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awpdgut1ksijkqnhle5wq

與女性身心障礙者 「 談情說愛 」: 性別平等教育小團體課程的實踐與反思

專題企劃/國際人權公約在臺灣

顏芝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博士生、本刊研究教師

圖 / Shamia Casiano / pexels

障礙者的性 / 別人權

聯合國於1975年簽署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宣言》及1993年通過的《身心障 礙者機會平等標準規則》,可見身心障礙者的情慾表達,皆被視為基本權利之一(邱連枝,2011)。聯合國於2006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則保障每一位障礙者,不論障礙者的損傷狀態,皆享有生而為人應有的基本權利(王國羽,2019);臺灣於2014年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讓 CRPD 在臺灣上路。

臺灣受到聯合國政策與法案的影響,從1980年《殘障福利法》、1997年《身 心障礙者保護法》到2007年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可以看到法律名稱及內部條文在修法的過程中,從過去慈善、保護的觀點,轉為以人權的觀點來保障障礙者的權利。關於身心障礙者的性/別權利,梁美榮(2015)提到,《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0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身心障礙者的婚姻及生育輔導,俾維持合於人性尊嚴之生活,以保障其『生存權』。」一方面重視障礙者社會參與的公民權,另一方面重視障礙者的個人需求應涵蓋婚姻及生育。

然而,國家政策在實際的運作上,邱連枝(2011)分析內政部歷年的「身心障礙生活需求調查處境報告書」,身心障礙者的生活需求僅調查「家庭或婚姻現況」,並未調查身心障礙者的性傾向、情慾與親密關係的需求,以致身心障礙者的性權,未放入公共政策的調查,難以進一步引起社會大眾討論。同時,本文進一步分析報告書調查的「輔具服務及設備的需求」,歸類在「 陸、健康及醫療照顧」¹,並未將障礙者性輔具或婚姻及生育輔導的需求納入調查。

[1]詳見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05年《身心障礙生活需求調查處境報告書》,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至該網頁(https://dep.mohw.gov.tw/DOS/cp-1770-3599-113.html)查詢。

此外,國家政策的制定並非是真空存在,而是受到社會態度的影響。在社會大眾的偏見下,Kulick & Rydströme(2015)以Iris Marion Young提出 「symmetrical reciprocity」的觀點,進一步分析在健常能力主義的社會,透過 「我是為妳/你好的換位思考」,以非障礙者的觀點來「想像」障礙者的性,或是「代替」障礙者發聲。 陳伯偉、周月清、陳俊賢與張恆豪(2018)提到,臺灣智能障礙者的情慾受到以家父長式的保護之名,被「去性化」或是「過度性化」,使得智能障礙者常在「恐性」、「忌性」、「情慾真空」的社會環境下成長。

教育場域並非真空存在,特教教師在實踐障礙者的性別平等教育(以下簡稱性 平教育)課程時,需要居中回應國家制度、社會態度與障礙者的需求。本文將以我在X校進行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的教學演講為例,分享其中一個單元主題⸺「愛情怎麼來?」,以及過程中的反思。

性別平等教育小團體課程

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的起源,來自於在X校察覺到,只有對學生說不行、不要、不可以,無法回應學生對於性和情感的好奇,也無法有效減少疑似性騷擾或兩小無猜的通報案。因此,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進行前,X校事先取得家長同意書,也讓家長明瞭小團體課程的目的、主題和內容。課程主題設定在未預期懷孕和法律小常識, 安排了4次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共計8小時。

但考量到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的主題、次數、學生需求、多元的障礙類別及差異、友善的對話氛圍、家長的態度,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的對象以女性身心障礙為主的國、高中職生,且能使用口語、手語或讀唇語等互動方式來溝通。由於這群學生已在性平教育小團體上過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的課程,再加上學生對於愛情非常憧憬,所以,我將未預期懷孕課程結合情感教育和性教育,分別設計「愛情怎麼來?」、「愛情的歷程」、「妳喜歡透過哪些管道認 識愛人?」、「妳會選擇在愛情歷程中,何時發生性?」、「未預期懷孕怎麼辦?」等單元。單元的順序及課程內容,皆依據學生的反應或提問來調整,並將多元性別議題融入在課程內容, 譬如談到「愛情的歷程中」,其中一個部分是結婚的法律小常識,就會具體的讓學生了解異性/同性結婚登記的定義、須檢附的資料、居家附近登記的機關。接下來,本文將以「愛情怎麼來?」為主題,分享與反思課程的實踐過程。

愛情怎麼來?

「愛情怎麼來?」的課程內容是操作「愛情卡」桌遊,每一張愛情卡都有一項「 理想」情人的特質,譬如身材好、熱情溫暖、有責任感、願意分擔家事等。一開始學生從一堆愛情卡中,挑選9張牌卡。學生一旦看不懂字或不理解牌卡上的意思,我會帶著學生討論、舉例。學生一方面感到害羞,另方面覺得有趣,非常熱情地分享自己的愛情觀。由於愛情卡有具體的特質描述,學生比較能夠去想像、選擇、 討論喜歡的對象,同時,我也從中反思到自己的侷限。因為學生玩愛情卡前,我預設了學生無法玩桌遊,也「質疑」學生真的懂愛情嗎?後來,我一直在場控學生分享的時間,因為學生滔滔不絕,你一言我一語談論愛情史、愛情觀。

接下來,學生選完9張牌卡後,可以與同學交換最多3張牌卡,但在交換的過 程中,我加入了「詢問」、「知情同意/不同意」的活動。由於愛情關係的經營,是需要有雙/多方可以有溝通的互動能力,藉此活動讓學生練習社交技巧。我從中觀察到,學生在與同學「協商」交換牌卡的過程,每位學生表現的方式不太一樣,譬如果斷地拒絕、猶豫不決、討價還價。此時,當學生無法與同學順利交換牌卡、生悶氣時,我會讓學生去思考「我還要繼續嗎?」,如果不要,「我該如何調適心情?」。

再來,學生交換玩牌卡後,9張牌卡需要拿掉3張牌卡,留下6張牌卡。此時,學生會不斷哀嚎,因為每一張牌卡上的特質都想要留,我就會讓學生明瞭:「現實生活中,情人不可能擁有所有自己想要的特質。」由於學生都曾有暗戀/曖昧/交往的經驗,所以,以她們熟悉的對象作為對話的例子。我觀察到學生面臨同時喜歡兩種特質的情境下,不斷反覆地自問自答,經歷了5到10分鐘的內心掙扎,才做出取捨。

最後,學生必須從6張牌卡中,排出最想要的前三名牌卡,並分享自己認為理想情人應該有的3項特質。有趣的是,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對愛情的想像與渴望。譬如有些學生的牌卡,前三名是「願意生小孩、熱情浪漫、溫柔溫暖」,第四名是「喜歡家庭生活」,來自於學生喜歡小孩,希望伴侶可以一起照顧小孩。部分學生的牌卡,前三名是「能了解我/懂我、願意傾聽我說話、疼我寵愛我」,來自於學生希望伴侶可以包容自己「愛說話」的特質。或是有些學生的牌卡,前三名分別是「有穩定的工作、接納我包容我、會賺錢/有錢」,來自於學生認為沒有工作、沒有錢,無法好好談戀愛,更重要的是伴侶能夠接受自己的身體(手指感官位置 )。

教學者反思

本文透過性平教育小團體課程的其中一個單元主題「愛情怎麼來?」來回應特 教教師如何居中回應國家制度、社會態度與障礙者的需求,設計以障礙者為主體的性平教育課程。此次課程能夠順利進行,我認為有幾個關鍵因素:

  1. 學校行政願意支持:行政團隊願意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並事前取得家長同意書,讓教學者安心、放心地與學生「談情說愛」。
  2. 教師熟悉學生的障礙狀態與生活經驗:一方面可以理解每位學生多元的表達方式與內容,另方面可以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例,讓愛情轉化為具體可理解的內容與感受。
  3. 教師熟悉學生的障礙狀態與生活經驗:一方面可以理解每位學生多元的表達方式與內容,另方面可以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例,讓愛情轉化為具體可理解的內容與感受。

最後,障礙者的情慾表達是一種人權,但特教教師實踐性平教育課程時,仍需要將社會對於障礙者性/別化的歧視納入考量。一方面是可以讓課程有更縝密、更具體、更系統地規劃,另方面是可以讓學生思考社會的現實、限制或阻礙。畢竟,課程的實踐是需要將障礙者的社會處境納入討論,並帶著學生一起討論因應的策略。


參考資料

  • 王國羽(2019)。障礙模型發展與核心概念。載於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與社會政策(頁53–84)。巨流。
  • 邱連枝(2011)。探討不同障礙者的情慾問題:一個質性研究成果的分析。臺大社工學刊,24,39–86。
  • 梁美榮(2015)。我國身心障礙者性權之省思──不再緘默與迴避的身心障礙者的性議題。社區發展季刊,149,81–90。
  • 陳伯偉、周月清、陳俊賢、張恒豪(2018年7月10日)。智能障礙、性/別歧視以及隔離式機構共謀下的集體性侵。巷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8/07/10/chenchouchenchang/
  • Kulick, D., & Rydströme, J. (2015). Loneliness and its opposite: Sex, disability, and the ethics of engagement. Duk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