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108 課綱融入性平教育回顧與前瞻
王婕|國立和美實驗學校高中部數學科教師
性別平等教育之國際與國內發展脈絡
一、「性別平等」是全球永續發展重要課題之一
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性別被國際組織視作重要項目;1995年聯合國第4屆世界婦女會議則通過「北京行動宣言」,宣言中以「性別主流化(GenderMainstreaming)」作為促進全球性別平等之重要策略。
21世紀之初,2000年聯合國千禧年領導人會議的千禧年宣言中也提出了八項國際發展目標,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中有兩項與特定性別直接相關。2015年聯合國更訂立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17項目標及169項細項目標,其中不但各項目標彼此息息相關,且均與性別平等議題產生連結,更設定單一目標直指性別平等之重要。
二、臺灣性別平等教育之實踐
2000年臺灣也開始在政府與民間團體間出現性別主流化一詞,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¹,臺灣於2007年正式加入CEDAW公約,並在2011年3讀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要求各級政府機關必需採取立法或行政措施,消除性別歧視,並積極促進性別平等各級政府行使職權,應符合公約有關性別人權保障之規定。
[1]行政院性別平等會https://gec.ey.gov.tw/。(搜尋時間:2021年6月13日)
2004年臺灣公布並於2018年修正了《性別平等教育法》(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總則中將性別平等教育定義為「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第3章則除了強調「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第19條更明示:
-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三、素養導向之教育脈絡
在臺灣,十二年國教課綱以核心素養為主軸,以助於國小、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課程連貫發展,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統整。「素養強調教育的價值與功能……重視教育的過程與結果」(蔡清田,2012,頁11),又因議題常是涉及人類發展與價值的社會課題,其經由不同領域/科目加以探究,有助於學生統整各領域的學習內容,更能豐富與促進核心素養的陶成(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
所以,在《總綱》中明確規範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的19項議題,其中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共分為9大學習主題,主要內容是從自我覺察出發,到發展健康良好的人我互動態度與技巧,以期能達成平權互重的社會共好,這些都是需要透過各學科為學生打開多元視角的學習才得以完整實踐的。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 — — 以數學領域教學為例
性別平等教育,是一種理念與價值教育,希望能讓學習者,站在辯證多元的角度,思考現代社會與文化中的性別相關議題(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近幾年在教育現場中越發重視性別議題與國際視野,各科課程及考試出題方向與內涵也逐漸願意跳脫制式的記憶知識,期待學生學習能理解脈絡並重整活用。要一起拆除性別刻板與框架的違建,讓我們一起從教育開始!
在做議題融入的過程中,教師本身的心態與素材準備、微歧視的覺察等,都是需要自我增能、高度的自我省思能力及夥伴共創與支持的,於是在閱讀了許多研究數理教育中性別差異的量化文獻後,讓身為數學教師的筆者更加理解,若能在課程設計中用更多心思去將數理教學結合更多真實世界的情境與理解脈絡,將可以不分性別地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首先,將性平議題融入課程之前,教師本身心態的準備極為重要:自我對於性別平等的體會與覺察是否清晰且敏銳?回顧教學歷程,是否曾經因為學生性別而去鼓勵或懷疑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與發展性?為數較少的女性數理教師到底是數理教育中性別議題的原因或結果呢?這些提供現場老師一起深思。
再者,性平議題知能的充實和探究是必須的,詳讀議題手冊並確認其相關名詞定義是重要的。而在教師認知增能過程中,也會因為不斷學習與思考提升自身的性平態度與覺察的能力;例如,透過了解何謂性別刻板印象,教師就會較有意識地覺察並防範自己對性別刻板習慣的限制或框架。
尤其當許多學生對於學習數學長久以來累積了自我設限的心態下,我會提醒自己應準備更細緻完整的教學策略、提問引導、題目設計,以符合學生多元程度的需求,從而能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協助其破除能力、性別、天分的種種迷思;透過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習策略、練習頻率,搭配情境議題的鋪陳下學習數學,更可能得以解除性別刻板印象的自我限制與定位模式,幫助不同特質或性別的學生都具備信心獲得同樣的學習成效,以及同樣選擇未來的機會與可能。
最後,就是要將性平議題融入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方法,亟需更多夥伴的集思廣益共襄盛舉,這裡先分享筆者實際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數理教育過程的經驗。筆者首先參考臺師大陳佩英教授指導愛思客團隊開發設計的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流程²,製作了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數學領域課程發想計畫圖(圖³1),作為一個可進行課程整體全貌發想的工具;先透過此工具發想與蒐集資料,再釐清教學與學習脈絡,最後搭配策略使用與學習活動的調整將更為聚焦可行。
[2]愛思客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自主實作共備流程 https://sites.google.com/gapps.ntnu.edu.tw/teachtaiwan/%E9%A6%96%E9%A0%81?authuser=0
[3]修改自2018年10月20日辦理之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初階工作坊區域素養種子培訓課程中,用於協助記錄焦點討論的學習單,課程發想蜂巢圖。
其實藉由數學的無所不在,是存著許多可能性的。尤其高中數學的深度已經可作為分析推論的依據,數學的邏輯思考(邏輯、集合、機率)、關係演繹(函數關係、多項式、圖形趨勢解讀)與數據分析(統計),都是高中數學作議題融入的絕佳切入點,其中性別平等相關的多元統計數據在引用整理後,各項因子間相關性將更鮮明,分析出來的結果更值得令人反思,運用於設計教學策略與討論活動中,除了提升及論證性別平等教育的效益,更可以透過數字讓隱藏的刻板印象與自我框架得以突顯,給人提醒並可促使產生設法因應與突破的動機。這裡針對筆者曾經採用的三種實際融入策略分點說明,主要概念與教學脈絡關連如圖2所示:
一、用在引起動機
學習新觀念之前連結舊經驗或生活經驗是很好的開始,若是可以在這時有適當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相關素材,就可以在這時引導或提供給學生。像是在學排列組合前,請同學自行找時間觀賞影片。例如:改編自計算機之父圖靈(Alan Turing)真實故事的《模仿遊戲》(TheImitation Game)這部電影描述在1927年,封閉且充滿傳統規範的英國社會中,這位絕頂聰明的數學家如何運用數學排列組合的原理,協助國家破解敵軍的強大密碼,又如何因為個人同性戀傾向被迫害。片中在排列組合的發明與運用,以及主角受不公律法迫害的部分,均作了極深刻的描寫。線上課程中,這部分就很適合以一個Kahoo!前測,提供一些挑戰思考的問題,甚至一些促進自我覺察的問題,將可以成功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若搭配以開放性問題做為課後收斂觀點的作業,更可強化效益。
二、用在範例解說
教學過程中會需要示範公式使用或說明理論實作,這時可以在示範的題目中,安排相關情境,除了公式教學,更多一些生活情境解決問題的引導。例如在教「二維數據分析-散布圖」時,我引用了性平相關公投提案的各縣市投票結果統計數據進行散布圖的示範與說明,藉由數據因子相關性的推論,提供更為客觀的資訊,以釐清媒體輿論的真實性。在線上課程中,更適合提供相關新聞或資料庫連結,線上分組讓學生於時限內討論後整理觀點並分享說明。
三、用在作業或考試題幹中
在評量學習表現時,此時很適合布置性別平等教育學習重點與相關內涵進入各單元題幹之中。例如在教導獨立事件時,可以引導將性別因子放進去徵選工作的條件之中,凸顯某些徵選工作的聘用可能仍以性別做為篩選條件的刻板觀念,從而得以延伸出相關的應對方式,作為課堂上的討論與思考。
反思與結論
筆者在議題融入於數學領域課程的學習與嘗試過程中,有以下重要收穫:
- 教學者對性平議題務必先有完整且深入的學習,提升有意識的專業覺察能力後,先從自身日常覺察微歧視(microaggression)、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不斷在教學相長中省思與精進。
- 議題融入的教學設計更能促進數理教育成為素養導向的課程。
- 課程設計之初要釐清議題學習主題中的主要概念,更要確定期望學生學習達到該議題的理解層面,評量才能兼顧領域教學與議題內涵。
- 性平教育議題融入教學活動設計,重在促進自我省思與表達,非評判他人立場觀點,以利同理心與自身覺察力與行動力的提升。
最後引用許志農教授的理念做為激勵彼此持續議題融入的推動:
真正的數學素養不僅僅在於知識的深度,而更在於知識應用的廣度。數學素養就是一種數學眼光,一種從數學瞭解世界的眼光。然而要培養瞭解世界的數學眼光,不能只強調數學知識的工具面,還必須關心其文化面。(許志農,2014)
筆者想強調的觀點是,我們生活於真實世界中都是跨領域的學習與應用,所以數學教育不能忽略議題融入教學,且值得多次省思的是我們並不重在灌輸知識,而是提供引導高層次思考的可能情境、促進理解的工具與經驗,以利學生得以善用數學相關知識並重視自我覺察及理解他人,願意且有能力共同解決面對人生未來難題。
參考資料
- 性別平等教育法,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700140861 號令修正(2020 年 6 月 13 日)。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7。
-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高級中等學校議題融 入說明手冊。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7318
- 許志農(2014 年 1 月 13 日)。數學素養評量試題工作坊。非想非非想數學網。 http://pisa.math.ntnu.edu.tw/math-history
- 蔡清田(2012)。K-12 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總計畫期末報告(NAER-100- 16-A-1–02–00–2–03)。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120.127.233.151/handle/snrtk OECD(2018).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
- OECD Publishing. http:// www.oecd.org/education/2030/E2030%20Position%20Paper%20(05.04.201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