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智能障礙生的性平教育
蔡嘉峯 / 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教務主任
靜思平等,反思平等,何謂平等,人等視之。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之定義乃在於以教育之方式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然而,性別平等是一件理當存在於社會上的事實,但卻需要用教育來加以教導其平等之內涵,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是否已預設其不平等的現實情況,抑或是教學現場學生教與學實質需求,值得我們省思與探討。近年來性別平等教育意識提升,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議題融入說明手冊亦將其列為教育議題之一,在特殊教育現場教學之重視猶為重要。從擔任特殊教育之教務行政工作以來,不難發現在教育政策之推動上,非常重視身心障礙學生之性別平等教育,並且也落實學校督導與諮詢資源的整合。以下茲就學校教務行政角度反思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現況、推動方式、面臨困境及未來方向建議分述之。
學校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現況
特殊教育是連續性的過程,近年來特殊教育的變革與進步,冀望從普通教育的課程調適出屬於特殊教育的課程架構,並且兼具個別化教育的精神,提供學生適性且快樂學習的課程,發揮學校行政最大的效能。一般而言,學校行政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各個面向之實施現況,從實務經驗中了解到大多數學校會從教師、學生、家長與資源等幾個面向進行運作,說明如下:
(1) 教師面向:辦理性別平等教育研習、工作坊,辦理教材教具競賽、成立性別平等專業社群,以提升教師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知能。
(2) 學生面向:除了課程教學的議題融入與主題式教學外,亦辦理學生性別平等小團體活動、小劇場表演、繪畫創作、寫作競賽,讓學生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學習性別平等相關概念。
(3) 家長面向:以親師座談、親師溝通與家長小團體研習,提供家長正確的觀念與家庭教育方式。
(4) 資源面向:學校會定期採購性別平等相關圖書、影音、繪本與教具,提供完善的資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使用。
綜上所述,可以了解無論在教師、家長增能研習的辦理、課程與教學的規劃推動或是圖書資源的提供,學校行政的定位極為重要,在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工作上也有其角色與責任。
性別平等教育實施之重要性
反思為何要實施身心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在教育現場的我們知道智能障礙者不因其智力因素的限制就沒有性的本能和性的需求,當智能障礙學生到達青春期亦會面臨生理的變化與性的議題,而因為學生智力因素,學生面臨生理的變化往往無法立即性的反應與理解,面對性別議題以及性別平等的抽象概念,亦較難類化理解,且因其認知之限制,有時對於情感之反應較為直接,較無法以合宜的態度和方式去面對性別議題所產生之行為。
所以藉由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推動,特殊教育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教導學生如何面對青春期身體上之生理變化,也可透過課程融入方式讓學生認識不同性別合宜的相處之道、人際溝通表達方式、人我關係與身體界線,並且建立正確的性別議題知識與觀念,讓學生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亦可以健康、正向的態度面對性別平等議題,增進未來適應社會自我保護的知能與能力,並達到性別平等教育學習之成效。
反思學校性平教育之推動困境
學生從家庭生活、學校教育至進入社會,都會面臨性別平等之議題,在行政工作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實踐過程,可以了解部定課程或校訂課程通常以議題融入的方式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亦有學校規劃校訂課程或彈性學習時間,以主題式課程進行教學,但學校行政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業務並非全然順利,有時亦會面臨困境,以下從課程規劃、教師教學、家長支持、學生學習情形等方向進行困境探討與反思:
1.教學規劃有時偏重特定主題,縱向教學主軸整合不易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主軸多元,教師教學有時採生活或課程中議題融入方式,不易整合成完整的系統性資料,而教學現場中亦可發現身心障礙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實施,目前注重的大多仍是學生對於身體自主權和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及危險場域的判讀等預防機制的教學。其實教師在教學上仍需藉由多元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實務演練,結合家庭支持以及教學後的持續宣導與複習,才能讓身心障礙學生了解完整的性別平等觀念。
而大多數特殊教育學校皆有不同學部,因國小部、國中部學生障礙程度較重,而高職部除直升學生外,大部分學生皆是縣市內各國中安置就讀之學生,跨學部之性別平等教育縱向聯繫之規劃整合不易,若學校以校本方向整體規劃,亦需考量高職部學生之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銜接的完整度,進行滾動式教學調整。
2.教師教學自主性高,性別平等社群參與度低
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教學課程的實務上,教師本身必須有正確觀念與理念,並且要統整教學的脈絡和連結相關資源,藉由與各任課教師的共同合作,結合親師溝通與家庭力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了解正確的性別平等概念,讓學生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與尊重。
然而特殊教育教師需花許多時間準備自編教材、進行課務教學工作、教導學生生活自理、處理學生行為及辦理相關業務等,雖願意參與學校會議及教學研究會,但對於性別平等教師社群參與度較低,只願意配合學校在課堂上進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教學。
3.辦理教師與家長增能研習的困境
在教師方面,行政規劃辦理性平研習的主題是否符應教師教學現場的需求並能提升其知能,僅透過研習後調查問卷的回饋是不足的。辦理研習時有些因素會影響教師知能提升的效果與參與的動機,例如講師的演講是否能結合實務經驗引起大家的興趣,是否能貼近教學現場的情境問題,是否有衡量教學對象障礙學生的程度等,都是教師的動機因素;又因教師平日教學工作繁忙,亦較無法在平日進行全校性的教師增能研習,僅能以假日辦理。而實際參與研習之教師是否真的具備了性平的專業知能,並能透過研習將所學運用到教學現場中,這都是可再深入探討的部分。
在家長方面,有時常面臨家庭的支持度低,生活教學不易延續,當學生到了青春期,會有生理上的性需求時,家長有時不知該如何正確的引導或教導孩子正確的方式,甚或阻止其行為,間接剝奪了其對性的認知。部分家長工作亦較為忙碌,偏鄉亦有隔代教養情形,對於孩子的關心與親師溝通的重視度較低,學生在家庭的延續性教學也會增加困難度,學校辦理家長增能研習時,參與度也較低。
4.學生障礙程度殊異性大,整合式主題不易全面推動
特教學校之學生障礙程度殊異性大,多數課程皆會分組教學,當學校行政與教師共同整合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在實務面對於認知障礙較重且生活自理功能低落的學生,有時在教學上較難達到性別平等教育之目標,教學成效不易顯見,容易造成教師降低教學成就感。學校若有性平案件發生,學生認知障礙程度以及表達能力亦會讓案件處理與調查上更為費時,並且占用許多行政工作時間,間接造成繁雜的行政工作量。
性平教育課程推動之建議與回饋
從學校行政的角度反思性別平等教育推動的樣態,不該只是建立三級預防的輔導機制或侷限於性平案件的處理,而是應該結構性的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各層面推動的完整機制,積極的保障學生受教權,建構讓學生學得會的性別平等概念之課程與教學,這才是學生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而在推動性別平等的行政業務上,不該僅是資料的填報與堆疊,又或是為了繁雜的性平訪視或計畫工作而準備,應該將心力放在如何提升學生性別平等之意識以及面對未來之能力。
學校行政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業務,可邀請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有興趣之各學部教師組成學習社群共同推動,訂定統整性的主題式教學或系統化的議題,讓教師進行教學。而辦理研習的部分可以藉由討論彙整教師教學需求之主題,辦理適切主題的增能研習;家長的部分則可以透過親師溝通、學校辦理的親師座談會議或家長小團體活動,了解家長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想要了解的主題,進而由學校結合家長會的力量,共同推動家長增能研習,提升家長參與度,也提升學生在家庭的教學延續性。
再者,生活中隨處皆有性別平等之議題,教師在性別平等課程的教學以生活化的媒材或時事融入課程,有時亦較難以制式化的表件去呈現教師在實務面向的教學紀錄,故行政人員必須有系統化的規劃,考量性別平等課程的縱向連結與橫向聯繫,才能讓學生習得完整的性別平等議題。
身心障礙學生因其殊異性較大,應依障礙程度與需求提供不同的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設計,教師在課程設計必須提供有系統化的組織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善用資源及教學活動之設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從類化至內化是一段教學的歷程,身心障礙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較難類化,所以身為教師的我們要以學生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或疑惑,進而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模擬真實狀況的演練與回應,持續強調正確的觀念與態度。
而學校行政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除了建置軟硬體的設備,亦需進行線上教學資源之整合,才能提供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完整性的參考資源,讓性別平等教育更為完善。
結語
人生而平等,彼此尊重是最基本的價值,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特殊教育學校之成立,在於提供中、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學生合適的教育安置與教學之服務,就教育功能及安置理念而言,特殊教育之目的皆在於引導個體發展潛能以適應社會和服務社會。而特殊教育的性別平等教育已歷經多年,身為特殊教育的行政推動者更應該實際去面對現場端的問題,性別平等教育並非制式化的標準答案或實施型態,而是一種民主社會下,多元議題的展現,身為教育行政人員或教師需要時時反思現場學生之需求。教育是一種開放式的對話,學生不該被迫認同與接受社會意識權力的偏見,我們強調的是立足點的真平等而非口號的形式支持,我們必須教導學生尊重彼此的生命價值,平等對待彼此的生命價值,保護彼此的生命價值,才能在和諧的社會中,讓每一個人在性別平等的理念下,都可以成為自己想做的那一個,唯一的自己,創造屬於自己唯一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