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xtabtmfibleste63j2 Fg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她鄉

編輯室報告

呂明蓁 / 本刊總編輯

2002年,我回到臺灣任教,帶著在美國做國際學生異鄉適應研究的熱情,看似理所應當的投入新移民¹的研究。在朋友的引薦下,我加入在高雄美濃才成立不久的「南洋台灣姊妹會」,往後幾年常常開車往返臺南和美濃,和在地的姊妹有一段難忘的回憶。與此同時,我也開始了在臺南、嘉義的越南姊妹們的研究訪談,在一次次的訪談中,聆聽她們飄洋過海,在臺灣安身立命的故事。或許是因為留學,有過那種離鄉背井,在異地生活多年的經驗,我很能同理她們那種來到臺灣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處境。但留學和移住海外這兩者畢竟有所不同,前者目的是學習,在異鄉大多是過客,而後者,是有落地生根的打算。

[1]新移民(官方大多以新住民稱呼)原指來自東南亞,因為婚姻關係移居臺灣的外籍人士。他們的子女被稱為「新二代」。

臺灣自1980年代為了經濟的發展,開始制訂移民移工的政策。1990年代的婚姻移民現象逐步為大眾所重視。婚姻移民到臺灣的故事從1994–1995年間不斷地被紀錄著,直到現在。無論是研究論文,亦或者是紀錄片、影視作品等,這些年來形成一個很豐厚的資料庫。這20多年來,研究論文以「外籍新娘」、「外籍配偶」、「新移民」為名的有上千篇,更遑論期刊論文與書籍。紀錄片就我所記得的,信手拈來,從台灣南洋姊妹會的新移民三部曲「外籍新娘在美濃」、「飄洋過海的家」到「姊妹賣冬瓜」,還有許多紀錄片工作者紀錄著的,臺灣其他地方新移民的生命故事:「我的強娜威」、「黑仔娶某」、「阿草向前衝」、「夢想理髮店」、「失婚記」、「春天的黃櫻桃」、「神戲」……等。從紀錄新移民來臺日常的苦辣酸甜,到為了適應新生活展現出的強靱生命力。真正符應了唐朝詩人黃峭那首遣子詩寫的: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識字班之歌:日久他鄉是故鄉

有一次在美濃黃蝶谷聽到林生祥和交工樂團用越南古調譜曲,鍾永豐、夏曉鵑作詞,黎氏玉印唱的「日久他鄉是故鄉」,心就這樣的酸了起來,從此這首歌好像紮根在了心上,常常會不自覺的哼唱著。這首歌,是識字班之歌,也是新移民之歌,說出了新移民姊妹的心聲與心境轉折;從「天茫茫、地茫茫,無親無故靠台郎」、「月光光、心慌慌,故鄉在遠方」到「朋友辦識字班,走出角落不孤單……識字相聯伴」、「姐妹班、合作班、互信互愛相救難……連四方,日久他鄉是故鄉」。這首歌,是首姊妹思鄉之歌,但也是一首相互激勵之歌。此後經年,這首歌伴著我走過許多深夜整理新移民訪談逐字稿的時光。姊妹會也從這首歌的年代開始了,從相救難到社會倡議的路。

新移民姊妹在季刊的發聲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曾在52期邀請到美濃識字班的創辦人夏曉鵑(對,就是那個歌詞「朋友辦,識字班」的「朋友」)做了一期的專題「我是你們的姊妹 — 新移民女性的聲音」。這一期有新移民的發聲,有從事新移民權益工作相關的人士談新移民在臺灣遇到的歧視與不平等的待遇;還有關心這議題的專家學者來分享研究成果。其中新移民發聲的5篇文章,不管是洪金枝與舒潘瑤從性別的角度來解析母國的傳說、習俗與文化,或是洪滿枝談及在臺灣家庭生活中的性別觀察,都相當動人。有1篇(或者說是2篇)是美濃姊妹蘇科雅跟她大女兒的文章:科雅用母親的角度談她積極參與社區活動,還有到校園分享多元文化的經驗與觀察,當時還在就讀小學的女兒則寫跟著媽媽回娘家的快樂回憶。當時曉鵑在專題序裡提到,她憂心整個臺灣社會對新移民的歧視會延伸到他們的子女。我也有相同的憂慮,尤其是常常在教育現場聽見教師及家長對新移民的刻板印象及歧視,延伸到對所謂「新臺灣之子」、「新二代」的偏見。

以臺灣為家,與下一代在臺灣站起的新移民是臺灣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師資培育的機構教「多元文化教育」多年,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的相關文化及教育議題,因其社會關注度在我的課綱中佔有一定的位置。我常常會不經意的挑戰學生的思維:「在一個父權社會中,子女通常都是以從父族姓為主,為何在談到婚姻移民家庭子女時會以『新臺灣之子』、『新二代』稱之?」「當我們在稱『新臺灣之子』或『新二代』時,你會想到什麼?」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體察到我想引導他們思考的,隱含在教育中的缺陷思維。在臺灣社會「刻意的」把新移民女性塑造成「問題」族群時,下一代也會被標籤化,被視為可能出現「問題」的族群。

然而,真是如此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在大學上課時已經有學生在自我介紹時說自己是「新二代」,侃侃而談自己的跨文化/多元文化背景;在許多學術場合或政府代表會議,新二代會為自己或上一代倡議發聲,或爭取正視新移民族群的語言文化,或慷慨激昂的要求各項教育政策要納入新二代觀點。在這種時候,我都會帶著微笑,仔細聆聽,因為這是臺灣多元文化的展現,也是我們在教育路上一道美麗的風景。這麼多年來,當「新娘」變成「老娘」之時,號稱「新二代」的子女也成長成臺灣極具影響力的新世代。

100期的起跑,讓新二代發聲,象徵傳承

這一期,編輯團隊設計了一場世代對話,邀請了長期關注東南亞移民/移工議題的張正來擔任本期專題主編,我們在專題籌備會議時本來有個雄心壯志,想在「新移民在臺灣」與「新二代留聲機」中加入多元性別的議題,但苦思不得人來,於是還是回到新移民女性與新二代的對話中。

張正在專題引言寫道,他原本想挑戰在新住民領域談多元性別,卻發現時機尚未成熟,因此用媒體和文化人的角度來談新移民在臺灣。於是在專題中,我們可以讀到來自博物館員近年對東南亞移民工相關策展的觀察、表演藝術工作者長年關注移民工在臺的藝文參與、亦有以社工視角在服務時面對跨文化能力的省思;張正更邀請馮玉芳和許育甄撰稿,談她們身為新住民、新二代在臺生活經驗,以及她們眼中所見的社會環境與「新住民」的互動。

還有,我們邀請「新二代留聲機」平臺的幾位博主來談新二代與他們眼中的性別平等教育。「新二代留聲機」成員多為20幾歲的青年,許多還是大學生、研究生,不同於第一代的新住民,他們是一群在臺灣出生、成長、求學、生活的第二代。他們來自不同的跨國婚姻家庭卻又相似的經驗,例如與母親原鄉家人的親情羈絆、在求學或成長過程中面對的自我認同……。新二代留聲機成員們有著敏銳細膩的心思和觀察力,期待透過他們的生命告白,也讓讀者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曾與新二代娓娓道來的故事交相呼應?

圖 / Pexels / Anton H

編輯室有話說:百期的新頁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期數編號進入3位數,100。換句話說,就是發行了25年。

能跟編輯團隊走到這個交接點,可以說是「預謀」。我們編輯團隊在續接任務時就是在等著這時刻!這是一份榮幸,可以見證季刊走向下個里程碑。

季刊走了25年,從民國87年2月1日創刊,第1期到第26期名為《兩性平等教育季刊》,民國93年5月第27期開始,因應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的提出,「正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季刊》。這一路行來,季刊透過各期專題,努力向校園的師生及大眾宣導並闡釋性別平等教育的各項意涵及理念:從學理、法令到實踐、從日常生活的議題到校園中的教育。季刊不僅關注到校園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也擴及到幼兒、特殊需求、新移民、成人、社區、甚至老年與長照中的性別議題。百期的起跑,邀請大家來跟我們對話,回顧過去的主題,跟我們說您關注的議題,讓我們為大家製作更有可看性的《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2023年,100期,我們邁向下一個性別平等教育的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