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rsmddpakoislmeyvsavua

情感教育的課程設計:從十二年國教課綱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實質內涵談起

特別企劃/108 課綱融入性平教育回顧與前瞻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前言

依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課綱」)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實質內涵,若要在課程之中進行情感教育,教學者應該大多會以「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這一項學習主題為主,從人際互動、情感表達等面向來進行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情感教育課程設計,希望能讓學生習得「覺察人際互動與情感關係中的性別權力,提升情感表達、平等溝通與處理情感挫折的能力」(性C2)之核心素養。

但是情感教育可以發揮的方向其實相當多元,本文想表達的是:在情感關係的經營中,溝通互動與協商固然很重要,值得好好學習,但是學校實施情感教育應該不只是聚焦在人際互動這個層次;事實上,無論是個體的自我認識與探索,或是社會文化層次的分析等面向,也都可以進行情感教育,才能在各個不同教育階段落實素養導向的情感教育課程。

以下筆者試著先排除與情感教育最直接相關的「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這一項學習主題,從其他學習主題發想,進行探討,思索情感教育的課程內涵可以如何設計發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引發更多的教學構想和課程設計方案產出,發展與充實學校正式課程的情感教育論述資源與實踐動能。

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多樣性的尊重

首先,在「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多樣性的尊重」這一項學習主題之下,以議題實質內涵來看,在國中和高中階段均提及性傾向,從接納自我到尊重他人不同的性傾向,這便應該是情感教育實施的重點之一。

不獨尊異性戀模式,看見愛情的多樣面貌應該是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的重要目的之一,相關的教學活動便可以據此發展積極構思教學主題方向。這個學習主題對應之核心素養為「尊重多元的生理性別、性別氣質、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以促進性別的自我了解,發展不受性別限制之自我潛能」(性A1),筆者認為,在性別的面向要做到尊重多元,促進自我了解與發展潛能,一定要先打破異性戀中心的思維,認清到「男生女生配」不只是孩童常玩的一種遊戲,它更是存在於日常生活互動之中的異性戀中心思想,且也是攸關資源分配的現實法則,對個人影響甚大。考量到流行文化長久以來均持續再現以異性戀為中心的情愛關係,因此在正式課程更應該營造友善非異性戀者之氛圍,並引導學生肯認各種愛情樣態的真實存在(游美惠、蕭昭君,2018);相關的課程與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先從認識多元性別的概念與主體,據此作為「發展不受性別限制之自我潛能」的良好基礎。

性別角色的突破與性別歧視的消除

其次,學習主題「性別角色的突破與性別歧視的消除」,算是實施情感教育很好發揮的一個項目。親密關係的互動難免會受到既有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情感關係之建立與維繫有其物質性的基礎,日常生活的家務分工,甚至是關懷照顧等情感勞動,均難免受到既有性別二元的預設規範之中,如何能突破角色的框架,消除偏見與或歧視,應是情感教育不可忽視的教學內涵,而這一項學習主題可以和「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結合,更深入的檢視人際互動關係之中的性別不平等。舉例來說,個人的情感表達深受性別之影響,陽剛氣概的社會文化建構造成男性不善於表達情緒和流露情感,「有話不輕談」加上「有淚不輕彈」會成為情感關係交流維繫的重大阻礙。在刻板印象中,男性是堅強的,這會阻止男孩承認本身的情緒,也會妨礙其情感發展,誠如Kindlon與Tompson(2000)在《該隱的封印》書中所指出的「男孩的錯誤情感教育」(emotional miseducation of boys),讓男孩和情感世界與自我的內心逐漸疏遠,日復一日變成拙於溝通,甚至麻木不仁,對於情感發展與親密關係造成更大之阻礙。所以,如何突破男性角色的框架束縛,成為情感教育的重要議題,尤其是在年幼階段,直至一路成長,如何適切表達情感,應該要不間斷的學習與練習。

關於性別刻板印象,有人會以為那只是一樁小事,殊不知在充滿威脅與恫嚇的父權制度下,刻板印象會成為性暴力的肇因之一(游美惠,2018),黃淑玲(2012)指出男孩間盛行的殘酷文化,會傾向以所習得之所謂「男人」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結果便是將怒氣發洩在一個最軟弱的目標身上。男孩被灌輸男性氣概的教育,最終可能導致某些滿心憤怒的男孩被訓練成冷酷無情的暴戾分子。所以,若能體認到性/別暴力和陽剛文化建構之密切關連,就可知核心素養「覺知生活中性別刻板、偏見與歧視,培養性別平等意識,提出促進性別平等的改善策略」(性A2)有多重要了!

身體自主權的尊重與維護

在親密關係之中,伴侶之間的互動也可能會出現關係界線被侵犯的問題,故我們也會看見有「關係界限」一詞出現,提醒大家要留意互動之分寸,自我約束與限制。近年來,臺灣有些婦女團體一再呼籲「積極同意取代消極抗拒」這便是最重要的「身體自主權的尊重與維護」原則,而同時也是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的議題,熟悉親密的兩人也可能會有侵犯身體自主權的情事產生。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脈絡下,若從素養導向的課程發展來思考,那些知識和態度要在教學過程之中傳達與培養,甚至是技能(行動)的能力養成,都是重要的教育目標,如何讓學生具有性和身體自主的「積極同意」相關素養,值得深探細思。事實上,若能把「身體自主權的尊重與維護」相關教學做好,「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的基礎便已打好,所以這兩項學習主題合併對應之核心素養為「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善用各項資源,保障性別權益,增進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制)能力」(性A3)。

擔任國中專任輔導老師的郭明惠(2018)曾經從身體界線與性暴力談情感教育的實踐,她指出學生在情感學習的過程之中,學生在肢體碰觸的議題上,是所思所感口難言,只能盲目摸索,這只會讓學生自尋其他知識來源,無法自在坦然學習、安心討論。在十二年國教課綱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領域教學的脈絡進行的各種教學實踐,刻不容緩。

語言、文字與符號的性別意涵分析

「愛」是抽象的,需要透過語言、文字與符號來表達,文學作品之中不乏談情說愛的文字表達內言,語文領域之教學要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進行情感的主題教學,應不困難,舉凡愛情、親情、友情等均不乏教學素材,重點在於身兼課程設計者的教學者如何具有性別敏感度能探究符號的性別意涵,甚至能引導學生妥適地運用符號來表達情感。

舉例來說,曾經有教育工作者以散文和小說作為教材,透過文本選讀、課堂討論、座談會和網路互動討論等方式,讓學生思考性別、情感與權力關係(柯樫蓁等人,2017)。語文領域必得探討文字符號所承載的意義,而情感議題和生命體悟等之學習,在文字描述所交織揉雜出的意象以及緬懷回看等,可以在交疊對話及情感流露等面向的刻劃中,召喚出情愛的渴求與反思,而且在不獨尊異性戀的前提下,可以納入同志主題的文學作品,更有利於開展學生之多元視野。

十二年國教課綱這一個項目對應之核心素養為「了解語言、文字等符號的性別意涵,分析符號與溝通中的性別權力關係」(性B1)。在中小學的國語文、本土語言和英文課程中,融入性別平等的情感教育實踐在教科書的教學之中也不困難,教師不妨先仔細檢視教科書跟情感有關的內容,先從性別分析的觀點加以檢視,發現文本之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或潛藏的意識形態,在教學過程之中予以揭露,澄清迷思,再加入性別平等的情感理念進行教學。從教科書的文本內容檢視可以了解語言、文字等符號的性別意涵,進而可以引導學生試著分析符號與溝通中的性別權力關係,授課教師應該可以朝此方向在語文領域積極發展相關的性平課程與教學。舉例來說,高中教師羅云普(2018)發現國文課本中之愛情敘事,女性始終是守在家裡的那個人,且不斷出現女性「為愛犧牲」的情節,這些都是應該要提醒學生注意。教師應該明白指出:在關係之中,由於權力關係運作而造成一方犧牲,並無法成就愛情。

科技、資訊與媒體的性別識讀

在當今社會之中,通訊傳播媒介與社交軟體之使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刻鑲嵌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之中,各種媒體是否傳遞出關於情感樣貌的刻板印象?閱聽人有能力解讀或破解嗎?這是在「科技、資訊與媒體的性別識讀」學習主題項目之下可以多開展的教學實踐。在通訊軟體遍行的當今社會,新媒體影像之閱聽與傳播更是年輕世代生活的日常,這個學習主題所對應之核心素養「培養性別平等的媒體識讀與批判能力,思辨人與科技、資訊與媒體之關係」(性B2),對照社會趨勢來看,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更顯重要。

在性別與科技的研究領域,國內雖已逐漸累積一些研究成果,但特別聚焦在跟情感教育議題之相關探討,成果相當有限。舉例來說,當今社會,手機或多元的通訊軟體如何影響情感的溝通和維繫﹖Sherry Turkle(2017)曾經在《在一起孤獨》一書中探究科技如何改變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親密關係的建立¹,這本書的次標題為「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傳神的點出在當代社會,科技介入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造成讓人無所適從且更加矛盾的困境:「上線時孤獨,離線時不安」。全天候網路生活的經驗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永不斷線的連結看似令人們更親密,實際上卻可能更加深了心裡的孤獨感。

[1]此書原著出版於2011年,雖然其中所指出的通訊軟體或網路應用已和現今盛行者大不相同,但作者的觀察仍然可說是真知灼見,發人深省。

當今,數位性別暴力²的議題漸獲重視,透過網路或數位方式而產生之性別暴力行為愈來愈普遍,對於他人造成身體、心理或性之傷害、痛苦、施加威脅、壓制和剝奪其他行動自由等影響,包含惡意或未經同意散布與性/性別有關個人私密資料、性勒索、招募引誘或是網路性騷擾等,這些都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新興問題。相應地,學校就應加強數位性別素養之課程;而在中小學發生網路言語霸凌的案件屢見不鮮,同儕的互動關係也受到通訊軟體很大之影響,甚至常引發衝突,面對堪稱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natives)的學生,相關的媒體新素養與情感教育議題會越來越重要,教育工作者更要積極充電,涉獵相關知識以便迎戰這個教學新挑戰。教育部曾經舉辦過「網路旅程.不留傷痕―防治數位性別暴力」記者會³,宣告啟動防治數位性別暴力的一系列活動。但除了辦理熱鬧的活動之外,事實上,教師在日常生活的課堂上更應該積極設計相關課程以便讓教育效果更深入,真正讓學童具有相關素養。

[2]鑑於數位科技發展迅速,網路及其他數位環境之性別暴力叢生,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網頁公布有一份「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之定義、類型及其內涵說明」文件資料作為政策規範,供部會逐一檢視業管法規與措施,並辦理盤整法源及規劃辦理教育宣導、盛行率調查及相關調查統計等工作。詳見https://gec.ey.gov.tw/Page/。
[3]教育部在109年8月25日舉辦此一記者會。另外搜尋相關網路資源,也可以發現有「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https://eteacher.edu.tw/),其中也有許多珍貴的參考資料。

性別權益與公共參與

至於「性別權益與公共參與」,就比較跳脫個人層次,提升到社會關懷層面,建議進行相關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留意民間團體歷年來倡議過的情感教育相關議題,了解透過社會運動或倡議宣導改變法律和政策,其實會產生宏效,教師不妨以性騷擾案件防治為例,或是以臺灣社會近期之反跟蹤騷擾防治法的催生為例,讓學生明瞭在民主社會中公共參與和權益爭取的重要性,情感也就不只是「個人的」(personal)事情,更是具有「政治的」(political)意涵。這部分對應之核心素養為「關注性別議題之歷史、相關法律與政策之發展,並積極參與、提出建議方案」(性C1)。所以跟情感相關的性別議題之歷史、相關法律與政策之發展也可以納入情感教育之課程內涵之中,甚至在行動參與的部分也可以仔細規劃設計納入課程之中。

性別與多元文化

最後,在「性別與多元文化」學習主題項目之下,多元型態的親密伴侶關係與家庭是一個教學重點,伴侶間或家庭中的情感關係是和階級、種族、宗教、性傾向等議題交織共構,從多元文化的觀點拓展視野,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情感樣貌及其內涵之理解。另外,放眼國際或是借鏡異文化實例,都可以讓學生突破在地文化的框架,看見社會建構的力量對於情感關係造成甚麼影響。若能讓學生突破個體生命經驗之侷限,看見更多樣的情感面貌,其實也就是推動情感教育的一項珍貴成果了。

結論

以上這些都是情感教育在正式課程場域可以發揮的教學方向,至於要融入哪個學習領域?可以和教科書的哪個章節結合呢?這就是教育工作者要費心思考的!或是,誠如陳素秋、黃馨慧(2019)所指出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推動,留給學校校訂課程、彈性課程/時間,有極大空間,可以利用此一機制發展課程,進行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各面向的實質內涵教學。

翁麗淑(2018)曾經為文分享她自己在小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探討「不拒絕」與「不放棄」的迷思,希望讓學生能「面對、享受」,有時候也要「寬容、放下」;她還指出「思考能力上的練習」與「精神上的支持」是學校實施情感教育的兩個重要意義,且希望學生「在情感的難題上,不管決定面對或是轉身,我們都要長出力量」(頁23)。在筆者看來,這類「培力」取向的情感教育需要積極開展,這也和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強調素養導向教學可以相互呼應。

整體來說,學校應該努力建構尊重性別的友善環境,讓學生透過性別知識與情感動力的探索,有機會更認識自己,釋放過往情感的糾結,找回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情感教育的實施也應該協助學生培養反思能力,透過思想啟發與情感經驗的整理,釐清自己的情感觀念和歷練。透過教學活動之引導,反思的能力或許可以逐步培養,舉例來說,教師或許可以藉由流行文化之素材,強調「反身性思考」在情感關係維繫中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思索並展開對話(劉素鈴等人,2011)。

學生除了學習知識也要培養態度並開展行動技能,在情感教育的實施上,讓學生涉獵性別研究的知識,培養尊重的態度與人互動,並具有溝通的技能與解決問題的行動能力,這的確是一種素養,教師要讓學生在情感關係之建立與經營維繫上具有「帶得走的能力」,的確是要費心設計課程。本文的討論僅提供一些淺見,期能引發迴響。

圖 / Sameera Ganegoda / pexels

參考資料

  • 柯樫蓁、張雯茹、劉思伶(2017)。情感教育課程與活動―大專校院觀摩研習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8,93–96。
  • 翁麗淑(2018)。尋找面對或轉身的姿態-從不拒絕與不放棄的迷思看情感教育的實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18–23。
  • 郭明惠(2018)。所思所感口難言⸺身體界線與性暴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29–34。
  • 陳素秋、黃馨慧(2019)。十二年國教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實質內涵與其融入課程之實施。學校行政,123,20–35。
  • 游美惠(2018)。性別刻板印象與性暴力。婦研縱橫,108,6–9。
  • 游美惠、蕭昭君(2018)。當代大學生的浪漫愛的想像與經驗:兼論情感教育的開展方向。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2,35–48。
  • 黃淑玲(2012)。男子性與男子氣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二版)(345–371頁)。巨流。
  • 劉素鈴、陳毓幃、游美惠(2011)。親密關係中的反身性思考:運用偶像劇「第二回合我愛你」進行情感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5,31–36
  • 羅云普(2018年05月)。愛情的模樣⸺國文教科書愛情敘事的性別關係。「大專院校推動情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研討會」引言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Kindlon, D., &Tompson, M.(2000).該隱的封印(吳書榆譯)。商周。(原著出版於1999年)
  • Turkle, S.(2017).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洪世民譯)。時報。(原著出版於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