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elphw8s7knwavjy7fojkw

在博物館做東南亞移民工:一位基層館員的現場觀察

專題企劃 / 新住民在臺灣

鄭邦彥 /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

我是一位博物館基層館員,看展覽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觀展時,我總會反覆思考 ──每一檔展覽是如何被「做」出來。有別於其他行業,博物館策展是以其藏品為脈絡的實踐。因此,策展不太能夠天馬行空,需要透過藏品結組成為展覽內容,關鍵在於「有意義的策展意圖建構」。近年來,東南亞新住民和移工成為熱門的策展主題,譬如︰2014年「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2018年「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藝術展」;去(2022)年,則有臺北當代藝術館推出的「非遊記」展、國家人權博物館策劃的「Ayo-Ayo!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等。以下僅就自己親赴展場的經驗,提出「在博物館『做』東南亞移民工」的現場觀察。

從「伊斯蘭」到「來自四方」

2014年,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伊斯蘭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等單位共同策劃「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展期2014/1/14-9/14,以下簡稱伊斯蘭展),以「神聖空間」、「生活與文化」及「時空走廊」為策展主軸,試圖透過展覽提供觀眾身歷其境,認識伊斯蘭文化及穆斯林生活──宗教儀式及節慶、生命禮儀、服飾觀及樂器、幾何美學等多元面向;為了達到身歷其境的效果,「情境展示」成為不可或缺的實踐策略,伊斯蘭展精心設計了「清真寺大殿」、「咖啡廳及住家」和「市集」等三個展示情境,以呼應策展主軸(蘇憶如、隗振瑜、吳柏駿,2018)。

當時,曾先後觀展數次,我所觀察到的是:觀眾隨個人興趣,自由欣賞展件、閱讀說明文字或聆聽伊斯蘭音樂,而多數觀眾或為華人。這和過往觀展經驗,並無不同。不過,特展最後兩週再赴展場時,見到有年輕的穆斯林觀眾,在「清真寺大殿」裡進行晌禮禮拜,有4位男性、5位女性參加,由站在最前方的第一位男性主禮,全程約5分鐘。此時,原設計為神聖空間的展示區,瞬間變為真正的儀式空間,與當下穿梭在大殿兩側仍在看展的觀眾,互不干擾、同存一室,好不熱鬧。

同(2014)年8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展期2014/8/27―2015/3/29,以下簡稱四方展),東南亞新住民的身影,再次現身。展覽主題包括:1860年代以後奉主之名而來的西方傳教士、1955年因戰亂而來的浙江大陳島人、1980年代以後來到都市工作的屏東春日鄉古華部落排灣族人、1990年代以後遠嫁來臺的東南亞新移民女性,以及無戶籍國民與移工在臺灣的故事(吳佳霓,2017)。

印尼留學生於臺博館展場內進行晌禮。( 圖 / 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

在伊斯蘭展觀展經驗發酵下,對四方展心生好奇,專程南下3次,想要了解移民的策展敍事是如何被拆解成為不同的展覽元素,觀眾又將看見了什麼?觀展後,我注意到四方展裡「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這個大敘事,都是由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小人物串連起來,透過田野調查與展件徵集,讓他們的故事更加立體、有血有肉。記憶猶新的是一封移工媽媽寫給肚子裡即將出世的孩子的信函,雖我看不懂這封信的內容,透過展示說明文字,「她不希望孩子未來人生中,有任何一天像爸媽一樣過著流浪躱藏的日子」,透露出明天更好的期待和想望。

「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展場一隅 (2014,鄭邦彥提供)

用「家庭備忘」記錄心情

有別於伊斯蘭展、四方展,「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藝術展」(展期2018/5/11-2018/8/26,以下簡稱家庭備忘展),不再採取以「物件」為主體,而是以「觀眾」的感知為核心的策展模式,由此設計「遷徙之島」、「家庭備忘」及「家鄉風景」等3個子題。譬如,在「遷徙之島」子題裡,只展出一件結合雕塑與聲音的裝置作品,名為「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索求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以下簡稱「我的胃裡沒有午飯」),不只擾動觀眾的感知,更試圖在新住民的原生家鄉與新故鄉之間,創造理解彼此的可能場域。

「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裝置作品,由藝術家郭俞平發想,先透過臉書徵求「作品參與者」,邀請「對寫作、藝術創作或對口述聲音演出有興趣,目前旅居或定居於臺灣,曾在兩個國家以上工作和生活經驗(包含母國)的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女性」參與創作;創作主題緊扣合著「家」這個關鍵字:每個人都

有自己關於家的記憶,不一定是具體的一棟房子或景色,也許是一個熟悉的味道、一段旋律或一抹陽光,那是記憶的蘊藏,一種專屬於個人並銘刻至身體中的痕跡(郭俞平,2018)。最終作品,由越南演員陳秋柳、新二代演員鄭琬諠(陳秋柳女兒),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臺灣演員楊奇殷共同完成。

裝置作品現場,只見在刻意倒置的4座木櫃傢俱,中央擺放一張地毯,邀請觀眾入座,聆聽一段「我的胃裡沒有午飯」母女對話。此對話並無邏輯性或是交待時序因果的故事,其中交錯母語歌謠,以及片斷的小女孩獨白。當我坐在其間,聆聽並翻閱對話文字,感受到這一切「好不真實」,這與傢俱上長出的樹枝、破網球拍,還有樹枝的鳥巢,再再強化了虛構的想像,與真實構成對比。

(左)家庭備忘展展件之一,「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裝置作品與(右)作品導覽手冊 (2018,鄭邦彥提供)
「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 藝術展」入口主視覺(2018,鄭邦彥提供)

「非遊記」的明天,會更好嗎?

2022年,臺北當代藝術館推出「非遊記」展(展期2022/5/10-7/31,以下簡稱非遊記展),策展人為鍾適芳,邀請臺灣廖雲章、張正,以及泰國格拉西亞.卡威旺(Gridthiya Gaweewong)、塔農.恰帕迪(Thanom Chapakdee)、阿堤.穆桑(Arthit Mulsarn)等5位,擔任協同策展人,共同展演一場非官方的臺灣與泰國紀行。誠如鍾適芳引言,非遊記「既不屬於寫意的行旅文類,也沒有浪漫的遊蹤剪影。展覽以兩條交錯、相續的軌路,輯錄散落邊陲、被主流敘事淹溺的細弱發聲」(鍾適芳,2022)。其中,第一軌是〈我們可不是來玩的〉,由廖雲章、張正策劃,以「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與《四方報》時期所徵集的來臺東南亞新住民、移工的書信和藝術創作,以及他們面對鏡頭電視節目「唱四方」的母語歌影片為主要展示內容,冀以傾訴這趟旅程裡或為牽絆、期待等複雜心情。

同(2022)年8月,「Ayo-Ayo!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人權特展」(展期2022/8/2-2022/9/4,以下簡稱人權展),移師臺東藝文中心展出。國家人權博物館(以下簡稱人權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主辦「2020移動人權共學培力講堂」,邀集14間國內公私立博物館機構、15個國內非政府民間組織,共同參與人權展的策劃。歷經一年多的準備,該展2021年先於人權館的臺北景美園區開展,之後巡迴至臺東,以「凝視-生活空間的再發現」、「現場-不可見的風險外包」、「練習-明日的平等與共生」、「閱讀間」等四個子題,以近距離勾勒移工的日常生活、勞動處境,並梳理移工人權的在臺發展等議題(國家人權博物館,2022)。

臺東藝文中心「Ayo-Ayo! 明天應該會更好―移動 人權特展」之入口意象(2022,鄭邦彥提供)

趕在7月底、8月初,欣賞了非遊記展和人權展,我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現場觀察。雖對非遊記展的主軸,並不陌生,或有展件我曾於四方展中看過,不過當展件不再是單一物件,而是裝置結組並與展場氛圍結合時,頓時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感知場域。「非線性的逃逸」裝置作品,是在闇黑的空間裡,展示來自越南失聯移工陳維興(TRẦN DUY HƯNG)的多幅繪畫作品。作品彼此之間以懸掛的黑白布條區隔;布條上,有摘錄自《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四方報編譯,2012)一書,如「#逃跑日常,想念家人」、「#失聯移工的好朋友,計程車司機」等的Tag文字。如此安排,為觀眾共構了身處迷宮、無處可逃的意象。

非遊記展「非線性的逃逸」裝置作品一隅 (2022,黃小聞提供)

人權展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家庭看護工工作環境的裝置作品,其中一隅的助行器上,貼有「下午出門曬太陽1小時」的便利貼,助行器背後屏風上架設監視器。不過我更有感覺的展件,則是「Jag的木盒」,木盒主人是來自菲律賓的外籍漁工Impang George Jagmis。2019年10月1日南方澳大橋意外斷裂,6位移工罹難,Jag是其中的一位,這木盒是他的遺物。當木盒被打撈出海時,盒裡還裝有一張新臺幣百元鈔票和一本存摺。此木盒和展場的諸多裝置場景,或令觀眾不勝噓唏,然而,建構一個對移工友善的工作環境與體制,不再流於倡議「『非遊記』的明天,應該會更好」,才是關鍵。

左一,人權特展展場一隅;右二「Jag 的木盒」與說明文字(2022,陳怡蓁提供)

博物館「做」東南亞移民工:巧思與實踐

回到受邀撰稿時,專題主編提及「新住民在『博物館』這個領域激起的漣漪」,促使我重新思考「博物館是如何『做』東南亞移民工」?不時聯想到林潤華(2022)學習成為合格飼主的經驗。她自述「我與華生在動物醫院確立了寵物與飼主這段社會關係。⋯⋯為了牠的身體著想,我也開始學會製作「貓食」,豐富牠的飲食條件,而讓牠不只是吃乾飼料。從『作』(making)空間或『作』(cooking)飲食的日常生活實踐,我慢慢變身成一隻貓的合格飼主」(頁36)。

兩相對照,當我穿梭於上述「東南亞新住民」為題的策展,不難發現:博物館「做」移民工 — — 不僅賴於「有意義的策展意圖建構」,並以挑選(或創造)合宜的展件(或裝置),再搭配設計展覽場域,三者缺一不可。此三位一體的策展實踐,處處都是巧思。本文的現場觀察,係借用Love等人(2021)提出的「策展競值模式」(Curation Competing Values Model)作為架構。該模式由三個面向組成,分別是X軸:以物件或觀眾為核心的詮釋策略(interpretive focus from object to audience)、Y軸:以策展人主導或合作策展的權力關係(curatorial power from individual to collaborative expertise)、Z軸:以「文化的民主化」或「文化民主」的策展意圖(exhibition intentions from “Democratization of Culture” to “Cultural Democrac” ),謹此說明。

要言之,博物館如何回應「移民移工」作為重要的社會議題之一,想必這個「做」展覽(making exhibition)的學習歷程,不太可能一次就上手,因為博物館類型眾多,勢必依其策展意圖、藏品類型的差異,產生不同的策展實踐,而總在每次跨域與結合社群觀點的實踐中,產生巧思,邀請觀眾齊來品味。

參考文獻

四方報編譯(2012)。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時報文化。

吳佳霓(2017)。來自四方:近代臺灣移民的故事特展」策展歷程札記。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14,167–194。

林潤華(2022)。貓貓狗狗一家人:多元成家的另類思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5,33–38。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2年8月2日)。「Ayo-Ayo!明天應該會更好 — 移動人權特展」移師臺東於8月2日開展。國家人權博物館。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2080217561531950

郭俞平(2018年3月20日)。展覽徵求作品參與者(郭俞平20180320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d41d8cd9/展覽徵求作品參與者-我的胃裡還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851691401700058/

鍾適芳(2022)。讓我唱給你聽:「非遊記」的非官方版本台泰紀行。臺北當代藝術館。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非遊記

蘇憶如、隗振瑜、吳柏駿(2018)。以展示詮釋的觀點論「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展場之空間特質,臺灣博物,124,56-61。

Love, A. R., Villeneuve P., Burns, J., Wessel, B. & Jiang, X. (2021). Dimensions of curation competing values model: Tool for shifting exhibition priorities in art museums.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64 (4), 7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