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xgzssmyn9kc9l5cxsr1uq

以女性主義理念為核心的課程設計──課堂性別平權意識促進經驗分享

性別新知 Ⅰ / 性別教育不可能這麼好玩

楊鳳麟 / 國立臺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女性主義的發展對於性別平權運動的推動功不可沒,自19世紀末第一波女性主義以來,女性主義運動主要的研究重心,在於為女性及其他弱勢族群創造更多的平等與權益。本文將分享如何應用女性主義教學理念在大學課堂,以增進大學生之性別平權意識。

圖 / Freepik / Freepik

學生的經驗,合法的知識來源

女性主義教育學者認為,每一個人都是知識的擁有者與知識建構的來源,適當經驗分享是重要知識取徑,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及發聲亦然,師生之間的知識可以產生共鳴及映證。而教師該如何促進課堂內有效知識的建構呢?如Hayes&Colin(1994,轉引自游美惠,2004)認為個人具體的經驗實例可作為有意義的教學方式,進而促進、鼓勵學生的發言。

事實上,教師拋磚引玉式的個人分享,的確在引導學生發言上頗具成效,能引發學生的經驗共鳴,以謝小芩、王雅各(2000)的研究為例,可以看到具有女性主義意識的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分享。接受此份研究的大學教師指出,許多生活內的小事其實與性別議題息息相關,透過發現個人實際經驗的共通性,能喚醒學生的性別意識覺醒。

我們有很多性別相關的經驗,但從前沒有把它讀成性別,沒有把它看成是一個制度性的對女性的(影響)。但這種課程就是讓你發現,大家都有同樣的經驗,不是個人的問題。…教課第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必須要和學生有很強的關連性。(頁65)

這種由教師自身性別經驗分享作為開始的方式,我也應用在課堂教學內,例如在討論「性別的社會化」主題時,我帶領學生一齊思考男女兩性對於交通工具的使用程度,探尋男性對於機械的操作與使用能力上是否天生比女性優異?詢問針對「馬路三寶」的性別刻板印象,學生們一致呈現出「馬路三寶大多是女性」、「女性較不會開車」的想法。但在我分享家中汽車的使用情形,揭開臺灣社會習於讓男性有更多機會使用家中汽車、或為成年男性兒孫添購汽車的習慣;女性因較缺乏使用汽車機會以致練習不足,導致社會大眾普遍具有「女性『天生』比較不會開車」的性別迷思。我們可以試問,若女性在成長過程內接觸汽車使用的機會和男性同樣多,在練習機會較均等的情況下,男女性的開車技術其實是否不會有明顯差異?我進一步舉某位曾修習課程的學生家庭為例,該生的母親開車技術比父親優異,因為其母親的職業為公車司機,開車的機會比父親多很多,練習得多自然開得好。

透過以上例子,看到學生們頗有共鳴的表情,他們開始能理解許多諸如此類的性別「天生」迷思背後,潛藏了社會文化及傳統賦予不同性別的期待與資源分配不均,而並非男女兩性天生的差異使然,也進一步開啟深化學生的性別之眼,能以不同的角度來思索性別現象,此外,學生們的性別平權知能提升情形,也將由文後學生的心得回饋分享可茲得證。

多元化、開放式的教材運用

(一)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落實「性別主流化」概念為課程核心基礎,課程分為二大主要範疇,第一部分為性別建構與社會化,透過爬梳與反思性別元素在社會文化的形成脈絡與權力運作,如何透過家庭、社會,學校乃至媒體的形塑發展,識讀出性別建構的過程與影響;第二部分為性別權力與政治,透過探討性別政治在婚姻、家庭、性傾向等議題的角力,連結同志、婚姻平權等當代時事議題,幫助學生擁有針砭時事暨剖析議題之能力。為了達成課程目的,在教材選取上以《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的使用為主,以幫助學生增進性別知能學習,並依據每週課程主題補充相關教材。

(二)教材運用方式

我在教學現場多方面參考不同知識取徑,藉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引發學生投入討論。教科書的使用方面,女性主義試圖打破單一觀點,教科書並不是唯一權威知識來源,而是諸多的知識來源之一,除了固定的教科書《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三版)》的使用之外,每一次針對不同的主題,我會介紹一本與主題相關的書籍作為教材的補充,例如以西蒙波娃的《第二性》來說明性別社會化的過程,引其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出來的」,探討社會文化對於性別的養成過程,是如何深入日常生活;透過《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一書的介紹,如同書內所言,男性的情感教育被有意識地剝奪,表露情感不被鼓勵,被視為陰柔表現,進而探討「性騷擾與性別霸凌」主題內觸及的男性陽剛氣質養成與性別霸凌的關係,並對不同的性別氣質賦予同樣正面的觀點與意義。

與此同時,我也大量使用多媒體資訊作為教材。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手機成為人類接受與發送資訊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大學生已習於使用網路通訊吸收、學習新知,學生對於多媒體素材特別有感觸;作為教師,我也能及時更新課程相關的新資訊。舉例來說,運用對於歌手蔡依林〈不一樣又怎樣〉歌曲,討論人權的重要性,特別是同性戀者的權益在公共領域與法律範疇內的處遇與限制等;放映影片〈這個影片重新定義了像女孩子一樣這句話〉,帶領學生討論性別社會化過程內對於女性刻板印象的塑造,藉此指明人們的意識型態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影響之深遠。

評量成果展現:學生性平知能提升回饋分享

知名女性主義學者hooks(1994)曾指出,教育本身是指引學生學習融入的過程,學生透過學習獲得增能,並藉以改變自身先前邊緣化的處境,從覺察自身的邊緣性力量中進而可實踐自由。女性主義終極目的在於改變社會現況,不單只是學術活動與知識累積,而是運用行動促使社會與個體進行革新改變。如同Lather(1988)陳明,女性主義代表著拒絕接受現況,社會與個人的改變應成為女性主義研究目標;Reinharz(1992)即以女性主義行動研究為例,闡述「行動」的重要性。她說「對於女性主義者而言,研究行動最少需具備行動的目標,就算目標不多,也比『基礎性研究』更有意義價值。」(p.178)

的確,從事教學最令人倍感欣慰之處,便是看到女性主義教育理念對於學生學習的幫助,學生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後獲得性別增能(empowerment),在性別議題上開始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俱備改善自身處境與社會環境的行動能力,這正是女性主義在教育上的重要目的:培育出有獨立思考能力及改變能力的社會行動者,為社會與個人生活帶出實際的改變。以下摘錄修課學生修習課程的心得與個人反思,可以看出學生獲得性別增能所帶出的力量與改變。

(一)性別霸凌主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諺語是我在上完本課程後第一個想法,雖然同樣都是男生,只是因為先天或者是後天因素培養出來的個性或性傾向,因著與自己的個性不同或傾向不同而分出你我之間的差別,或甚至做出傷害對方、羞辱對方,在我認為都是不可以的。世界上各種人都有,雖然不可能人人你都能接受、喜歡,但是我們能做的最基本就是尊重對方,並且不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修課學生A — 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 期末個人報告)

(二)同志平權主題

在課堂上看了老師播放同性戀相關的電影,還有對同性議題的演講,讓我感觸很深,人因為異性戀、同性戀甚至是雙性戀的不同,把自己框架住了,在生命危急的時候,沒有法律承認關係的家人,無法簽署手術同意書,有可能在這個瞬間,生命就這樣消逝了……現在的多元成家挑戰了現有的法律和我們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法律制度的匱乏造成一些同性家庭實質權益的損害,甚至有可能在醫療上耽誤到生命,希望我們的社會可以一起努力,改變現在狹隘的觀念。(修課學生B — 國語文學系 — 期末個人報告)

(三)性別社會化主題

隨著年紀的遞增,媽媽也一天比一天衰老,無法負荷家中大小家事,所以會讓我和弟弟「公平分配」家事。但媽媽的公平似乎又不是我所想的那回事,她會將較細瑣、繁雜的工作交派給我,而弟弟則在一旁觀看,當我提出異議時,媽媽總說「因為女生比較會做這個阿!」我聽了覺得很賭氣,因為每次我在忙的時候,弟弟都能在客廳翹著二郎腿,我認為沒有任何一件事是不用經過學習就能駕輕就熟的,那些所謂「女生的事情」也是,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學會縫紉、洗衣、燒菜,都是經過後天學習與經驗累積而成的,每次分配工作總是將所有重擔放在我身上,不讓弟弟有學習的機會,那他永遠都學不會。(修課學生C — 國語文學系 — 期末個人報告)

結論:性別平權的課堂研究實踐

尊重多元價值、意識覺醒、對於權威的省思與挑戰為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若能透過深富女性主義精神的課程設計,將課程設計重心聚焦於意識啟迪及行動轉化,學生將對於不同文化與性別觀點抱持開放的態度,進而延伸至個人日常生活,達成「生活即性別」的教育目標,不論對於教學者及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性別平權實踐與收穫。未來開課設計也將結合更多研究方法與理念,如行動研究、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進一步深厚課程設計之內涵,讓性別平權的知能實踐更具力量。

企盼以上個人的性別教育教學經驗,在略盡綿薄之力之餘,能收拋磚引玉之效,期待更多學術先進精彩的性別平等教學研究。


參考文獻

游美惠 (2004)。多元文化與女性主義教育學:文獻評析與議題深探。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41–69。

謝小苓、王雅各 (2000)。經驗、發聲與性別政治─通識教育中的女性主義教育學。通識教育季刊,7(2/3),47–76。

Hooks, B.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Lather, P. (1988).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Empowering Research Methodologies.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11(6), 596–581.

Reinharz, S.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