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7lnyua4vwlwhhl50dxs2w

編輯室札記

圖 / pexels / karolina

助編李耘衣

季刊跨百期之後,我們迎來一個沈重的主題,談白恐、談人權、談這之中的性別。我負責的特別企劃是寫臺南女中的南蠻女孩的成長敘事。這讓我重新審視自己20年多年前高中生涯。是的,壓抑!我當然記得同學因穿運動短褲進出校園,而被訓導主任羞辱斥訓,她是我們班上最開朗的女孩,那天的晚自習,她卻趴在桌上無法停止哭泣。同樣在二八年華,早慧的南蠻女孩選擇在朝會集體褪下黑裙,抗議服儀制度與規訓,她們在被消失歷史中找尋線索,指認的校園的不義遺址,她們選擇不再沈默!

季刊總編輯呂明蓁老師,我們稱她Meg。Meg關心多元文化、性別平等、人權教育…各項公眾議題。她也身體力行,並帶著季刊團隊與議題碰撞。自91期開始,季刊增加了人物專訪,寫專訪稿往往讓編輯們陷入挑戰,只能撓頭練筆。101期,她找來李凈瑜,於我,寫凈瑜的專訪稿是帶著疼痛審視我對白恐集體創傷的一扇窗。我謝謝Meg,她讓編輯用最直接的方式成長。

助編郭汶伶

101期,是季刊首次以性別視角直視臺灣歷史之殤「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此前,季刊在85期曾以「戰爭、傷痕與性別」,觸及猶太大屠殺、臺籍慰安婦,不只討論性別視角重視戰爭暴力下的女性創傷,也提供相關教學資源與教案,其中不乏教學心法與策略,讓各學級教師、學生認識、省思不同國家的歷史創傷。

若從臺灣戒嚴體制來看,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所造就的並不只是戰爭創傷,尚有政治暴力創傷、性別創傷等種種創傷面向,是個人的,是家庭的,也是臺灣社會。面對這樣的歷史議題,有許多青年學子、教師反身回顧,亦起身行動組織起來,用短講、工作坊、走讀等形式,碰觸傷痕的紋理,一步步轉化成具性別、人權、地方觀點的教案與實作。

很高興季刊有這樣的機會,與這些夥伴相遇,並一起製作這期專題。也歡迎大家一起閱讀,細讀性別視角下的歷史人權教育的實踐。

助編張桓溢

儘管困難,以性別視點重省白色恐怖的國族敘事、政治論述乃至創傷經驗,仍是必要的一步。這或許是關於轉型正義的轉型正義:重新「發見」那些隱微的性別時刻,並以此探勘國家暴力如何以其多層次的「陽剛機器」,作用在每個抵抗、受難或僅僅是旁觀的個體上,從而使我們忽略了歷史的複雜性。

在記憶與經驗的負數處,考古複數的記憶與經驗。我想,這便是本期季刊所企圖實現的。如果它力有未逮,但願它仍能夠照亮一些未被看見的幽暗,在所有您感覺挫折、困乏或憂傷的時刻,為您帶來一點力量──還有人走在性別平等與轉型正義的路上,還有人關注著您正關注的事情。

助編葉萱萱

當機構想要從自身出發,推出一個議題的發聲平臺,他的視野必然帶著包袱與局限,當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也不會是個例外。

雖然這麼說,但在這些編輯的日子裡,看著編輯室夥伴們在一次次的彙整揀選中,盡可能的將視角延伸,從專家學者的研究到議題現場的前人回顧,除了在地經驗,也有國際趨勢,能夠嚴肅,但也穿插了輕鬆的專欄。

當季刊的主軸「性別」遇上臺灣的人權歷史,性別不再只是生理上的指涉,更回到了機構的行政角色與態度。如何看見國家背後的陽剛與消失的女性,都能讓我們更從臺灣的歷史中,透析出從這些意識澆灌下,所長出的性別概念到底是什麼。

但願本期作為一個起始,讓更多人看見資訊的源頭,最後將這份對議題的探索,化為個人的能動。不需要多巨大的行動與認同,只要從閱讀與認識開始,當你成為這個議題的已知者,那我想,通往人權與自由的旅途,已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