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zs2uechteo Jq6nmkt3 W

大學「性別友善宿舍」推動經驗 ──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友善折衝

專題企劃/大學校園性別友善空間開箱

楊靜利/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學務長

本校的性別友善行動一向熱鬧,學校的諮商心理師不僅在辦公室插滿彩虹旗,還會相約一起上街參加同志大遊行;同學舉辦跨性別體驗活動,除了自己有跨性別裝扮,也會幫學校的「偉人」銅像穿女裝;學校有不少出櫃且相當活躍的老師與同學,其中一位老師在校內舉辦同志婚禮時,校長、副校長、國際長與學務長都出席祝賀。但,並非全校師生員工均支持多元性別,也不是每一位「非典型性向」的人都能夠在校園中悠遊自在。曾經學生會在校內推動婚姻平權連署與升彩虹旗時,遭受老師與家長抗議;亦有生理男/女性但性別認同為女/男性的同學,申請入住女/男生宿舍遭宿舍服務中心婉拒。

宿服中心婉拒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學校的學生宿舍全部是雅房,浴室、廁所集中在兩端,貿然有「異性」共同使用恐引起疑慮,即便特別安排此類同學住套房式的教官值班寢室,部分同學與家長可能會抗議;另一方面,特別安排也有標籤化的疑慮,等於標記跨性別的同學是「特殊分子」。因此我們開始思考,學校是否可能參考「性別友善廁所」的精神,設置「性別友善宿舍」來落實多元性別的住宿權益保障。

其實,「性別友善宿舍」也不只是對跨性別者友善,這幾年教育部大力推動「跨域創新學習」,將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聚集在同一個課程中,透過彼此的刺激產生更多的創意,以回應愈來愈瞬息萬變的產業需求。我們學校的理、工、海學院大部分是男同學,文、社、管學院則女同學居多,因此課程中的跨域小組男、女同學都有,而這類課程因為進行專案設計,課後討論的頻率與時間大幅增加,經常要忙到三更半夜,但學校大部分的男生宿舍與女生宿舍相距甚遠,如果同學們能夠在同一個宿舍的交誼廳或讀書室討論,完畢後可以很快地回到自己的房間或找到同性同學的房間休息,相信才是快樂又有效率的學習。所以「性別友善宿舍」不只對性別友善,也可能對學習友善。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推動「性別友善宿舍」過程中,部分老師認為若有特定宿舍稱為「性別友善宿舍」,蘊含其他單一性別宿舍就是不友善的指控,將形成另一種霸權,我們應該尊重選擇單一性別宿舍的人,才是真正的性別友善校園。因此推動中期之後,我們決定改稱「無性別宿舍」。但如何在名稱中落實「友善」的立意,確實仍值得進一步的省思。

設置「無性別宿舍」有一些困難,硬體的限制還好克服,如何取得利害關係人(包括住宿學生、宿服中心行政同仁、教師/主管以及學生家長)的支持是更大的挑戰。我們估計最支持這件事情的是學生,因此首要之務是了解同學的想法,然後再一起合作來說服其他人。我們規劃用一整年的時間進行溝通,中間雖然有些小火花,但基本上都能按進度順利進行,推動過程摘要如表1。

為取得具代表性的學生意見,我們花了近半年的時間,照標準研究程序進行調查,調查的嚴謹性為我們之後的溝通奠定良好的基礎。以下說明調查過程以及與各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重點。

一、調查過程與結果

由於線上調查填答率過低將影響樣本代表性,因此我們採行傳統的紙本調查,以在校的學士班與碩士班一般生為母體,抽出具代表性的樣本共1,500份。紙本問卷以校內公文傳遞至各系(所)辦公室,學務處再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被抽中的同學至所屬系(所)辦公室領取問卷,同時請系(所)辦協助通知同學,補強電子郵件通知的疏漏。總計回收850份,完訪率57%。

一如預期,絕大部分的同學支持設立「性別友善宿舍」,且有6成以上的同學願意入住。兩性無太大差異,但偏好的房間配置方式不同,女性以「男女同棟不同層」為主(男性35%、女性64%),男性則是「男女同層不同房」(男性42%、女性30%)略勝一籌。因為擔心設立之後產生「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結果,因此問卷還包括「是否同意由學校主動分配入住性別友善宿舍」選項,結果頗為樂觀。在公共空間的配置上,同學期望同時設有「男女專屬」與「男女共用」的浴室、廁所、曬衣間。

我們列出曾經有人提出的無性別宿舍優、缺點各3個,優點是:尊重性少數、減少性別隔閡、增加生活便捷;缺點是:生活習慣衝突、性行為氾濫、增加生活危險。3項優點有近8成的同意,3項缺點僅「生活習慣衝突」有過半同意。

二、利害關係人的溝通

設置「無性別宿舍」的利害關係人包括住宿學生、承辦同仁、教師/主管以及家長,我們舉辦學生公聽會、利用導師會議與學務通訊跟老師及家長溝通,而為了讓執行政策的同仁安心推動,乃要求大學部的申請者必須附「家長同意書」。

(一)家長同意書

檢附「家長同意書」一事,引起同學不小反彈,他們認為大學生已成年,可以自主決定,不需要家長同意;同學也直接在公聽會上表示:加上這個條件,申請人數一定寥寥可數,屆時希望學校了解,不是「無性別宿舍」不受歡迎,是家長同意書阻礙了同學的申請意願!

我於公聽會中表示理解他們的訴求,但無法答應,有兩個理由。首先,法律上的成年不等於生活上的成年,台灣大部分的大學生仍依賴家裡的經濟支持,碰到困難的時候也期望家裡幫忙解決,所以不能自己片面決定甚麼事情要自主,甚麼事情又要人家幫忙;第二,家長對男女混宿一定會有許多擔憂,與家人可以意見不同,但應該積極溝通取得支持,而非逃避溝通、默默行事。我同時表示,願意寫一封信給家長,說明推動「無性別宿舍」的理念,以及將會有哪些安全措施。我會將這封信透過「學務通訊」寄給家長,也請同學幫忙轉交給家人。

(二)給家長的一封信

給家長的信有幾個重點:1.混宿可促進跨領域學習,2.試辦期的「無性別宿舍」設置在「宿舍服務中心」樓上,同仁可就近協助。3.研究指出,純女生宿舍是犯罪者更容易鎖定的目標,有男同學在的宿舍壞人反而比較沒興趣或不敢接近。4.男、女同學朝夕相處後神秘感全失,容易發展的是兄弟姊妹之情而不是男女之情,不會因此性氾濫。5.宿舍所有的衛浴都會重新整修成具私密性的獨立小間(包括男生廁所),兩側的樓梯也會加裝照明與攝影機。

(三)各院導師會議及全校導師會議

106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各院導師會議,我即預告將進行「設置性別友善宿舍意見調查」,若同學有需求且支持度高,將積極推動。有少數老師對此深不以為然,表示她如果是家長,將因而不讓小孩來本校就讀,此舉將影響校譽與招生,希望學務處懸崖勒馬。第二學期各院導師會議舉辦時調查已完成,我們逐院報告調查結果與推動規劃,各院均未聽到反對聲音。為了讓潛在的反對意見浮出檯面,於是我寫信給全校導師,表示學校將推動「無性別宿舍」,全校導師會議中有進一步說明,歡迎老師們與會討論。此舉果然吸引到一些持反對意見的老師出席,耐心溝通後雖未取得認同,至少將政策理念與目的傳達給非同溫層。

三、「無性別宿舍」成立後

我們選擇床位數最少(112床)的A棟宿舍做為試辦的「無性別宿舍」,有男生層、女生層、混性別層,各樓層均不限制異性進出,2017年9月正式啟用。申請者不如預期,僅有男生64人、女生12人,不知是否如同學預言,家長同意書阻礙了大家申請的意願?或是因為房間非套房之故?最後實際入住,男生44人、女生12人,剩餘床位調整為女宿區(男性不得任意進入)。同學入住後未感到生活不便,女同學表示跟住女生宿舍沒有甚麼差別,男同學則表示失望,因為只有12位女生!隔年(107學年度)男同學申請人數降低,女同學則差不多。

圖 / pikisuperstar / freepik

2019年12月,無性別宿舍發生偷拍事件,一名女同學在洗澡時,有人持手機從下面門縫伸進來偷拍。事件發生後,學校立即安撫學生情緒,啟動相關校安機制以重建安全感,同時補強浴室隔板,並在沐浴間入口處加裝監視器。此事引來記者訪問,受訪時我強調:無論是否為性別友善宿舍都可能發生偷拍,只要是環境上有疏失,學校就會改進,我們也會繼續強化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友善宿舍的推動不會受此事件影響。

雖未受偷拍事件影響,但2020年初的疫情發燒,學校為了設置檢疫宿舍,無性別宿舍暫時取消。目前疫情雖然還沒看到終點,但社會已逐漸習慣與疫情共處,也許下個學年度,無性別宿舍可以重新開張了。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申請仍須檢附家長同意書嗎?當初要求家長同意書,是因為那時候的社會對於多元性別認識少,我們希望同學與父母多溝通,同時也讓承辦同仁推動此一政策時無後顧之憂。爾後臺灣經歷了釋字第748號解釋文(《民法》未保障同性二人的婚姻自由及平等權違憲)、同婚公投,以及《748號解釋施行法》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社會對於多元性別的認識愈來愈多。我相信即便在情感上仍無法接受,理智上應該比較容易予以尊重了,或許現在是適當時機取消家長同意書這項要求了。

四、結語:多元的性別友善

推動本校無性別宿舍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指正是:「性別友善宿舍」名稱蘊含單一性別宿舍就是不友善的指控,形成另一種霸權!所以2018年全國學務長會議,我代表南區分享「各校的跨性別學生住宿權益之維護」時,特別強調:我們有教會學校、藝術學校、老學校、小學校,大家背景條件不一,並非一定要在校內設置性別友善宿舍才是性別友善校園。性別友善的範圍很廣、策略很多,大家可以就自己的條件來思考切入的層面與突破的方式。

最後,「無性別宿舍」這個名稱似乎也不恰當,因為是多元性別而不是無性別啊!性別友善、無性別、性別中立、性別自由、性別包融這些名稱,放在臺灣的語境脈絡裡,怎樣才適合,值得進一步討論。去年本校學務處廁所整建,我們改用「性別自由廁所」此一名稱,英文則採用All-GenderRestroom,也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