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呂明蓁/本刊總編輯
這一期性平季刊,我們定調在人權與性別,而且是過去臺灣人聞之色變的白色恐怖(白恐)時期的性別──「穿越濃霧的人:她的白恐記憶與見證」。很感謝李淑君老師首肯擔任本期專題「白色恐怖的性別面面觀」主編,從性別的視角帶領我們去探看那時的女性受難者的遭遇,包括:直面牢獄之災甚或丟失性命的政治受難者,以及因為親人受難,雖然沒有直接受害但也套上無形枷鎖的「獄外之囚¹」。
[1]由許雪姬主編、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的《獄外之囚》,一套3冊,以政治受難者的女性家屬為對象進行口述歷史研究。
廣義來說,白恐時期應該是自1949年四六學潮開始,到1992年刑法100條修訂,言論思想自由獲得立法保障後²。這40多年的時間,足夠橫跨臺灣的數個世代。我這個5年級生真的是從出生到接受完高等教育都在這個時期。但,身在其中的我,一開始對此卻是無感的。小時候的記憶是從飯桌上大人不斷告誡不能黑白說話開始,到每次寫完作文總要被檢查再檢查,看看囝仔人有無不當言論……。國高中時期因為住在當時的省府所在地,軍公教人口幾乎占9成以上,整個新村就像是個世外桃源(還是應該形容化外之地?)一般,出門去玩連屋門都可以不關不鎖的。當年印象最深刻的,轟動一時的新聞報導是,一位號稱美麗島戰犯的某人逃到中部,就藏匿在這裡。後來真的在我家社區附近被找到。及至上大學後,看著報章雜誌裡的各項社會倡議運動及鎮壓,長輩總耳提面命的告誡不得參與,恐嚇著舉例誰家的誰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2]四六學潮是指1949年警總在臺大及師大進入校園逮捕學生的事件。一般說來,白恐年代的開始是從該年5月20日發布《臺灣省戒嚴令》,在「臺灣地區」實施戒嚴開始,到1987年6月3日宣布解除戒嚴為止。
但那時期的我總是如耳邊風般的聽過就算了。我好奇的聆聽周遭同學間不同的聲音,大三時被中正廟廣場的活動和中國六四同時洗禮著;一邊支持著同學在中正廟的靜坐抗議,一邊在校園擺著攤,讓大家連署支援六四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我大量的汲取著資訊,就這麼一步步,在解嚴之後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去年(2022年)10月,從曹欽榮先生的口述歷史著作《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中隊及其他》改編而成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上映,我趁著授課的空檔受邀上臺北參與試映會。因為早早看過這本書,也曾邀請過其中一位受難者演講,所以對書上的張常美、黃秋爽、張金杏、陳勤、藍張阿冬和她的小孩藍云若、以及施水環等的故事耳熟能詳。造成自己在第一次觀看電影時,因為劇本及人名改編之故,有了些許擾動。電影及映後座談後,跟幾個過去女影的伙伴走在西門町的路上,忍不住就討論起周美玲導演的手法,還有自己的一些疑惑。後來,電影正式上映,藉由朋友的包場,有機會再看一次,還蹭著熱度以及季刊這一期要談這個主題的理由,加辦了一場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的延伸活動,邀請曹先生、美玲導演、當時的受難者呂先生,高中人權教育資源中心主任、還有時任台南新芽的嚴婉玲理事長一起來座談。至此,對我這個麻瓜而言,白恐時代的國家政治監控機制才真正的「立體」了起來。有了性別的視角,白色恐怖的拼圖似乎更完整了。白恐是我這個世代的軌跡印記,轉型正義是我們這個時代該做的社會運動與教育。作為性別平等教育的工作者,好好的介紹及紀錄女性在白恐時期樣貌,是向那個時代的女性致敬的方式。
本期季刊還想向一個人致敬,就是林淑雅。在101期季刊排版後即將出刊的時候,我失去了淑雅這個朋友。在那一場莫名其妙的高樓吊車掉到中捷軌道的事故裡,她,是唯一的亡者。那段捷運路線曾是我從高鐵站到臺中父母家往返必搭乘的。從那天起,我不停的問,為何是她?在臺灣為人權奉獻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好像,人權教育逐漸上軌道的時候,她就這麼驟然的離開。我好像也只能安慰自己,或許天堂急需要她去伸張正義吧!為了讓讀者認識她,季刊特地在本期緊急商請AI國際特赦組織的秘書長伊翎寫了一篇紀念文──〈終生實踐利他主義的人權典範:林淑雅〉。她的過去,您來不及知道,但,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好好的認識她。
另外,從本期季刊開始,我們編輯室的話不再只有總編輯的喃喃自語。副總編輯們、執行編輯、還有助理編輯們,想告訴讀者的話(推薦的主題或文章)都可以在編輯室的話裡出現。
季刊是大家的,我們正在寫歷史,從101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