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df1nyn8nlr3eyydsugwvg

跨性別的日常,學習與惡意共處

專題企劃/跨性別專題,第二個十年

文|賴梓卉

圖 / Daniel Spase / pexels

每年10月底應該是臺灣同志族群最期待的時候了,各個縣市的彩虹遊行輪番上陣,幾乎每周都有遊行出現在不同縣市。2020年,因為課程的作業需求,我第一次參與了在臺北舉行的跨性別遊行,也採訪了身邊一位跨性別者。2020的跨性別遊行主題是「鬥陣來去跨」,邀請跨性別朋友驕傲地跨,自信地走上街,也鼓勵每一個人突破社會的性別框架,自在地做自己。一直以來,我對各類遊行的解釋都是:我們要站出來,站在大眾眼前,讓大家看見,讓大家了解在社會中是有這樣一群人存在的。參加過的每一場同志遊行也確實給了我這樣的感受,我們勇敢做自己,我們走上街頭,走入人們的日常,讓他們看見這群人的存在。

那晚,雖然人潮不比參與過的任何一場同志遊行還多,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落到隊伍的尾端,但這一路上我看見了更多展現不同性別氣質、性別認同的人,也看見了更多之前沒接觸過的議題。沿途有不少店家與居民探出來看看外面在熱鬧什麼,有支持的人熱情地與遊行隊伍打招呼,也有不了解的人一臉疑惑地看著我們走過,或許她/他們會覺得我們是一群奇裝異服的怪人,手裡的文字還是她/他生命經驗裡從未接觸過的議題。社會對跨性別者的認識太少了,在同性婚姻合法、性別意識抬頭的今天,跨性別者們仍遊走在社會灰暗的角落,太少人看見他們的存在,更別說是看見她/他們的訴求。所以我們才有走上街的必要,能透過遊行的熱鬧,讓一些人看見這世界不一樣的樣貌,讓社會看見這些群體的存在,那遊行就永遠都有存在的必要。

靈魂裝錯了身體,是跨性別者在成為真正的自己之前,每天都要面對的,她/他們的痛苦是直接地攤在她/他們的面前,並且重複地刺向她/他們的內心。那個晚上,看著她/他們做回真正的自己,散發著耀眼光芒,那是我看過最美的夜晚街景。隨著人流移動,看著大家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標語,以及一直環繞在耳邊的口號,我殷切地期盼眼前的一切能夠成為未來社會的樣貌。拋開性別二元的框架,看見多元性別,不要去定義任何人,接納每一個獨立且獨特的個體。

接受我們採訪的那位跨性別朋友,她叫花花,是我們系上的一位同學。由於她是轉學生,在見到她本人之前,就有先聽到身邊的人提起她,從她/他們帶著玩笑的言論中,可以看得出這個社會對跨性別者的不認識及不友善。當她第一次出現在我面前時,我真的沒有發覺她其實是位生理男性,她比很多女性更會打扮自己,她由裡而外散發出來的美,帶著自信。

花花和我們分享了一個她實際碰到的不友善經驗,她在社團博覽會的會場裡,被外籍生問了性別,她和對方說她是男生,但對方卻跟她說,妳其實是妖吧。聽到這個回應的花花當下當然非常心碎,可是她跟我們說,她必須把她的態度拿出來,不能讓對方發現因此受打擊的她。我常覺得社會對少數族群的惡意太多了,多到已經變成一種另類的日常,而她/他們好像不得不學習如何與惡意共處,不得不讓自己堅強起來、變得有自信、樂觀看待一切,不然只會讓這些與她/他們生命無關的人們影響她/他們的生活。花花說:「要用他們的評論,轉換成我們的動機。不能把眼淚浪費在這裡。」她每天都在想,要用什麼方式去面對那些批評,她認為把自己的自信和態度拿出來是最重要的。她說:「如果我是很有自信的人,走到你們面前時,你們有些人會欣賞我,有些人也是會繼續批評我,但是我要有自信,如果我沒有自信,那更多人會懷疑我、評論我。」當跨性別者下定決心要成為真正的自己時,她/他們告訴自己,不要去在乎世人的眼光,要帶著自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態度變成她/他們別無選擇的生存之道。如果我們能更加友善地接納每個獨立的個體,少一些評論,或許每個人都能活得更平靜、更自在。

家庭對LGBTQIA+族群來說往往是心中最大的坎,性傾向或許可以有出與不出櫃的選項,但性別氣質卻很難藏得住,在跨性別者決心要做自己後,家庭的坎,是第一個要跨越的難題。花花和我們分享她與家人出櫃時,她形容那段過程就像歷史,想要改變,就得經歷一些是是非非、風風雨雨。她說得雲淡風輕,但在現場的我,還是能隱約感受到這些平淡的背後有多少痛苦與掙扎。一次又一次的家庭革命,最後花花的家人接受了她想改變的想法,在那過程中,花花的父母肯定也同樣經歷了痛苦與掙扎。聽著她的分享,也讓我思考我自己的人生課題,同為LGBTQIA+族群的我,如何向家人出櫃同樣是我有這樣的自我認同之後一直在思考的,或許說與不說都可以,但畢竟是家人,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在面對世界的惡意時,好像就可以更無所畏懼一些,至少在外面受傷時,還有個家能夠當避風港。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他們的小孩的,他們也會擔心旁人的眼光,擔心自己的小孩受到欺負。在他們40幾年的生命經歷裡,或許從未有人教導他們性別、性傾向、性別氣質有其他的可能性,他們只是需要時間去理解與接受。

性別平權的漫漫長路走到今天,還是有很多議題需要被看見、被重視,這是生在這個時代的我們要去努力的。我自己也是參與了遊行、實際訪問了跨性別者的心路歷程,才更了解跨性別者的困境。不論是性別光譜上的哪個位置,每個人的困境都不盡相同,我們應該試著去了解每個不一樣的個體,不要急著以自己的既有觀點定義他人,尊重每個人的獨特。如果整個環境能夠更友善地對待每一個人,性少數的我們就更能夠拋開世俗的框架與眼光,自在地做自己,以自己喜歡的樣貌生活。