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piot 5sxu7nd Wxj1ghmq

運動場 vs. 遊樂園

性平季刊精選輯 II:太空人與小紅帽/校園生活與性別教育

畢恆達|時任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

Photo by tasy5kg on Unsplash

搭乘國內的飛機,於松山機場起降前後俯瞰台北市區,在高樓大廈與公寓之間,除了公園與柏油馬路之外,最主要的開放空間恐怕就是一個四方形的中小學校園操場了。這些操場就像是呼吸孔,期望讓人們從櫛比鱗次的水泥叢林中得到喘息的機會。但是近年來硬鋪面的球場舆PU跑道取代了過去的紅土與草皮,其實它早已讓地下的泥土無法呼吸到空氣而窒息。

由於過去政府的大力推動,PU跑道幾乎已經成為中小學校園的標準配備。沒有PU跑道,變成為校園建設落後的象徵。然而PU跑道也是爭議極高的項建設,因為其使用年限短、維護不易、一旦破裂損壞很難修補,而且在炎炎夏日的高溫下又可能產生微量毒氣,損害人的健康;PU跑道同時也減少學童接觸自然泥土的機會,並且無法讓地面的水滲流排除。

校園中的跑道是要用PU 、PP樹脂纖維還是紅土,仍然爭議不休,但是標準跑道的存在本身卻很少受到質疑。曾有一所新設小學,在校園規劃的階段,即使校地狹小,甚至坡度不平,校長仍堅持興建標準跑道,以致其他教室與行政空間很難安排。經過長期溝通之後,校長才接受只設置八十公尺的直線跑道,結果校園規劃設計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台灣大多數的中小學校園都有兩百公尺的標準跑道,跑道的面積大約占有3600平方公尺(如果再加上由跑道所圍起來的球場就有8000平方公尺左右),約佔全校面積的10%至15%(包括操場則佔20%至30%左右)。然而除了賽跑測驗成績之外,其實跑道的使用率並不高。台北的歐洲學校以及國外的小學校園也很少看到標準跑道,因為他們認為那是訓練選手用的。那為什麼在台灣,標準跑道的設置卻是無可置疑的常態呢?

標準跑道與教科書標準本其實源自相同的教育意識形態,也就是教育與教學評估的標準化。我們相信知識有一套絕對客觀的標準。於是透過國家的介入,編訂與審查「正確」的標準知識,灌輸給所有的學生;但是卻忽略了地域、族群與學生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透過標準知識的傳授,才得以公平地評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標準跑道的設置是為了能夠客觀地測試學生的體育成績,而此項成績也是上級評量學校教學成果的標準。然而如果是為了增進學生的體能,除了標準跑道,似乎還有許多其他運動空間設計的可能性。如果要測試徑賽的成績,似乎一個地區裡只要有一個標準跑道就可以。或者學校只要有80、100公尺的直線跑道就足夠了。

為什麼小學校園需要二百公尺的標準跑道?從體育教學的角度,小學生為什麼不能只是玩沙子、跳繩、踢鍵子、在草地上奔馳、丟飛盤,快快樂樂地遊戲?為什麼一定要在標準的跑道上跑步來鍛鍊身體呢?如果跑道變成一片綠油油的草坪,或者兒童的冒險樂園,學生是否更樂於操練自己的身體呢?學校畢竟不是訓練短跑選手的場所。

從鄉土教學的角度,學校的空間規劃應該因應當地的地理歷史人文特色,不該只有千篇一律的標準跑道、標準的遊戲設施器材、相同的政治人物雕像、無所不在的「忠孝」「 仁愛」大樓命名……我們應該鼓勵社區人士以及學校師生參與校園規劃,讓校園空間與周圍的自然人文脈絡結合,發展自己校園的特色,並促進使用者對於校園空間的歸屬認同感。

從都市永續發展的角度,校園空間就像公園,是一個很重要的綠色的可供都市呼吸的肺,同時也是增加土地水涵養、排除地面逕流的地方。當都市已經成為水泥叢林的時候,充滿硬鋪面已經幾乎找不到透水層的校園空間,對環境的破壞無疑雪上加霜。南部有一間環保示範小學,居然為了鋪設樹脂纖維標準跑道,以致刪減購買樹木的經費;另一所學校就在地方運動場的旁邊,也為了設置跑道而砍伐原地上的樹木,令人感嘆!

校園空間的設計不是由校門、圍牆、教室、標準跑道、遊戲器材等排列組合的拼圖遊戲。唯有回到教育本身,探討學童學習、遊戲的本質,暫時拋開我們習以為常、不加反省的空間分類,才能發揮更大的想像空間,讓兒童盡興地在校園中生活。

Photo by Artboard Studio on Unsplash

適合學生的班級活動:創意校園,畫地圖

  1. 目的:幫助同學重新檢視校園空間使用,對於不同性別或弱勢者是否足夠友善。
  2. 進行方式:
  • 請老師準備一張校園地圖,對校園內現有的各個區域、建築物均標註名稱,帶領全班同學指認一次。
  • 分組,一組5–7人。由組員腦力激盪,重新規劃校園,包括空間使用、建築物重新命名……等。
  • 展示各組畫好的新地圖,再由各組輪流報告。

延伸活動

可將「創意校園,畫地圖」延伸為全校的創意比賽活動,以刺激校方作為行政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