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smhg0etc 32ipt 3vnvmw

空服員的女性身分,與勞工身分一樣重要

HerStories

蘇盈蓉|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

職業本身的性別經驗

我在華航擔任空服員資歷十一年,機上工作內容很多是重度勞動,舉凡安置行李、移動餐車、搬動廚房器具等等。一般民眾的眼裡,空服員總是輕聲細語,舉止優雅,我在進華航前也是這麼以為,正式上線服務後才知道我對這個工作的認知與現實情況真是天差地遠,我甚至因此練出肌肉。同事之間常開玩笑:「在華航,女生當男生用,男生當畜牲用。」而華航三千多名空服員中,男性所佔的比例僅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常常一架班機上全數都是女性空服員,友航甚至連一位男性空服員都沒有。

在華航,男性同仁普遍被指派廚房工作,女性則主要負責外場服務,機上廣播也尚未開放男性同仁執行,女性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普遍被認為較適合空服員的形象。而華航無論是內部訓練或是宣傳廣告,屢屢強調「以客為尊」,在無法滿足客人的需求時,往往就需要空服員甜美的笑容彌補。而女性溫柔的特質,比起男性普遍陽剛的形象,在 say sorry 的時候更是便宜佔盡。但溫柔也有碰壁的時候,空服員在堅持飛安原則時容易與旅客發生衝突,此時女性同仁常常成為旅客發洩怒氣的對象,只要男性同仁一出馬,旅客立刻摸摸鼻子乖乖就範。

飛行中常有突發狀況,比方說旅客身體不適突然昏倒,躲在廁所抽菸屢勸不出,或是飲酒過量導致暴力行為等等,這些時候都非常需要體型占優勢的男性協助移動旅客,或是破門將旅客請出,甚至將客人固定在座位上約束其行動。而飛機不如其他交通工具,不可能一有狀況就隨時降落對外求援,此時男性空服員的存在顯得格外珍貴。

在臺灣,以服務業來說,許多餐廳旅館業從業人員的性別比例並未像空服員這般懸殊,這是很有趣的現象。在招考時也鮮少見到男性身影,不知是航空公司政策使然,還是男性本身對空服員的工作興趣缺缺呢?

身兼母職帶來的碰撞與變化

結婚前,家人問我,婚後還會繼續飛嗎?我心想,我跟先生兩人都還年輕,又喜歡旅行,這工作再適合不過了。懷孕後,家人問我,孩子出生以後,還能兼顧工作與家庭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需要比別的行業付出更多心血。

許多人認為空服員的生活型態無法好好照顧家庭,這週在東京下週在羅馬,一出門短則兩天長則一週。早上出門時天還未亮,晚上下班時已接近午夜,即使天天回家,都不見得能和家人好好吃上一頓飯。

的確有不少同事在生兒育女後轉而從事地面勤務,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繼續飛行。畢竟在生兒育女之後,心思多半放在家庭上,工作上似乎沒有轉換跑道、重新適應的本錢。每個月班表出來後,為人母的同事拼命找人調班,把越洋長班換成區域短班,把過夜換成當天來回,就是為了取得職場與家庭之間的平衡。所幸空服員的流動率並不低,不時有新血注入,沒有家累的他們也樂於多看看這個世界,因此要找到人調班不算太難。

受到勞動法規的保障,加上空服員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女性,航空公司在留職停薪上的制度相對完備。且空服員的工作具高度取代性,並無業務交接的問題,只要一提出申請,即可在懷孕期間暫時轉任地勤,或在孩子出生後申請留職停薪,男性一樣可以享有同等待遇。不過身邊育有小孩的同事,或因收入考量,或因擔心職位異動,也可能是孩子習慣由母親照顧,鮮有男性申請留職停薪在家帶小孩。

推動罷工的經驗

2013 年因緣際會參選工會幹部,投身工會運作三年有餘。有趣的是,在這個大多數為女性勞動者的職場中,工會幹部卻大多是男性,女性幹部亦多為未婚者。這可能也意味著女性勞動者在家庭與工作之間疲於奔命,已無暇再參與社會活動。

2015 年底發現懷孕後,暫時轉任臨時地勤,期間仍然維持工會幹部身分,也因此接觸許多同為人母或懷孕中的同事,分享許多育兒經驗與面臨的挑戰。這些都是懷孕前很難接觸到的面向,也讓我在爭取勞動權益時多了一層考量。

懷孕後期正值夏季,為了不讓長輩擔心,刻意保持低調,2016 年 6 月 24 日那天發動罷工,上了新聞版面才曝光。先生雖然不希望我一直待在現場,但是他知道阻止不了我,只好開車接送加上電話盯人。罷工行動中工會幹部們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在現場待命,但當我穿梭在罷工現場,同事們紛紛催促我趕快回家休息,我是唯一一位在罷工行動中未被指派任務的工會幹部。

但不只是挺著肚子在現場奔走的我,許多留職停薪中的女性同仁們都帶著小孩一同響應。那段時間天氣異常炎熱,下午還會下起傾盆大雨,大人坐在騎樓的板凳上,小孩就躺在嬰兒推車裡。

現任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的秘書長姚光祖在罷工投票開票結果出爐後,提出由工會罷工期間提供會員托育服務的構想。這對百分之九十成員是女性的空服員職業工會會員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工會非常需要會員集結在罷工現場給資方壓力,而且沒有人知道罷工會持續多久,但是臨時要找到適合托育孩子的場地與人力其實很困難。一位離職後開設親子餐廳的前空服員同事還特別配合延長營業時間,並空出店內專屬空間因應,桃園市產業總工會也徵求幼教專業的會員工會無償提供人力。

雖然空服員媽媽最後還是選擇把小孩帶在身邊,並沒有人利用托育服務,罷工也在二十四小時內結束,托育需求也不高,但我只要回想起那些媽媽一邊幫小孩擦汗,一邊不停拿著扇子搧風的情景,心中就百感交集。

很多人覺得空服員的班表充滿變數,生活作息不規律,很難兼顧家庭,但是靠著換班制度,掛心孩子的女性同仁總是盡量把四天以上的越洋航班換成二天以下的區域線航班,設法增加在家與小孩相處的時間,或是硬著頭皮運用育嬰留職停薪制度,不願錯過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對於媒體或是網路文章所述,空服員罷工「顏值高」、「史上最美的罷工團」,我們都只能一笑置之,因為空服員與其他勞工並無差異,我們要的只是合理的勞動權益,這一切關於罷工的努力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讓下一代擁有更好、更公平的工作環境。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 月24 日罷工現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