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fiy5kj6 36pvo9oennnnq

恭喜你當爸爸了!育嬰假的意義

專題企劃/

黃世澤|攝影記者

「恭喜你當爸爸了!」,記得孩子剛出生,親友的道賀不斷,我自然充滿歡喜,但聽到這句話卻也有著恐懼與不安,怎樣叫做當爸爸了呢?

親職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並非孩子出生我們就可以自稱為父母親,我一直要到孩子快滿三歲前,才稍微有成為父親的感受,因為當時自己成為全職陪伴孩子的父親:我請了育嬰假。

育嬰假是《性別工作平等法》給予臺灣勞工的基本權利,勞工在同一家公司任職滿半年、 子女滿 3 歲前可申請最長兩年育嬰假 ,不分男女,都可申請。 但根據統計,目前請假的人數中,女性依然佔了 8 成以上,男性請育嬰假在臺灣依然是少數。

我想到自己當初在請育嬰假時,就遇到重重阻力與質疑,身為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若要請育嬰假,首先要顧慮的就是對收入的影響,雖然在前 6 個月可以有投保薪資的 6 成薪,但減少的薪水,確實會對家庭生活帶來很大的衝擊。在與公司的溝通過程中,我也察覺若是執意請假,可能會影響未來的升遷。這類的潛規則,應該是在職場掙扎的所有人,特別是常需要請假的職業父母,都有過的深刻體會。

除了面對公司,與同事之間是另一個問題。雖然在請假前,我試著提出一些不一樣的工作流程,也建議了可能的外包人力模式, 但無論如何,原本屬於自己的工作,大多還是會落到同事身上。這些都再再加深我請育嬰假的心理負擔。於是,理論上休假是工作者的權利,實際上休假者卻背負著心理負擔和人情債。

職涯發展與現實收入的顧慮之外,我十分意外的是,當跟家人提出想要請育嬰假的想法時,親人充滿擔心與質疑,「為什麼不讓孩子的媽媽帶就好?」是我聽到最多的疑問,或是「假日或下班好好陪,何必特地請育嬰假?」

確實,從外界眼光來看,30 多歲的男性,正值事業打拚的年紀,突然說要請假回家帶小孩,似乎是難以想像的蠢決定。但這背後其實透露了社會對於親職的單性別想像,親職被與母職劃上等號,如果爸爸說要請長假帶小孩,這些為了陪孩子而做的調整很容易被描述成犧牲,而且,也忽略爸爸很想要帶小孩的心情。當我們回頭檢視臺灣男性的處境,會發現就算男性有心想要成為積極育兒的父親,社會觀念也還沒有足夠的轉變。

我剛放育嬰假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感受。帶著孩子出門到公園玩耍,其他小孩身邊的大人幾乎都是媽媽或阿公阿嬤,要遇到像我一樣的壯年男性( 父親) 機率很低。長輩們看到我在上班時間一人帶著孩子,首先會投來不解的眼神,彷彿詢問著:「孩子的媽到哪去了?」,怎會放給一個男人在這個時間帶著小孩呢?接著就是審視孩子有沒有被好好照顧,下著毛毛雨會被淋濕,起風了會感冒,小孩跑跳會很緊張說別讓他受傷了,這些來自陌生人的關心,凸顯出我這位育兒父親在場的突兀與不被信任。

我觀察到,社會普遍不認為「育兒」是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的「正事」。這點對於長期習慣在工作中獲得肯定的父母( 特別是父親) 更是深刻,在職場時,我們為了理想、人生目標,甚或最實際的金錢收入,每項付出,都有相對應的自我實現或經濟報酬,但是帶孩子卻沒有立即可見的量化成績。工作時,我們好像總是進行著與社會有所連結的「正事」,相比之下,帶小孩時處理的是個人需求、情緒、屎尿等「小事」。

常有人把育兒和父母的人生放在對立面,甚至疑惑這樣為孩子付出值得嗎?別說要特別請育嬰假,或直接辭職帶孩子,可能連平常上班後回家,陪伴孩子卻也伴著自己的疲憊不耐時,更有這樣的感慨。育嬰假給了我重新看待育兒和自我關係的機會,特別是不需要一邊回應小孩的需求,另一邊還要趕著用手機應付公事的要求時,我發現能「全心」育兒時,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模式真的完全不同。

帶著孩子生活,很像在玩闖關遊戲,父母隨時在應付各種或大或小的障礙,但兩歲半的孩子,卻沒有一定的準則可以遵循,很多時候只能依照當下狀況來面對,而這時父母心中是否有餘裕就特別重要。我記得,有次孩子在睡前堅持要吃果醬上的草莓粒,不管跟他說什麼健康問題或大道理都沒用,因為孩子當下就要。兩歲半的小孩就如朝三暮四故事裡的猴子,不管任何分析或是顧慮未來會怎樣,他要的就是滿足當下的渴望。這時如果父母心中還有急著要進行的事,很容易就會被孩子給激怒,責罵威脅衝突鬧脾氣都變成日常,但如果是在相對舒緩的心境下,面對這樣的狀況,父母便比較有可能平和以對。我那天一反原本的習慣,不堅持孩子做( 我認為) 對的事,而與孩子討論出要吃完後好好再刷一次牙,因為吃東西也會相對壓縮睡前最後的故事時間等作法來應對,我清楚如果是在還有工作或是隔天要上班的狀況,自己大概很難以平和的心態因應。

現在社會中對拿起奶瓶的爸爸,依然覺得十分難得,對其讚揚不已。我就自覺常常享有這樣的性別紅利,「好男人」的稱讚,可能也代表著社會上男性在育兒參與的不足。如果男性請育嬰假成為一個普遍的行為,或許可有效改變社會傳統上「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家庭與工作也不必然是對立面,都是人生中需要花費時間精力經營與維持,不因為性別或是社會地位而有差異。

若考量個人職涯發展與生活安排,雇用褓母照顧小孩,繼續在社會上打拚,會是更容易的選擇。但我期待自己的堅持,可以換來男性和女性雇員在育兒和工作權上的一丁點進展。我相信隨著例子一多,能有助於塑造更健康的氛圍,讓大家認同請育嬰假是權利,而非特殊待遇。

社會傳統觀念的改變與政府政策的變革需要時間,但父親參與親職的機會卻是不可等待的。我最後決定趕在孩子三歲前請育嬰假,除了法律上的期限規定,同時也因為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內心有著想要參與孩子成長的急迫感。我不希望自己在家庭中成為缺席的那一位。

我相信育兒除了字面上的照顧小孩,同時也是父母成長、教育自己的機會,育嬰假那段時間,我與孩子不斷彼此配合,調整生活步調與心情,除了更加體會「當爸爸」這回事,也有機會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父親,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現在與他互動相處時,有時還是會想到當初那六個月,一段我們都極為珍惜的時光。

陪伴孩子的時光(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