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新知 II / 閱讀性別的數種方法
紀昕儀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碩士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資料顯示¹,自1970年代中期迄今,全球平均溫度已經40多年年平均溫度持續高於百年氣候值,全球暖化已然是事實。臺灣每年高溫日數逐步增加,以2019年為例,2月份臺北、臺中和高雄測站皆已測得31度的高溫。
[1]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全球氣候監測數據。
除了臺灣,近幾年鄰近的日本也是飽受夏季高溫之苦。2018年夏天,日本因高氣壓籠罩,連續10天超過38度高溫,造成65人死亡,千人中暑送醫,其中7成是男性²。
[2]日本熱浪高溫破紀錄一周 65 人熱死(2018 年 7 月)。
陽光男孩的刻板印象
東亞國家因氣候多雨,撐傘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但是如果是晴天撐傘,似乎就有性別上的差異。在臺灣,女性撐傘在炎炎夏日下步行很常見,但如果提到男性,在筆者自己的印象中,似乎只見過銀髮男性撐陽傘。為什麼年輕或是中壯年男子不願意撐陽傘?只是因為怕麻煩嗎?
從網路評論觀察,筆者認為男性撐陽傘需要對抗的最大敵人是「男子氣概」的社會論述。社會學指出傳統男性行為準則中,若是有造成男性、女性或是整個社會不利的現象,則可以稱之為「有毒的」。若社會對男性的規範中,這些塑造男子氣概的行為無意間造成厭女、恐同情結,便是「有毒的男子氣概」。
男孩從小受到社會對男性氣概的期待所影響,社會論述不斷透過互動與理解加深對男性的刻板印象。在日本普遍論述認為男人應該要擁抱陽光、曬黑才健康等說法形成「有毒的男子氣概」,進而攻擊那些不符合男性期待形象的異類。男子氣概的實踐如果是為了維繫男性對其他弱勢族群的控制與權威,顯然就是「有毒的」(Connell & Messerschmidt, 2005)。
在臺灣PTT搜尋「男生撐傘」關鍵字可以發現討論文章從2012年跨至2018年,遍及男版、女版、男女版以及八卦版,而從文章下推文的回應可發現不少對於男生撐傘的批評:「男人撐傘很娘」、「沒當過兵嗎?嫩」、「會撐傘的男生不外乎:甲甲、文青、娘宅、病弱男」,彷彿男人就「應該」要不怕曬、不怕熱。使用「甲」、「娘」來做為貶低的字眼,便是將社會中女性與同性戀社群視為較為低階的份子,藉由拒斥女性的行為當作規範男子氣概的標準,進而攻擊那些不符合期待的男性,以鞏固男性的上位作用。
隨著氣候異常情況加劇以及紫外線暴露風險提升,撐傘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中暑與皮膚傷害的威脅,但是這些「男生撐傘很娘」的論述阻礙了部分男性想保護自己的想法,讓男性撐傘成了必須在意社會觀感的行為。畢恆達(2003)認為讓男性形成性別意識的方法之一,便是引導其省思男子氣概的束縛,並從中尋求鬆綁的可能性。當男性察覺到自己也受性別氣質的限制時,便能理解社會建構下的不公平與歧視,進而了解自己是有實踐多元男子氣概的選擇。
紫外線的無差別攻擊
臺灣夏季紫外線指數在天晴時往往是過量級甚至是危險級,以過量級為例,當皮膚曝曬在陽光下超過20分鐘即有可能造成曬傷。皮膚過量暴露在紫外線中除了曬傷與加速肌膚老化之外,更會造成眼睛傷害例如白內障,或是提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因此防曬的重點不應該著重於美白,而是為了防禦紫外線。
紫外線看不到但無所不在,能量比可見光高,可以穿透皮膚直達真皮層。隨著1970年代發現南極上空臭氧層減少的影響,部分太陽照射產生的紫外線無法被臭氧層所吸收,因此造成進入地表的紫外線增加。世界各國開始測量並制定紫外線指數,以提供參考資訊給民眾當作外出時準備防護措施的依據。
為了皮膚健康,避免過度暴露於高紫外線的環境是最好的方法。因此防曬第一步應是盡量減少曝曬時間,例如避免在紫外線最強時段出門,若非得出門則須做好遮蔽皮膚的工作,例如長袖衣物、帽子、陽傘與太陽眼鏡等。如上所述的衛教資訊常見於皮膚科診所或各大醫院,經媒體與網路傳播民眾也多有一些了解,那為何男性依然與防曬的距離有點遙遠呢?紫外線攻擊皮膚細胞,甚至可能造成DNA損傷,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並不會因為是男性就減少攻擊力,但男人為了維持「男子氣概」寧願讓細胞受損、不健康也沒關係,那與所謂陽光男孩的健康形象是否矛盾?
筆者認為關於紫外線傷害皮膚的知識,在國中階段有健康教育與理化科目會提及,而在高中階段物理與地球科學甚至生物科目都會再深入探究紫外線來源與傷害程度。因此若能配合課程融入性別議題的討論,從愛護身體的角度出發,讓學生了解「男生撐陽傘」是一件正常的事,而當他們有足夠的科普知識,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娘」、「奇怪」等評價時,也能侃侃而談防曬的必要性以及撐陽傘的正當性,讓那些「男生不應該撐陽傘」的論述可以漸漸被淘汰。
從撐傘開始思考地球怎麼了
全球暖化問題常被類比成地球發燒了,以警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可以有所行動,降低對環境的危害。從最一開始日本的例子可以發現,氣候變遷並不遙遠,筆者認為若能從日常中體認到環境發出的警訊,有機會提升友善地球的能動性。因此「日傘男子」的相關新聞除了可以從新的社會現象討論氣候變遷,也可能提供男性一個認知到環境警訊的機會,甚至「撐陽傘」可以成為友善地球的行動。
近年研究資料發現防曬乳中的化學成分可能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與生存,不是只有去海邊玩才會讓防曬乳進入海洋,一般人日常擦的防曬乳,每天洗澡後化學成分經由廢水處理過程,最終仍會進入海洋。因此物理性防曬例如遮陽外套、陽傘才是最佳的防曬工具,除了功能上最能達到隔絕紫外線效果,在環境保護上也是友善地球的好選擇。
近年都市高溫時常打破紀錄³,造成多人喪命、野火燒毀林地,除了氣候變遷影響也與都市的「熱島效應」有關。都市中樹木少,降雨無法吸收水分進行蒸散,太陽熱容易聚積。大樓林立,空調設備不斷將熱氣往外排放,加上柏油路面以及混凝土建築容易吸收熱,使都市即使已經晚上依然持續高溫不下。多數人應該都有此經驗,正中午在樹蔭下,即使艷陽高照也能找到一絲涼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字面上來看,古人早已明白如何應對酷暑,但現代人只顧尋著冷氣房移動,早已忘記大樹遮蔭的好處。
[3]熱死人!全球高溫 這些國家屢創紀錄(綜合新聞)。
環境問題應該不分性別共同面對,放棄男性中心主義的世界觀是解決的第一步。男子氣概傾向於人定勝天,以征服的態度面對地球,因此社會觀感認為男性大晴天撐傘是一種軟弱的形象,在太陽下曝曬才是硬漢、是一種MAN的意象,黝黑膚色是不向自然屈服的勳章。但是筆者認為「男人撐陽傘」可以提供男性一個不一樣的思考角度,從撐陽傘時體感溫度的差異開始,覺知環境與人類互動的關係,體會到環境正在變遷。進而改變與環境對抗的立場,轉向了解環境、察覺環境的問題並產生行動的可能。
新聞文章融入教學的應用
性別教育的融入往往是在那些看似「正常」中找出隱含的性別議題。「日傘男子」的相關新聞可以開啟學生的討論,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那些框住我們的性別刻板印象。如前面幾段所述,男人撐陽傘的議題討論背景可以是關於氣候變遷(地球科學、理化)、皮膚保健(健康教育),也就是說老師不需要另外準備完整的性別教育課程,而是在相關科目做教學活動時,就可以找機會帶入議題於課堂中討論。教育現場老師們時常擔心進度上不完,如何再挪時間做完整性平教育呢?筆者認為性平教育貴精不貴長,性別意識的培養若能潛移默化進入一般學科中,才能真正達到開性平之眼的效果,而短時間的新聞議題探討,可以融入課堂教學又能提升性別敏感度,何樂而不為?
建議現場老師在針對全球暖化、氣候、光學、高溫因應策略等內容授課時,適時加入新聞文章讓同學閱讀,之後詢問他們對於男生撐陽傘的看法,支持與不支持的理由。也可以將教學活動拉到戶外,實際在大晴天下,讓男學生實際撐傘體驗,思考為何我們很少在街上看到男性撐傘。接著老師以科普或衛教的角度切入防曬的必須性、原理與策略,引導學生思考為何防曬需要分性別?既然大家覺得雨天為了防止衣物淋濕甚至預防感冒撐傘很正常,那晴天為了阻隔紫外線以守護皮膚與眼睛健康有什麼好奇怪呢?
筆者以此議題為主軸,設計如下的教學小錦囊,提供一些議題討論的方向,希望透過簡單的方式讓老師可以輕鬆將性別議題融入教學,培養學生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敏感度,並鬆動單一觀點的男子氣概。
參考文獻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Connell, R. W., & Messerschmidt, J. W. (2005). Hegemonic Masculinity: Rethinking the Concept. Gender and Society, 19 (6), 829–859.
Johnson, A. G. (2008)。性別打結(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群學。(原著出版於 1997 年)
Kindlon, D., & Thompson, M.(2016)。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吳書榆譯)。商周。(原著出版於 20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