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ebkk Vvj0hf1l1m

在工作與家庭中,找到自我定位

Her Stories

Allie Liu|丞洋國際經理

我向來自認平凡,一如許多為生活打拼的職業婦女,或許天生性格多了些不服輸以及工作狂因子,但本質上並無太多差異。

兩個職場、180 度的性別文化差異

體驗到職場的性別差異,得從畢業後的第一份與第二份工作聊起。

我的職場初體驗,發生在國內某大旅遊出版社。大學時,我選擇新聞系就讀,入學半年後,我就打定主意畢業要立刻進入媒體業。升大四的暑假,在老師的建議與學校的擔保下,進入這家出版社擔任助理編輯,兩年的時間,歷練了主編與採訪編輯(記者)工作,負責旅遊月刊的內容企劃、完成與出版。媒體圈(尤其是出版業)極度陰盛陽衰,在女性佔了八成以上的場域裡,女性幾乎握有一切工作主導權,偶爾出現的男性擔任的不外乎是攝影或外勤性質的工作。

在這個陰柔細膩、付梓出版品有個別字、照片偏移歪斜 0.2 公分,都有可能引起軒然大波、批判鬥爭的究極產業中,芝麻綠豆大的小事成為眾人放大說嘴的主題,似乎也不足為奇。職場裡特有的耳語、八卦、聚眾小圈聊是非等「檯面下的職場權力遊戲」,乃至於因為工作產生心結,拐彎抹角處理就是不肯直接面對當事人等作法,在這個環境中重複上演。掌握了發言主導權的人,的確能在這樣的小團體中產生某種程度影響力,更讓小部分人士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當時只有 20 餘歲渾身新鮮人菜味的我,對這樣的遊戲懵懂無知,也好運地因為「傻」而躲過許多風風雨雨。

然而,來自主管在工作上過度起伏情緒而造成的心理傷害,就不是當時「菜逼巴」的我所能處理了!永遠記得某個截稿在即的午後,當時的直屬主管因為遍尋不著另一位同仁,劈頭指著坐在旁邊的我怒聲咆哮的模樣。沒有犯錯卻得被痛罵,甚至不知如何反擊,高度的工作壓力加上突如其來的颱風,讓我崩潰落淚。那時一位頗照顧我的前輩,將我帶到角落安慰我直說:「40 幾歲的女人沒結婚,歇斯底里你多擔待點!

這樣的職場環境,以及同事雖好意安慰,卻充滿歧視的字眼,對堅信男女平等的我來說無疑是顆震撼彈!不僅讓我確信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也讓我在進入職場的第二年,確立了自己的信念:日後無論我在哪個位子上工作,絕對不讓人有機會用「歇斯底里」這類的污衊字眼來形容我;當我有主導權後,也絕對不讓周圍的女性受到如此言語對待!

Photo by LYCS Architecture on Unsplash

職場的性別認知,在我的第二份工作時,有了 180 度改變!在出版業待了三年後,因緣際會進入商用車產業擔任行銷與企業經營規劃幕僚。這次反過來了!男性為主導的汽車產業中,女性反倒成了稀有動物,除了基層內勤清一色女性外,女性主管猶如鳳毛麟角。有個畫面最能形容此番景象,公司的大小內外會議,包含對國外原廠及國內顧客的各式交流,常出現整場全是男性,僅有我這個女生在場,頂多再加上財務管理部門的女性主管;甚至連當時的總經理也曾向我提過:「汽車產業對女性很不友善,但能在這裡立足或被看見的女性都不簡單,往往比同期男性更具能力,因為女生要比男性努力好多倍才能出頭;我一旦在談判桌上遇上對手是女性,都會特別小心謹慎!

平心而論,在這個職場中,女性身分對我來說是優勢也是弱勢。優勢在於,處在一大群男性裡,柔性而委婉的折衝與溝通,成了我特有的工作武器,許多男同事因立場或身分,無法放下身段協調,女性可能三言兩語就換得更多時間與彈性;僵持的會議局面,也有機會因女性適時地穿插發言而得到緩和。

然而,女性身分卻也成了弱點,一群男同事湊在一塊兒偶爾聊上幾句黃色話題,或者應酬酒酣耳熱之際大剌剌把你當兄弟般地勾肩搭背,雖知這些言行舉止多屬無意或開玩笑,卻總得強迫自己忽略心中那份不快,甚至融入其中哈哈大笑;職場的隱形天花板也是身為女性的障礙!第一次升任主管,是用連續兩年半每週工作接近 80 小時、100% 配合加班與應酬所換來,因為「別人可以、我也行」而拼到底的性格,用上比同期男同事多出數倍的力氣,就為了證明「女人也做得到」;第二次公司準備再破格拔擢我擔任品牌部門主管時,我婉拒同時提出辭呈,離開的理由,除了因當時已步入婚姻,考量長期超時工作對家庭經營不利,我同時告訴長官:「我知道就算我在這裡待一輩子,也不可能當上總經理。

Photo by David von Diemar on Unsplash

兩個職場、近十年的工作經歷,即便遇上許多風雨,卻是我的職業生涯中極為重要的啟蒙與根基,更是我到現在仍滿懷感激的兩段經歷,因為在這兩段經歷中,不僅碰上太多貴人與朋友,奠定我工作職能的廣度、態度、韌性等必備技能,更重要的是,這為我下一段人生埋下種子,並成為使它成長的資糧。

既然無法上班,就為自己創造工作

既然無法上班,就為自己創造工作離開汽車產業,我因想培養廣泛的職業技能,選擇進入外商擔任業務,卻隨即因懷孕初期的不適而離職。這個意外提早到來的小生命,打亂了婚後自我職涯規劃的所有步調與節奏,迫使我重新審視職場人生,也是人生中少數讓我無法「照計畫走」的巨大變因。

當時在醫師「妳要孩子還是要工作」的宣告下,我生平第一次成為無業者!外子說:「把自己照顧好,想工作就做接案,別太累就好。」成了我轉為自由接案人的開端。原本計劃這短暫的接案型態,應該會在孩子出生後恢復常軌,我可以再度回到職場,畢竟工作是我一直無法也不肯放棄的一部分,哪知,從工作室成立的那一刻起,我再也沒回到領固定薪的上班族行列。

當孩子滿月後,我終於正視自己的工作型態並思考未來:回到媒體業上班,代表著極度不正常的上下班時間與超時工作,即便找到令人安心的保母,無法固定工時的工作卻讓我缺乏安全感。我擔憂的是,一旦孩子有狀況,我抽不開身該如何是好?回到企業無論擔任企劃或幕僚老路,問題似乎仍無法解決。我甚至擔心,因為孩子而需要臨時請假,或是準時下班這件事,是否會影響我在職場裡的升遷或考績?如果真的發生了,我能否忍受?

認真思考了許久,我在五年前的夏天下定決心,既然我需要工作,正規職場上班對我來說不是個好選擇,那就創造自己想要的工作環境吧!於是,我開始為自己設定目標、企劃工作藍圖,把「我」當成一間企業來經營,這「一人公司」從承接各媒體的特約採訪案、商業文案與企劃,到進一步承攬行銷專案統籌工作,發展為小型「整合行銷公司」規模。這個工作型態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孩子要打預防針、生病需要多花時間,甚至需要集乳哺乳,我幾乎得以完全自我安排,不必擔心影響同事工作,或是老闆對我的評價。縱然收入與福利不如以往穩定,卻總能愉悅地面對每一天,並調整家庭與工作間的步調,盡量取得平衡。

然而,當工作與獲利趨於穩定時,我卻經常覺得茫然。除了因尋找合夥人的過程不甚平順外,我看不到這個工作對我除了賺取生活花銷外,還有什麼其他意義,每當案件結束後,除了客戶的匯款,更多是覺得自己被掏空。我開始焦慮了:這樣找不到意義與目標的工作,我能持續多久?

Photo by OSPAN ALI on Unsplash

為了家人,給自己新定位

幸運的是,我在三年前遇上了現在的夥伴與工作團隊,因而有了目前公司的誕生。新夥伴在食品產業擔任多年採購主管,對產業鏈有一定認知,更對「食安」有其要求與標準,也因為堅持吃與良心須劃上等號,促使他跳離必須妥協的企業環境,自我期許能為「食的環境」多一些貢獻。那時我最常聽到他說的一句話就是:「以前上班公司賣的東西我可以不吃,但我怎麼知道親朋好友會不會吃下肚?

當時適逢孩子進入副食品階段,家中還有位長期臥病的爺爺,讓家人格外注重這一老一小的飲食。那時的我因為所知有限,滿心覺得「有機店販售的商品一定好、一定沒問題」,然而,在新夥伴指導下,我逐漸了解臺灣的有機食物是怎麼回事,以及有機檢驗制度在臺灣與其他國家的落差,更進而了解要吃「好的食物」,有機商店並非唯一選擇,臺灣還有許多認真的生產者,他們的食品或許不符合有機規範,卻以自然及合乎你我飲食健康的作法在生產,更重要的是,這些食物相對於有機商店,價格顯得親民不少。吃得健康而安心,不正是我們所期望、該是日常生活的常態嗎?

在這樣的出發點下,我重新找到了工作的定義,「自己要吃的食物自己找」成了公司成立最初的起點。很俗套地說,我的確為了孩子才踏足食品產業,我期望日後孩子在外購買食物時,只要買到媽媽公司代理銷售的商品,就完全不用擔心。而這也成了我們公司在挑選銷售商品上的第一準則:我們的孩子與家人能不能吃?生產者的家人與孩子吃不吃?

不諱言,公司成立的初期,我們選定的標的就是市場上正夯的小農產品。和許多熱血年輕人一樣,滿腹熱情地聽聞農民遭剝削、現行產銷制度如何惡劣等,所以,跑產地找商品、市集、擺攤、行銷等等,用盡了土法煉鋼的方式,也想了些自以為是的點子,卻因為不夠用功,只會站在圈外向內看,過程中或許解決了一些問題,卻無助於生產者長期穩定運作,也不利公司的運營;充滿錯誤認知的溝通方式,也讓我們的團隊傷痕累累,甚至懷疑當初作的決定是否錯誤。

然而,過了沒多久,我們終於想通了!既然團隊的核心價值在尋找好食物、好食品,甚至協助生產者開發新商品,更進一步做到完整的電商與人際通路布建,以及為商品、品牌及合作組織打造長久經營的策略邏輯,那為何我們要捨棄這些根本呢?在這樣的策略與目標下,我們更深入地挖掘出每一項我們找到食物之所以誘人之處,平實地將它們的好告訴消費者,讓更多人―如同我們的團隊般―熱愛我們所代理或銷售的產品,讓更多的臺灣好食物能被看見,進而創造更多推廣與銷售機會。我們的團隊,成了合作夥伴最堅強的後盾,成了他們外部的行銷與業務團隊。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找到自我定位,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新的目標與方法!

臺灣農產銷售有其不可抗的不穩定性,新型態小農除了直接銷售外,又興起自製農產加工品的風潮,然而,這樣的加工品並不合乎食品安全法規,造成買賣雙方的多方問題。我們的團隊透過實際操作,認知到唯有讓正規的農產品加工廠提高產量與銷售,令他們向農民契作生產作物,末端再交由行銷與通路傳遞至消費者手上,應是得以創造產業正向循環的方式。這樣的流程看似複雜,卻是最能讓各階段負責人專注好本業的重要環節,更重要的是,此做法不僅符合法規,更確保了消費者到手商品的穩定性,同時也能「食得安全無虞」。而有了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這個正向循環才有可能持續放大,我們也才有些許可能性,做到改變「食生態」的理想,這條路真的非常難走,即便到現在,我們仍如履薄冰。

Photo by Katie Smith on Unsplash

在工作與家庭間找到平衡

創業對我而言是一條重新自我審視的道路,這幾年下來,我無時不感恩著自己幸運擁有的一切:孩子引導我創造了目標;保母與家人,則是我在焦頭爛額時,協助照顧孩子的最大奧援;外子,則是我精神與實質上的資助者。

猶記得當我告訴他最初創業計畫時,深知太太「總是對工作過度理想、鐵定要撞牆」的他,仍二話不說投資了第一筆資金(我想他八成也料到這筆款項有如肉包子打狗),更遑論之後幾近獨自扛起家中經濟擔子;每逢工作碰上瓶頸,外子那顆不近人情就事批判的理工腦袋,總能透徹分析解決我的疑慮;一家人宅在家的週末,我們更會分攤著家事、聊天,再由他掌廚料理一桌佳餚犒賞我和孩子。站在性別角色與立場上,外子和我自交往之初至今花了十餘年相處,逐漸磨出讓雙方最感舒服的型態,成為彼此最佳的靈魂與實質伴侶。

在創業過程中,不少人曾問我:如何兼顧孩子與工作?畢竟親子相關報導總愛將企業高階女主管與孩子的相處拿來大作文章,讚揚這群人工作上成就不凡,孩子也照料得無微不至。我必須坦言,這群人對我而言是神,因為我做不到!

幾年來,深切感受職業婦女要兼顧職場揮灑與家庭,有多麼需要幫手的事實。我很幸運,我的父母與孩子保母將協助者的功能極大化,讓我鮮少因為分身乏術而煩憂。我更實踐了「有捨有得」這道理!創業之初,早向夥伴言明原則,盡量給孩子時間與每天可以見到他,是我之所以選擇這條路的目標與原則之一,也因此既無法在外出差還過夜、也無法經常性加班,更遑論假日還得掛心工作。慶幸的是,這個想法得到夥伴的支持,即便我們當下就很清楚,這樣的天真可能會讓公司成長得速度變得緩慢,甚至延遲我們的成功時間點,但假若為了工作而犧牲孩子與家庭,失去了初心的事業又有什麼意義!也因為這些緣分及取捨,我終於能在工作與家庭間,找到接近平衡的那個點。

現在想想,自己的職場經歷,溢著滿滿關於性別差異的一切符號與歷程,以及因為母親角色帶來工作轉折。性別差異是我踏入職業領域後,隨著年齡漸長才領略到的體驗;角色演變則是我帶著些許自我意識,逐漸推進而成的結果。我不曉得這樣宛如回憶錄的故事能否真的傳遞出些什麼,但想祝福每一位都能為自己在生活與生命中,找到最佳定位。

Photo by Leighann Blackwood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