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khbp1kygs0cd3pknvxbhq

異地相遇的你我:期待成為我們

專題企劃/ 性別與在地社會推展-社區女性培力

圖文|游雅帆 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執行秘書、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博士生

有沒有一種視野,能讓我們了解生活的意義?有沒有一種知識能讓我們無愧彼此?有沒有一種獲致知識的方法能讓我們跨越巨大社會距離的區隔,讓人能辨識、理解與接納人我生命處境的差異,在更廣闊相連的生命視域中,集體創造差異共在的人間?(廉兮,2009,頁260)

豐田──大家的移民村

長期與東南亞移民姊妹相處,不管面對臺籍姊妹或外籍姊妹¹,都會問我一個問題:「跨國婚姻是「買賣婚姻」,你認為這樣的看法如何?」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議題,通常我會回答:「在臺灣哪件婚姻不是經過相互之間的盤算而來的?為什麼東南亞的姊妹的婚姻盤算就被稱為「買賣婚姻」?這是雙重標準。」新住民姊妹為了避免這樣的框架,必須用更多的言詞去證明:「我們真的沒有在盤算。」,尤其新住民姊妹在詞窮時,拿出存摺證明沒拿錢回娘家,這種因擔心被汙名而落入的處境,令人辛酸。女性在臺灣,男人要下娶,女人要上嫁,她們處在社會建構出來的文化期待、暴力符號之中。

[1]為方便書寫稱移民姊妹為外籍,臺灣姊妹稱為臺籍。

壽豐鄉豐田地區居住著閩、客、原、東南亞、中國等多元族群,大都有著島外、內多次移民後才定居下來的經驗。這裡有孩兒時跟著家人一起移動的阿嬤們,也有因婚姻而移入的東南亞、中國姊妹們,這一群女性相隔40多年來到豐田。她們的處境相似,阿嬤或跟著父親、先生、子嗣,家庭式的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來到;東南亞女性亦透過跨國婚姻,形影孤單、言語不通、飛行千里來到豐田。雖然移動的路徑與背景有所差異,但這兩群女性都有著因婚姻或原生父系家庭而移動到此地的經驗。因為三餐無以為繼,為一家人的溫飽,童養媳、養女、婚姻交換的劇碼在這一群女性的身上重疊上演著,充滿著訴說不完的童年勞動辛酸史。理應豐田的這一群女性,應是能彼此藉著生命經驗互相疼惜地對待。然而,我們卻看見在生活中充滿汙名、利益、矛盾的相互衝突。

這是豐田女性的集體故事,個人生命經驗被扁平化,無法回應、舒緩當事人的眼淚與心中扭結的情感,也無法細緻的接應個人在生命中有口難言的處境。於是筆者開始關注到,要令差異的生命經驗同在,才有建立平等的可能;要關注到個人的處境,才不會等同地被劃入主流框架中的歧視與刻板印象。換句話說,兩個不同時代的女性,她們必須在各自獨立的價值觀中產生交會,喚回個體面對與回應社會的能力,藉由生命的交會達成移情同感。最終達成共存與共好,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流轉在我與姊妹跟阿嬤們之間的課題。

當文建會(現升格為文化部)在1995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時,在壽豐鄉豐田村的我們──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也同時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我們認同「人」是有力量可照護自己,也可照護他人。投入社區工作是期待組織與人民除了有資源可實踐的機會外,還可以在行動的過程中,恢復失去的權能與增加人們改變的行動力。居民在之中成為長期夥伴關係,藉「實踐社群」的工作模式,帶給個人、社區、社會均有其影響及永續發展的可能。從「知識默會」到「明言知識」的成長,再將自身經驗習得的「知識移轉」到同儕或社區不同年齡層的居民與族群,個人也因習得之社區能力而獲得在組織中的工作位置能夠「識才適用」。以下將以協會實踐工作中的其中一面向,著重在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培力,藉由團體設計「敘說藝術-生命拼貼」與繪本製作過程《嘉仁的家人》兩個社區行動分享我們的實踐社群過程。

團體設計:敘說藝術 — — 生命拼貼

每個人的生命過往都是有機與具有脈絡的,感知這世界及體驗社會的路徑都有其獨特性,並非每個苦難生活中的人都能發展出能量,面對一切種種不可預知的事件。如何在彼此的故事中看見身影的重疊之處而有所共鳴,是團體設計中重要的課題。我們處在一個多元價值判斷的世界,在苦難中必須發展對話與協商空間、從肯認、認同開始創造自己的主體能動性。如果看不見個體彼此在差異上的困境,就會陷入自我矛盾與封閉之中。

我嘗試運用所開發的「三媽牌卡」²與「與自己相遇-擁抱生命『意憶』³方案」團體設計,在我們之間開拓一個空間跟時間,給自己跟他人有機會對話,讓每個人的生命的經驗,連結整個世界,也就是個人與集體、普遍與特殊之間的脈絡重新整理、詮釋、理解、認知與評估生命價值的反思之旅。學習如何在差異中同在,朝向一個靠近他人、靠近自身的參與關係裡。要如何共同生活與生存,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這樣的社區設計是打開皺褶讓彼此看見,打開視野看見凹凸不平的地貌,看見每個人的生活處境,讓彼此更能移情同感,更能互為的對待。

[2]參見 https://nlica.org/product/%E4%B8%89%E5%AA%BD%E5%8D%A1/
[3]參見 http://long-term.hlshb.gov.tw/img/files/cd4737d047d3031fa7fc16ffc6206f18.pdf

「與自己相遇-擁抱生命『意憶』教案」課程設計是:透過居民多次的遷徙經驗,使參與者意會到──豐田是屬於大家的移民村。有著多次移動與討生活的勞動經驗,加之多元族群與文化習俗,看見在彼此文化所形成的生活差異;最後用思念與期待來調度的情感。

課程內容包含:1.三媽卡桌遊帶領;2.遷徙的足跡(腳印);3.關於我的家;4.汗水的結晶(手掌);5.得意的事;6.家人的家人(族群);7.習俗大不同;8.思念;9.期待;10.饗宴。共計12次的團體活動,提供彼此調度生命印記的敘說媒介。

人無法獨自存活,所有的生命經驗中都會與他人有關,也牽扯出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透過敘說再度展現敘說者的社會結構、價值觀、體制制度之間的互動關係。人在表達時就是承載了說者的視框、看的方式與自己和自己、自己與世界關係的訊息,這些未必被說的人所覺察。重點是需要如何讓人可以自然而然地述說過往經驗或心中想法。表達性的敘說藝術就是提供這樣的功能,個人透過藝術創作中敘說,在自我生命回朔過程中再度看見自我「我如何成為我?我為何是這樣在看世界的?」。讓新住民姊妹、阿嬤們,還有我們這一群一起工作的中年婦女們,不僅統整個體的生命意義,並在他人故事中移情同感,產生更多的情感關係,而願意在未來生活中彼此珍惜與尊重。新住民阿霞分享來臺16年未曾去回印尼而思念家人的圖像,霎那感動現場的阿嬤們,眼淚跟著掉不停。當阿嬤們分享被賣當養女、童養媳經驗時,新住民姊妹眼淚一直在眼眶打轉。

「與自己相遇-擁抱生命「意憶」」樂齡懷舊團體教案

繪本製作:《嘉仁的家人》

何謂家人?血緣還是民法上的定義,還是情感的依歸,是生物個體之間的遺傳還是文化或歷史上的一種關係。到底什麼是「家人」?

新住民姊妹阿霞說:「嫁來臺灣如果婆家經濟不好,就會需要我們賺錢幫忙養家,我們反而有自由的機會,還有可能受婆家的尊重。經濟好的婆家就會期待我們把家人顧好就好,不要拋頭露面工作。可是嫁來臺灣不就是為了報答父母生養之恩?」

「我們新住民是承擔兩個國度的家庭困境,經濟的期待、照顧的仰賴,是穩定兩國弱勢家庭的「女孩」,是該被讚揚的家人,但對兩邊家庭而言,我們都算是外人。」

豐田的阿嬤輕輕的說:「去他家做當新婦仔囝(童養媳)開始,就沒上過桌吃飯,以後我的神主牌有人拜,我就偷笑了。」

多種族群居住在豐田的我與新住民姊妹開始思考「家人」的意義,我們希望是一個行動的過程,透過討論甚麼是家人的議題,以繪本方式產出《嘉仁的家人》(下圖),將完成的畫稿讓社區中的不同族群的老中青三代一起用碎布貼成畫作。唯有透過一起工作,一群人才有對話與協商的機會,大家透過生命歷程談出對「家人」的經驗與對待,不僅打開不同處境的內心悸動,甚至打開彼此的框架限制。透過製作的互動討論的機會,大家很快都可以理解,當你決定了什麼是家人,相對的會排除什麼不是家人,我們開始對什麼是家人不再僅有一種詮釋。

我最喜歡第11–12頁「結婚,就是家人」,那個畫面同時帶出潑水與乾杯兩個衝突的意象。家中同姓氏的姑姑要嫁人,是潑出去的水不再是家人,但是在夫家因為是不同姓氏,也永遠是外人。看見女性在臺灣父權社會下的處境與位置,是與每一個人都相關的議題,青少年及新住民的兒子如何在奶奶、外婆、姑姑、阿姨間去看見媽媽的位置,阿嬤與新住民離開原生家庭的生命的交集……,這都影響日後我們在社區中的日常互動,彼此關係微妙的有機發酵。讓你我重新看待與正視「家人」這件事,不管你是身在何處,或是你閱讀當下是什麼樣的心境,這本繪本並不急著告訴你「家」的定義與答案,因為「愛」會讓你知道。

《嘉仁的家人》 — 「結婚,就是家人」。

從社區營造到生命營造

鄉村的生活壓力無論是臺籍還是外籍都一樣,無法思考在這社會結構下的性別與階級問題。每天應付三餐都來不及了,而移民姊妹在臺灣要突破生活的困境,還必須去破除這雙重汙名其實難上加難,而底層勞動者在這制度中無法翻身,卻又在這制度中互相廝殺一番,落入一種權力關係與符號的暴力中,無力抵抗下還會自哀自憐的去感嘆歸因於命運。整個養成過程是被切割的,許多的經驗與能耐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養成,並已內建對世界的理解,生活中碰到外界衝突之後壓回來,變成內在的衝突及莫名的悶,再慢慢朝向世界而產生一種誤識。

政府推社區營造,卻在部門化、階層化、系統化的管理機制,將我們日常生活的困境切割後,納入不同社會功能的專業分工中,形成各自獨立而不重疊的專業領域,真實生活的複合性問題卻被屏除在外,忽略真實生活的議題是相互重疊為有機的複合體。我們為了不讓社區營造的資源僅流於有形的應證方式,對價與KPI的佐證成效,嘗試在日常生活展現出生活能動性,重新拼湊、重新編排後使用,於是發展出我們獨特的「敘說藝術-生命拼貼」,蒐集生命經驗轉換為地方知識,地方獨特的生活智慧與價值,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地方知識教案與各式各樣的繪本、動畫、影片…等。

這群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的女性,因原生家庭、婚姻家庭等因素來到花蓮豐田,我們試圖以各種行動讓這群女性參與社區活動,營造的不只是社區,更是自我的生命。生命要有意識的理解,實踐中如何去產生新的社會關係?我們隱約可辨識生存跟生活之間的差異與價值,但要如何走?我們卻還跌跌撞撞中。開始思索如何尋找一條有生存價值的生活空間之路徑,去找出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異的價值加以實踐的路徑,社區未來如何「培力」與「關係」的建立是我們在社區工作的課題。

閱讀完整三媽牌卡、《嘉仁的家人》內容。https://drive.google.com/drive/mobile/folders/1m_yHdcsc-JHx7EVAgdKgNBLMWl0iSnz9?usp=sharing

參考文獻

  • 廉兮(2009)。沒有理解、何來公義 ?。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2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