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ljgvvzsncmixcjn

清明節的性別故事

張如慧

我的先生是客家人,他們家一向對家族保有龐大嚴密的宗親系統,以及擁有自宋朝以來的族譜而自豪!而且因為他們多依循著祖先的規定順序來為男生命名,所以即使許多後代間根本彼此互不相識,但是只要你報上名來,就可以在家譜中找到你的地位,清楚知道你是誰的後人,以及釐清究竟是那輩子的祖宗和某人祖宗是兄弟之類的關係,也因此有時會發生在馬路上突然找到同宗兄弟的事情。

在這麼大的一個家族中,每年清明節的祭祖掃墓自是大事。第一次到先生家的宗祠掃墓,真令我大開眼界!在這佔地廣大的二個大墓穴中,居然從開臺以來的祖先都躺在那裡。公公很高興的帶我去看宗祠門口的墓穴「座位表」,我才赫然發現我和先生居然也名列其中!原來他們很早就為我先生、小叔以及他們未來的老婆買了「預售屋」。公公可得意很,因為不早點買可能就沒辦法「住」在一起了。不過我和先生雖然同樣有預售屋,但不同的是,他有名字,而我和所有嫁進來這個家族的女人一樣,只是「X氏」。原來,早在我嫁入他家的那刻起,我就被安排收編入這個龐大的父權體制之中了。想到這裡,我的腦海中不禁想起小時候我在讀到歷史故事時,還曾經奇怪說為什麼這些女人的名字都叫做「氏」,豈知如今居然笑話成真,我也變成「張氏」了!不過,雖沒有名字,但是我已經有了個諡號,叫做「賢善」!但是並不會刻在宗祠上,只會在族譜中標示出來,以供後來「緬懷」之用。

就在此時,我碰巧遇見一位高中的女同學,她年年都要來此祭拜先人,而且還要為祖先們繳清潔管理費,不過即使如此,這個宗廟之中,未來也不會有她的容身之處,即使她並未嫁人 — 因為女孩子並不被認為是這個家族的人,她們是屬於未來夫家的,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為何古代未嫁的女性會擔心死後沒人來祭拜。記得以前奶奶很捨不得將幼年過逝的姑姑之靈位寄放在寺廟中,但她卻也無奈地說,女兒是不可以放在娘家祭拜的。出嫁的女人,失去了名字,但沒有出嫁的女人,卻連靈魂的依歸都沒有了,相信古代女性在經歷過這種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的祭祖儀式後,大概都會乖乖嫁人去了。

我的情緒漸漸由原來的錯愕開始轉為氣憤,滿心不平地用各種女性主義理論和先生討論分析此事,並質問他們家族的女性們難道沒有意見。於是他便笑笑問同行兩位十幾歲的堂妹,看她們對女生無法名列宗有無意見。只聽小堂妹不以為意地聳聳肩說,這是沒辦法的事,否則人人都要放這裡,不就人口爆炸了(其實她應該說「鬼口」爆炸)。先生又笑著繼續問,那她們不會覺得這樣對女生不公平嗎,大堂妹一副理所當然地說,反正這個世界男女本來就是不平等的,而小堂妹也接口說:「對啊!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男女生是不可能平等的!」我聽著她們的話,看著滿山滿谷活的和死去的「親戚們」,再看到眼前「張氏」兩字,感到自己彷彿由二十一世紀又跌回那個遙遠的年代,令我不覺一陣無力的暈眩!我得好好想想,接下來我究竟應該怎麼做吧!

Photo by Kirill Sharkovsk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