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 / 性別與在地社會推展-社區女性培力
蘇芊玲|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銘傳大學副教授退休
緣起
5年前從教職退休,因緣際會下,桃園市愛筵社會服務協會找我擔任外部督導。愛筵協會位於桃園復興區,提供在地婦女各種福利服務,希望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耕。
過去許多年,無論是學校教學或民間團體參與,女性權益和性平教育一直是我投入最多的議題,有機會到原民部落和當地婦女一起工作,當然義不容辭。
桃園原住民與復興泰雅
桃園原住民約有6萬5千多人,居全國第3,僅次於花蓮、臺東,佔桃園總人口3.2%,其中阿美族最多,將近一半,其次是泰雅和排灣。平地原住民比山地原住民略多(55%),男女比例差不多。
復興區(昔稱復興鄉)面積有351平方公里,占桃園市總面積的七分之二,人口約1.2萬人,為桃園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居民多為泰雅族。從桃園市區開車前往大約50分鐘,我從臺北住家單程90分鐘,沿途山路曲折,風景秀美。
原住民女力培育計畫
2017年開始,我開始外督工作,每兩個月和夥伴們見面一次。她們先讓我了解復興區原民婦女的現況,經濟、就業是最大困境,其次是照顧、婚姻,還有醫療、家暴等問題。我則分享這20、30年來,臺灣在相關議題上各方的努力和進展,之後,我們再一起討論可行策略。
有感於許多與女性相關的議題彼此相連,環環相扣,根本的解方需要透過教育來提升女性自覺和性平意識,才能化為行動,改變現狀。愛筵的夥伴因此規劃了「原住民女力培育計畫」,向桃園市政府申請也順利通過。
2018年,第1年的「女力培育計畫」上路,我們決定從女性的生命故事切入。傳統泰雅是父權社會,重男輕女,女性較不受重視、聲音也不被聽聞。依性別分工,家庭和婚姻是泰雅女性從小主要的生活場域,也是影響她們人生最大的因素,我們因此決定邀請過去曾參與過愛筵活動的年長女性,來分享她們的婚姻和家庭故事,最後以繪本方式呈現成果。
這個計畫共進行8次,前面4次是焦點分享,後面4次是編輯作業。來參與的婦女們散居在不同部落,有些地方只有早晚一班公車,出來一趟很不容易;交通更不便的,則由愛筵夥伴開車接送。這些婦女們的生命經驗都極為豐富,但過去很少有機會好好訴說、分享,透過這個計畫,大家聚在一起,穿越時光隧道,讓回憶盡情翱翔,也因為彼此的情誼與信賴,深藏的許多往事也一一浮現。話匣子一開,常常欲罷不能。
4次的分享累積了龐大的素材,我們先做了初步整理,然後就如何呈現、怎麼編輯進行討論。因為是泰雅女性的故事,決定取名為《格內令‧巴萊》。格內令Kneril是泰雅語女人、妻子之意。
《格內令‧巴萊》以8個主題呈現泰雅女性的婚姻家庭生命經驗,分別是殺豬、提親、奉工、性與愛、媳婦角色、回娘家、同裘、入贅和通婚。
《格內令‧巴萊》
個人的生命經驗必須被放到更大的文化脈絡,更能彰顯其意義。檢視泰雅婦女的婚姻家庭經驗,貫穿其中的是在泰雅被稱為gaga的文化。gaga是泰雅文化的精髓,它廣泛運用在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以及日常生活之中,當然包括婚姻的各項習俗與規範。mkneril則是「真正的女人」,將gaga與mkneril結合,是泰雅對女性從小到老各種角色的規範與期待。
從性別平等的角度而言,傳統文化固有其意義,但因為時代變遷,許多傳統價值觀和做法需要被重新檢視、匡正與創新。我們針對每一個主題都設計了「老少相對看」和「性平小提醒」,既進行世代對話,也作性平檢視。
舉個例子,泰雅在各式慶典中都會殺豬,當然包括婚禮。殺豬,傳統上是男方主導、長輩決定,也由男性操刀,但時到今日,女性也被允許殺豬,新娘也有做決定的權利。還值得一提的是,男女若要分手,也會殺頭豬,以表達雙方和平分手、互不相欠,好聚好散。
《泰雅、性別與法律》
第1年的「女力培育計畫」在復興區愛筵辦公室進行,第2年我們決定轉移陣地,深入溪口部落。溪口部落離復興區大約20–30分鐘車程,我們以當地文化健康站(文健站)為基地。文健站由原民會成立,是原民同胞們平日聚會活動、資訊交流的場所。溪口部落文健站運作多年,凝聚了許多男女族人,長者為多。
第2年我們延續前一年的家庭婚姻主題,但加入性別法律的面向。近30年來,臺灣社會完成了非常多婦女/性別相關法律的修訂與新訂,是落實婦女權益和性別平等的重大成就,我們想要透過相關法律觀念和規定的介紹,來達成教育和培力的目標。
進行方式和第1年差不多,前面4次聚會由大家做分享。這一次,參與的有男有女,還有高齡90的耆老。許多時候,耆老會提供背景脈絡和文化詮釋。文健站有共餐,每次聚會都在美味的午餐中畫下句點。
第2年的成果選擇以4個主題呈現,包括:「名字怎麼取?」、「好聚好散」、「女兒分得到嗎?」、「要不得的家暴。」對應的法律是子女從姓、離婚方式、遺產繼承,以及家暴法。以子女從姓為例,泰雅傳統上從父姓,但依目前民法親屬編1059條規定,子女從姓已修訂為由父母/雙親約定,落實了男女平權。泰雅長輩過世,遺產也多由兒子繼承。比較特別的是,泰雅gaga文化中有不得打女人的規範,女性婚後若遭受家暴,娘家會先將女兒帶回,再請耆老出面解決。這跟過去漢人女性出嫁後,若在夫家挨打回娘家會被視為丟臉很不一樣。
《這棟大樓是爸爸媽媽蓋的》
前兩年的計畫,以復興鄉山上泰雅原住民為對象,第3年我們轉向平地原住民。如本文一開始的介紹,桃園的平地原住民多於山地原住民,以阿美族最多。主要原因是在1970、1980年代,臺灣經濟快速起飛,如火如荼地從事各項建設,急需大量人力,許多原住民因此從東岸原鄉遷移到西岸都會區,投入各項建設工作。因臺北物價高、居不易,很多人選擇落腳在鄰近的桃園。
當年許多年輕力壯的阿美原住民,攜家帶眷、呼朋引伴來到桃園,不管男性女性都一起投入建設工作,平日以工地為家,小孩也隨著父母在工地成長。這一本《這棟大樓是爸爸媽媽蓋的》紀錄她/他們當年的遷移和勞動足跡,尤其是女性的各種生活面向和多重角色,包括:勞動養家、照顧子女、從事家務,乃至投入公共事務等等,從這6個章節主題可以窺其大概:都市謀生去,落腳在工地;子女的教育,均等的權利;生命的韌性,多元的角色;自主的婚姻,女性來掌握;世代的接力,文化不斷線;以及自信的發聲,社會影響力。
第3年的參與者,年紀比較輕,其中還有幾個20多歲的年輕人,工地生活大多是她們的童年回憶,成長過程中也經常聽聞父母說起當年種種。她們因為生活在平地,和漢人的接觸機會頻繁,無論在學校受教育,或進入職場,都遭遇過程度不一的被歧視經驗。有個從事護理工作的婦女說,初進職場時,長輩給她的建議是,不要輕易開口說話,這樣別人就不會知道你是原住民!她說有好長一段時間,同事們以為她不會說話。年輕一代也分享了父母輩的矛盾,一方面激勵她們要有更好的表現為原住民爭口氣,另方面又刻意隱藏自己的原住民身分、不想被外人知道。令人感動的是,年輕一代在近年臺灣民主思潮的洗禮之下,漸漸找回了自己的族群認同,還牽引父母輩重新做了連結。
計畫特色與目的
3年的「女力培育計畫」進行得很順利,每次完成之後的發表會,都得到很多回饋與肯定。這個系列計畫,除了記錄原民女性的身影,培力女性之外,還有多重的目的,其中最大的是發展成性平教材,到學校或社區做教育推廣。也因為這樣,3本書都由兩位年輕女性搭配主題繪製生動圖畫,以繪本的方式呈現,讓大人小孩都容易親近和閱讀。
團隊的企圖還不止於此,這3本圖文並茂的繪本也是原民文化和語言教育很好的教材。每一年的計畫都邀請族語老師一起參與,由她/他們將完成的內容轉換成泰雅或阿美族語。第1年的泰雅語教材的教師手冊另製成附錄,第2年則直接在繪本中並列雙語,第3年除了雙語並列,還錄製了QRCode有聲書。
無處不教材
這個3年的計畫,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嘗試。在過程中,因為篇幅有限,許多精彩的材料必須割捨,譬如,第3本的對象是遷移到桃園的阿美原住民,但留在原鄉的阿美也有許多動人的故事,舉例而言,情人袋在年輕男女挑選對象和示愛時扮演的角色;有參與者分享了自己的祖母如何休了3個丈夫、實踐阿美的母性文化賦予女性的婚姻自主權,非常有意思。
我們都置身於一個比我們更大的世界之中,受到它的影響,性別體制即為其一,因此常會聽到「無處不性別」的說法。如果是這樣,我們也可以將之轉換成「無處不教材」。具體做法是,學習觀察、記錄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透過性別之眼加以檢視,再發展成可用的性別教材。譬如之前已有人完成的3冊《女性屐痕》或《25淑女墓》紀錄影片,都是很好的例子。
對性平教學有興趣的老師們,可以參考這個做法,就地取材,以學生生活周遭生活的人事物為靈感,引導學生透過各種方式,如訪談、戶外教學等方式,蒐集相關材料,經過再製,無論是用文字、繪本、圖畫、有聲書、桌遊等方式,變成獨特好用的性平教材。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具備多重的群體身分認同。這個計畫想要創造機會,呈現過去比較受到忽視的原民女性們豐富的生命經驗,從中探究性別和階級、種族、族群、城鄉、年齡等其他權力關係,是如何交織連結,造就出甚麼不同的現象。透過這樣的呈現,協助大家明瞭彼此的差異與獨特,進而達成彼此的尊重和欣賞,除了提升個人的性平意識和知能,也能一起協力改革尚不完美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