一點貪心的想望,期盼可以帶給讀者更友善的閱讀形式及環境;也就是說,我們期待每一個人(含不同障別的障礙者)都能夠有機會閱讀到季刊,「看見/聽見」季刊作者的聲音。

過去,季刊多以學術規範,規劃撰稿格式與編排格式。許多繁瑣的引述,註腳和參考文獻等,有別於一般民眾的閱讀模式。此外,文章內文引述的括號、註腳、參考文獻,也干擾我們的視障讀者──特別是,視障朋友透過報讀軟體,很難聽懂季刊的篇章。

緣此,在近百期之際,我們將規劃更動季刊的徵稿須知。我們期盼每一位作者能以最平實近人的文字,將註腳說明融入正文;文章一樣動人,但更便於讀者親近性別友善及平等的觀念。我們知道,這對投稿作者來說,這是一項挑戰;但對讀者而言,能貼近「做性別」的所思所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

此外,季刊也將迎來一些轉變,在這裡跟讀者分享:

一,推動符合「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2.0版」的季刊電子書平臺,建立一個數位無障礙環境,提供視障朋友接觸當前性平教育的實踐與國際性別新知的友善平臺。

二,搭配未來季刊電子書平臺的上線,我們會研擬一本符合現行無障礙環境近用發展階段之編排手冊。該本手冊內容將輔助後續季刊圖文內容便於轉換成可報讀的純文字內容,在研發過程中,亦邀請相關專家提供建議。

三,擇選並更新具資安機制的季刊連結列平臺(https://gender-equity.soci.vip)。在新的平臺上,讀者不僅不受到垃圾訊息的侵擾,更不會受到惡意軟體攻擊,可以在不同裝置上快速、安全地瀏覽季刊所有社群平臺的最新動態。

四,我們將催生季刊第一個線上廣播節目。編輯部正在緊鑼密鼓規劃節目內容,接洽合適的主持人,集思廣益性平主題,以美聲傳遞性平概念與相關故事。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很期待與主持人、季刊讀者一起迎接這項新的體驗──隨時隨地「聽」性別。未來上線之際,會再向各界大力宣傳,期待大家的支持與指教!

從母姓:以真實的生命經驗鬆動律法與觀念

小時候的我喜好寫作,常投稿報章雜誌。那時很流行使用筆名。我有點忘了當初是什麼原因讓我用了母親的姓氏來命名,現在回想似乎是,一來母親是我在成長過程中最為親近的人,我想與她有所連結;二是「呂」的發音在國小常被取笑。在那個到郵局去用支票領稿費不用看身分證的年代,刻個筆名印章就可以領到現金是個自己一直很自豪的秘密。那個筆名跟了我非常久,一直到了大學畢業在升學補習班任教,才在負責人要求下改回父姓藝名,走跳江湖。多年後,我在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課堂上,分享了性別習俗傳統的性別平等刻板,提到了民法親屬編的重大轉變。學期末收到了一個學生的心得,她感謝我在課堂上告知這個資訊,讓她提起勇氣去戶政事務所改姓,從母姓。她說,因為改姓,也順便為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宣晴。

從那天起,她宣示,從此生命中的每一日都是晴天。

臺灣的姓氏從屬父或母的議題,是一段值得紀錄的 — — 性別抵抗傳統父權的進程。在婦女新知基金會及婦運界前輩的努力下,自2007年5月23日之後,子女從姓規定有重大變革,由原則從父姓,改為得從父姓或母姓;2010年4月30日,立法院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案,自此成年子女擁有姓氏選擇權。2016年,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策畫,由當時的理事長彭渰雯主編出版了《歡喜從母姓》一書。渰雯以自己家庭的親身實踐為經驗來號召大家,牽引出23個「從母姓」的真實故事。我在拿到書後,細細品味那其間,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的書寫,每看完一個故事,就必須放下書,想像一下作者當時有的,可能不得已的處境,還有面對了、放下的釋然。這本書的籌劃期間,渰雯還成立了臉書社團,給有心從母姓或是對從母姓這個行動有話要說的家庭與個人更多相互支持的力量。直到今日,這個議題似乎是渰雯一輩子的研究議題。

99期作為季刊新一階段的初始,編輯群想紀錄這個臺灣性別平等史上的重要革命,述說民法親屬編修改前後如何與臺灣各性別的生命經驗交織。於是不做二人想,又邀請渰雯來擔任主編(註:其實渰雯已經在97期為我們帶來臺灣女里長的專題),規劃「姓氏的性別政治」專題。本專題共蒐羅8篇專文,有從母姓的行動者、改從母姓的實踐者、社會學者、律師、法學教授等,討論國家姓氏議題由法律的變革及其對傳統社會的影響,並激起更多我們對於「姓氏改革規則」的想像。今日的姓氏行動已漸漸鬆動固有的傳統姓氏文化,打破傳統文化對於姓氏用以傳宗接代固化結構、撕下以姓氏作為「血脈相承」的標籤。孩子藉由認識姓氏的性別意涵,可以思索:我是誰?我與家人、家族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讓孩子在校園裡藉由議題的討論與交流,認識日常涵蓋許多性別平等的議題,便可以讓孩子們體會──性別平等的多元價值就在你我的行動裡。從父姓?從母姓?你想跟誰姓?其實父母都是一樣好。

鬆動姓氏(名)也包括原住民族正名與族群身分認同

在做從母姓專題的同時,我想起同一年(2007)年〈姓名條例〉第4條第1項針對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也做了一次相當大的修正:「臺灣原住民姓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但在此之前,原住民族正名之路其實走了漫漫的一段歷史路,從1984年一群原青組成「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開始,1991年發起了正名運動(正山胞之名為「原住民」)、1994年憲法增修條文正名為「原住民」、到1997年修改為較具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至於原住民族各族個人,若要恢復傳統姓名,則是到了2007年才修法可用漢名並列族語拼音,或單列漢字音譯族名,或漢字音譯族名並列族語拼音。推動「原住民族文字單獨登記傳統姓名,不再並列中文音譯」則是到了今(2022)年4月才由立法院提案修法。

前陣子我的好友,阿美族紀錄片導演MayawBiho(馬躍.比吼),來到國立臺南大學演講。很多人都知道他早年的系列「請問貴姓」紀錄片是推動原住民找回原名的運動。在2001年恢復原住民身分之前,他已開始使用這個名字發表作品。Mayaw,在阿美族語的意思是守護在月亮旁邊的一顆星星。我知道馬躍近年來除了開辦全美語(阿美族語)幼兒園外,還參與策展。他的策展作品與其他加拿大、臺灣原住民一起在臺南市美術館展出,名為:「生存/抵抗:臺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在他的展區,13個稀釋原住民的方法,有兩塊分別寫著「馬躍」、「比吼」的獎牌陳列其中,頗耐人尋味。馬躍在為我們的導覽時自嘲,在那天的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唱名:歡迎「馬躍」導演上台,歡迎「比吼」導演……,他就這樣硬生生被「一分為二」。

姓氏與名字的組合,是每個人獨特的代表。除姓氏外,命名也承載著許多意義。我們本想在本期專題中也能有原住民族命名(含原漢都原二代改母姓、原民身分加分議題)、新住民二代及同志家庭二代的姓氏決定經驗,但及至截稿前都無法找到願意書寫的作者。本期雖然無法深入探討每個人的姓名傳統,但我們參考了2018年政府公布的〈全國姓名統計分析(107年)〉與〈原住民姓名登記及羅馬拼音相關說明〉,設計可多元組合方式的貼紙,所以,請大家回到對封面的想像,由您動手,由您決定,在第99期的封面上創造屬於自己的姓氏(名)樹。

專題主編彭渰雯今年接受婦女新知基金會與台北廣播電台合作的節目「性別新知週報」節目專訪,從「歡喜從母姓」一書談起。podcast連結在此:從生活看性別|https://pse.is/4qnm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