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u3vj8k7cvr7zhyajcarpg

畫出愛的界線,練習好好溝通──情感教育活動分享

性別新知 Ⅰ / 性別教育不可能這麼好玩

張敏秀 / 臺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臺中市國教輔導團性平議題兼任輔導員

圖 / Pexels / Trinity Kubassek

由於青少年常會「為情所困」,為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在學期初規劃了一場「問世間,情為何物?」的有獎徵答活動。一方面蒐集本校學生實際的想法資料,另一方面也想要藉此增加初級輔導的效能。學生不僅在彼此互動討論中,能夠有更多心得的發酵,老師在教學現場也可以藉此機會與學生討論相關議題,提供支持還有延續的關懷。希望藉由學習單的引導,以及後續演講和文字整理,能夠提供青少年一個表達練習的園地 — — 劃出愛的界線,練習好好溝通。

人際互動困擾在青少年期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因此在設計問題時運用更廣泛的敘述方式,希望學生藉由題目反思目前人際互動的狀況,也表達自己對於情感的想法。目前國中教育階段性別平等課程為重大議題,情感教育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本次活動主要針對青少年在交往、互動時容易出現的偏誤想法進行設計,針對情感關係中的自我概念、過度神化愛情魔力、情緒勒索、過度追求、人我界線模糊以及自我保護等方向設計出12題是非題。並在答題過後,增加一排顛倒字句強調及提醒:以上是感情中容易出現的偏誤,太執著容易對自己還有他人造成傷害!

本活動配合開學友善校園週,邀請七、八、九年級學生自由參加本次活動,透過主任、組長在相關會議,鼓勵導師與學生一同討論參與,經過一週的宣導活動後,回收有效問卷300份,而後把學習單回收結果,分成:1.情感中容易出現的偏誤調查2.情感教育徵文優秀作品,讓老師們日後教學可以運用,也徵得同學同意後,匿名、電腦打字公開分享。

「問世間,情為何物?」有獎徵答學習單正面

一、情感中容易出現的偏誤調查

以下為情感中容易出現的偏誤調查結果:

情感上的偏誤會影響人們交流時的互動還有期待。以上問卷是記名回收,難免會有些失真,然而,仍舊有學生贊同某些偏誤,也願意承認。想必,這些偏誤或許在他們眼中,是情感交流以及表達感情的重要指標或是需求。像是第10題:「如果我對他/她很重要,他/她會記得我說過的話,在乎我所重視的一切」。有高達34%的青少年認可這樣的觀點,除了凸顯在情感關係中互動語句被理解以及認同的重要性,也透露出自主性可能會為了要滿足對方期待而受到挑戰,增加了相處時,彼此在字字句句互動時的壓力,以及在對事物的認同相左時,會因為要維繫感情而放棄自我的想法和堅持。

而最令筆者擔心的是有7%的青少年覺得:「如果我愛她/他,我要盡量滿足她/他,使他/她快樂,不能拒絕。」這或許也回應了在情感關係中青少年會難以拒絕(拍攝親密照、被當工具人)要求的狀況。現場的老師們可以去私下深究個別原因,或公開引導學生在課堂討論,融入課程,這些資訊也會整理成報告,由主任在校內性平教育推動委員會以及導師早報等相關會議提供老師做為初級輔導之參考。

筆者在本學期七年級的演講時,也運用此資料,帶領學生去探討:情緒的影響力、情感中的偏誤如何影響關係界線?從互動中的地雷找偏誤(不合理的期待),最後引導學生公開的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兩個小時的演講,學生積極的參與還有表達,可以感受到這個主題是如此地貼近生活,也因此在這樣的討論裡,除了教育性的建議之外,也運用了大量的分享以及提問,希望青少年接納自己的狀態,也正視他人不同的期待,在情感相處中,除了擁有親密感,也需要尊重彼此的個體性。

在演講的過程中,也有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直接表達分手,不需要說這麼多,也有學生分享自己談分手,就是直接不連絡,這樣多樣性的想法,一次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體會到每個人所想要的都不一樣,因此多溝通、表達以及理解才會是王道!因為:「你能接受,不代表對方可以;你不能接受,不代表對方知道!」這場演講讓學生以一種更平權、友善的態度,對待在關係中的自己以及他人。當學生可以在感情生活中,更加理性、有策略地去滿足彼此的需求,而不只是固著在自己的幻想泡泡或他人的不合理期待中時,相信情緒勒索、過度追求…等等的困擾應會大大減少,接下來該處理的就會是自我的成長議題(例如:挫折容忍、復原力、調適力)了!

演講活動照片。( 張敏秀提供 )

二、情感教育徵文優秀作品

第二個部分是情感教育徵文優秀作品。藉由引導寫作,讓學生能透過文字的方式進行自我表達,以下是學習單的部分:

「問世間,情為何物?」有獎徵答學習單背面。

此徵稿活動為自願參加,經篩選過後300份回饋中有61件優秀作品進入佳作(其中兩件為老師作品)可以發現當導師也願意投入進行活動時,將會從自身的示範中,讓孩子明白:「情感表達是一輩子的練習!」

更有導師在學生作品入選後,特地到辦公室,想要知道是不是搞錯得獎者?因為這位孩子平常在學校都不交作業,學習興趣低落,從來也沒有跟優秀作品扯上關係,導師在確認是孩子的作品後,大為感動,也跟我們分享她平常如何在班級中推廣情感教育,可見平日有在練習表達的孩子,當有朝一日需要用到時,更能得心應手,臨危不亂!

其實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學,只是如何表達?對每一個人來說,其實都是當下的一種選擇,還有長久習慣的樣子,因此,我們更該趁早鼓勵孩子練習情感表達的技巧,因為當孩子習得更多策略還有方式時,遇到在情感互動中溝通、協調或是結束終止關係時,不僅更能評估自我、理性判斷之外,也能選擇較健康又雙贏的方式來因應。希望可以藉由這些自願的同儕分享,讓更多孩子理解,原來:愛是需要畫界線!分手也可以這樣說!

以下是願意公開的作品,經過分類、再經過3位專輔教師篩選,希望獲選的作品兼具:(1)具體表達想法和訴求(2)內容描述自我想法,但以不批判他人為原則(3)以正向期待來對待自我及他人。或許,每段感情,每個人因應方式不同,但有一些大方向,希望藉此提供給孩子參考。以下是篩選的作品:

延續前面的偏誤自我評估,背面的書寫引導,也讓孩子再次檢視自己的地雷內容,是否也是因為某些偏誤或堅持而對他人有不合理的期待呢?每個人對感情都會有不同的期待還有想像,在接連的自省以及引導過程中,也連貫了孩子的經驗。沒有一段感情是一模一樣的,因此,情感教育我們希望是大方向、正向的引導,而其中的美好還有失落,也是成長很重要的養分。

青少年的感情週期或許不會太久,但是情緒上的波動或是想要長長久久的承諾,可不一定會少!藉由本次活動,鼓勵學生表達自我,提醒在感情中容易出現的偏誤,提升孩子對於他人的尊重還有自我的修正,筆者也發現,現今的青少年,在表達自我上的細緻,也很清楚自己的需求,但是,劃出界線的勇氣或許還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鼓勵,希望運用本次活動的結果,讓未來的課程規劃或是活動能延續動能,持續鼓勵孩子──畫出愛的界線,練習好好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